第092章:【到底圖的啥】

字數:811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八零紀事:謝少寵妻成癮 !
    “老嫂子這也是來磨豆子吧?”磨坊裏走出來一個老太太,看年紀那臉上的皺紋比老太太都要多,不過這也是因為許老太太大半年來保養的比較好,其實比這個老太太還要大幾歲。
    “秀芝妹子呀,這是給你磨的吧?”於春花瞧著從機器裏麵流出雪白的豆漿,濃鬱的味道讓她臉上多也幾分笑容。
    “我這很快就能磨好,這大年底的,就是樂壞了那些孩子了。”秀芝大娘嘴上這麽說著,可是看眼神裏高興的神采,定然也是樂在其中的。
    於春花點頭,“可不是咋地,剩下的幾天誰家大人不是忙的跟陀螺似的,孩子們可就享福了,整天到處玩吃好吃的。”
    來磨豆腐的人都三倆湊在一起聊著天,哪怕這個時候的氣溫很低,可是卻沒人覺得冷,春節的氣氛足以讓所有人覺得暖洋洋的。
    去年這個時候,村子裏人應該是按照工分聚集在村支部裏分豬肉等精細的東西呢,今年卻都開始各過各的小日子了,隻要老天爺不難為他們,平時手腳勤快點,年底幾乎可以說是想吃啥都能吃得到,每年就隻有這麽一個春節,雞鴨魚肉的也會相對的舍得花錢,為了這個春節,他們之前可都是做了不少的準備。
    瞧著身邊的人臉上都是興高采烈的模樣,於春花心裏也是美滋滋的。
    今年比起往年都要讓她高興,兒子升職加薪,媳婦即將待產,孫女成績優秀,一家人身體健康,真的沒有什麽是遺憾的了。
    當然她也想著,今年劉永濤可能會帶著兩個外孫過來拜年吧,畢竟她閨女沒了,老劉家但凡是有點腦子,也會看在兩個孫子的麵上,和他們家走動起來。
    磨完豆子,推著小車回到家,許建軍父女已經起來了,倒是秦雪娟似乎覺得身子越來越沉,還在被窩裏靠著。
    老太太也沒有半點不高興,現在全家可都是緊緊盯著秦雪娟,就怕有點什麽意外,那可就歇菜了。
    “這麽香?”許寧跟著奶奶來到廚房,灶房裏一口鍋早就被奶奶收拾好了,“奶奶,現在就開始做嗎?”
    “做吧,也不耽誤吃飯。”老太太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就開始忙碌起來。
    許寧也不會,就是站在旁邊看著,倒不是說想要學,純粹就是好奇。
    就見老太太拎起水桶將裏麵磨好的豆漿倒進鍋裏,下麵開始生活,中間是一邊翻動著鍋裏的豆漿,一邊往裏麵加鹵水,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那股豆漿的味道更是越來越濃鬱。
    老太太看著孫女那張小臉,笑道:“早飯咱們還能吃豆花。”
    “這可太好了,我都好久沒吃豆花了,咱們村裏以前經常來走街串巷賣豆花的大娘,也有好久沒來了。”許寧看到這裏,就在另一口鍋灶裏準備熬粥做早飯。
    “咋不來,三天兩頭的來,你一直沒碰到就是了。”
    “那我運氣可真不好。”許寧也不在意,反正很快就能吃到家裏做的了。
    秦雪娟就算是懷著孩子,也沒有覺得自己在家裏就要矯情起來,躺了沒多會兒就起來了,每日裏她都會在院子裏走動一段時間。
    這不剛出來,聞到家裏的豆香味,來到廚房門口,看著鍋裏那白花花的豆漿,也覺得自己的唾液開始往外分泌。
    “媽做的豆腐就是比外麵的好吃,可惜就隻能每年年底才能吃得到。”
    老太太瞧了一眼兒媳婦,見她氣色紅撲撲的,才笑道:“想吃你就說,反正也不費多大功夫。”
    “那以後想吃的話,我幫您一起弄。”
    豆漿煮熟之後,老太太將鍋裏的豆漿全部都盛出來,其中還單獨裝了半瓷盆豆花出來,早飯的時候往裏麵加點醋蔥花什麽的,給家裏人解解饞。
    之後她在鍋灶上麵架了兩根木板,放上一口比鍋灶小幾號的竹篩子,下麵鋪上一層雪白的包袱,然後將豆花直接倒了進去。
    最後用勺子翻動著,讓裏麵的空氣卸出來,然後攤平在上麵放了一張麻杆的蓋子,搬起家裏最重的陶瓷大盆壓了上去,盆裏有放進去一塊洗的很幹淨的大石頭。
    “好了,就這麽放著,咱們中午就能吃豆腐了。”老太太扭了兩下腰,長舒一口氣。
    此時早飯的點自然是已經過了,差不多都要快九點鍾了,許家人才擺開飯菜準備吃早飯。
    飯桌上,許寧捧著一碗豆花,美滋滋的吃著,裏麵放了一點醋和清脆的蔥花,一點點香油和一點點的辣椒油,辣椒油是她剛才榨出來的,不是特別的辣,卻很香。
    “奶奶手藝真棒,這麽好吃。”許寧誇讚道。
    老太太倒是沒有謙虛,笑嗬嗬的說道:“我都是跟你爺爺學的,那是你沒嚐過你爺爺做的豆腐,那才叫好吃呢,比起來咱們村裏賣豆腐的做的都好,我就學到了六七成的本事。”
    “我吃過,的確非常好吃,不過媽做的也不差。”許建軍附和道。
    老太太瞪了兒子一眼,“壓好後給你江叔送幾方過去,再給老藥頭送去兩方,剩下的咱們自己吃。”
    “行。”許建軍幹脆的點點頭。
    許寧則是尋思起來了,“不如咱們中午做個白菜豆腐燉粉條?”
    “閨女看著辦吧。”許建軍是很喜歡家裏人做的飯菜,尤其是閨女做的,他更是喜歡,給他魚翅鮑魚他都不換。
    許寧繼續說道:“魚也都很肥了,也給江爺爺和藥爺爺送去兩條吧,裏麵那麽多咱們一時半會也吃不完。”
    “哎喲,我還差點忘記這茬,魚都多大了?”老太太頓時迫不及待的問道。
    許寧起身笑眯眯的去了廚房,將空間裏的魚送出來,然後端進堂屋裏。
    “喲嗬,這個頭可真不小,得有四斤重了吧?”許建軍看著在盆裏翻騰的魚,現在市麵上買的魚普遍是兩三斤,當然也有大的,但是魚一般在三四斤的時候味道是最好吃的,太大的鯉魚味道卻不見的是最好的。
    秦雪娟望著那條鯉魚,笑道:“咱們一家四口,一頓可吃不完。”
    老太太卻吐槽道:“建軍一個人估計就能吃一條。”
    “媽,有您這麽拆自己兒子台的嘛。”許建軍遭到親媽的吐槽,還真的是哭笑不得。
    許寧把魚送回廚房裏,回到在餐桌前坐下,“其實還能長的,不過這個大小味道是最好的,而且咱家的盤子也剛好能放得下,再大點就不好看了。”
    魚這種東西,在酒店裏可是很暢銷的,在旅遊旺季,她每天都要處理上百條魚,各種魚都有,論起刀工她也就是很普通,但是說起如何處理各種水產品和蔬菜等,她可以說比大部分人都要厲害了。
    最初她也很多不懂的,都是酒店裏那些做菜的師傅告訴她該如何做,所幸許寧不是個手腳笨拙的,幾乎很快都能學會。
    今天當然不會做魚吃,老太太交代明天小年晚上做一條,然後大年晚上再做一條,以後想啥時候吃都行。
    “接下來村裏還有幾戶人家殺豬,我到時候去瞧瞧給娟兒買些豬蹄,等生下孩子給你做了吃下奶。”早飯後,許建軍就騎上自行車出去買東西了,她們仨則是在廚房裏坐著說話,順便看著豆腐。
    秦雪娟在農村這十幾年幾乎沒吃過豬蹄,以前是條件不好,家裏但凡有點條件都隻會買豬肉,也沒多少人買豬蹄回來,畢竟豬蹄的做法在村裏人來說很悠閑,豬肉卻可以炒菜的時候放進去,誰能都吃到,哪頭劃算自然不用說的太明白。
    不過她也覺得自己還是挺慶幸的,嫁過來的時候老公公和老婆婆也死了好幾年了,和姑婆婆那邊更是斷了親,否則就算她如何的喜歡許建軍,家裏有那些亂糟糟的長輩和親戚,愛情也會逐漸的消磨掉。
    “我覺得自己身體挺不錯的,到時候奶水應該不少,媽還是別忙活了,咱家裏都有八個豬蹄了,我自己都不定能吃完。”
    老太太卻說道:“也不是就隻給你下奶的,月子裏更是得精細著,女人身體有點啥毛病,月子這段時間就是脫胎換骨的好機會,好好調理一下身子。媽以前在你老婆婆手裏是沒那個機會,前麵四個孩子都是生下來該幹活幹活,也就是在生下建軍後,她才讓我在炕上躺了幾天,然後就被趕著下地掙工分。”
    “媽知道不坐月子多難受,你咋地也得好好養活著,孩子別擔心,孫子孫女媽都稀罕。”
    秦雪娟眼眶濕潤,握著老太太的手,“我知道媽待我好,比我親媽待我都好。”
    老太太嘴唇動了動,本想說句“你那親媽就是掉錢眼裏了”,不過瞧著兒媳婦,到底是沒說啥,畢竟是她親娘,自己可以覺得不好,外人說估計她心裏會不舒服。
    許寧卻瞧著奶奶和母親的臉色,淡淡的說了一句,“我那外公外婆,利益至上,其他的都要退一步,親女兒也不例外。”
    秦雪娟聽到後,臉上有點黯然,女兒是她親生的,說自己外公外婆,她也沒什麽不高興的情緒,畢竟這都是事實。
    可老太太心裏卻給孫女點了個讚,說的就是這個理兒。
    人家賺錢是為了讓家裏人好過,那家人倒好,為了錢讓家裏人跟著遭罪,這是圖的啥?
    本末倒置嘛。
    聊著聊著,許建軍就拎著大小包的回來了,買的是一些散裝的糖果和點心,順便還給老太太買了一件枚紅色的棉襖馬甲,給媳婦和女兒分別買了兩條羊絨的圍巾,顏色都挺是鮮嫩。
    “給她們娘倆買就是了,給我買啥,我又不是沒衣裳穿。”老太太看著那件衣裳,臉上帶著笑,嘴上卻照例念叨兩句。
    “我看鎮上這家衣裳店人挺多,就進去溜達了一下,款式都很好看,就給媽買了件,平時在家裏穿著也方便。娟兒和寧寧過年的衣裳那邊給買的,就不用買了,給她倆隻買了一條圍巾。”
    至於許建軍自己的新衣裳,也是魔都秦釗給買的,是一套黑色的中山裝,大小合適,人穿著也精神,關鍵是布料都是非常好的,和下麵賣的那些便宜貨不能相提並論。
    “豆腐好了嗎?”許建軍問到。
    老太太踮著腳來到廚房,拿開上麵的東西,看了一眼,“已經壓好了,給你們盛一塊吃。”
    說著,用刀將一整塊豆腐切成大小均勻的塊狀,從邊上取出一塊,卻成小塊遞給他們仨。
    許寧則是往裏麵倒了少許的醬油,灑了一點蔥花,這就是小蔥拌豆腐了。
    豆腐是個好東西,營養價值很高,據說還有抑製癌細胞的功能,且做法眾多,口感鮮美。
    同理,過猶不及,什麽東西都是有兩麵性的,吃的太多也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比如腎功能衰竭,消化不良,促使動脈硬化,以及碘缺乏等。
    當然因為吃太多豆腐而引起這些疾病的狀況很少見,主要是誰也不會一年到頭天天吃豆腐,哪怕是家裏賣豆腐的。
    就比如許寧家裏,平時一個月也就吃個三五回。
    老太太將送人的豆腐裝進小盆裏,交代許建軍吃完給兩家人送過去。
    許寧見狀,趕忙從空間裏放出三條魚,連同之前放出的那一條一起,給每家送去兩條。
    父親一走,許寧就開始做午飯,說好的豆腐白菜燉粉條,這也是她最喜歡的一道民家菜之一。
    入鍋之後,她有和了玉米麵,做成餅子拍在大鐵鍋上,上麵架上木撐子,將昨晚的剩菜放上去,這就是他們的午飯。
    許建軍是半小時後回來的,回來時手裏還拎著東西,隔壁江爺爺給的一包糖和一包幹果,而老藥叔那邊幹脆許建軍向人家要了點藥材種子。
    回來後塞到許寧手裏,“給你,種空間裏吧。”
    許寧瞧著那種子,眨眨眼道:“爸,這都是什麽種子?”
    “這個……”許建軍湊上頭來,紙包上都寫著呢嘛,“嗨,老藥叔寫字鐵畫銀鉤的。”
    難怪自己閨女不認識,老藥叔還是習慣用毛筆,寫的毛筆字也很是龍飛鳳舞的。
    “我給你重新寫寫。”許建軍進屋找了筆,重新寫了一遍。
    老藥叔給的種子有五味子,柴胡,益母草等六七樣,分量都不多,可能也是怕許家不會種糟蹋了,說是許寧想要點回去種著,反正老藥叔家裏有不少,也不在乎這點。
    當晚,許寧就將這些種子全部種下去了,反正空間裏的地還有一畝空餘,留下半畝地等開春的時候,讓家裏人幫忙弄點水果苗栽種下去。
    小年一大早,老太太就在灶房裏貼上了灶王爺的畫像,並且在畫像麵前拜訪了香爐和水果餅幹糖等貢品。
    許寧看著那張畫像,上聯是“上天言好事”,下聯是“下界保平安”,橫批則是“一家之主”。
    不管有沒有神仙,許寧也都是雙手合十對這畫像鞠躬,看的老太太在旁邊笑的合不攏嘴。
    “這天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將咱們一家的表現上達天聽,有的地方是在這天將畫像燒掉,恭送灶王爺走好,咱們這裏不興,現在貼上等過完元宵節再燒掉就可以。”老太太和孫女說著他們村子裏過年的一些習俗,以前這孩子每年放假,幾乎白天都是找別人玩去了,吃飯的時候都得到處找,心累。
    “農民都是靠天吃飯,誰都祈求風調雨順。”
    許寧靜靜的聽著奶奶念念叨叨的說著過年的規矩,有的她根本就不知道,不過卻覺得很新鮮。
    尤其是口頭上,更是要多注意。
    比如小年開始一直到元宵節這段時間就是進入到春節的範圍內,摔碎了碗,一定要念叨幾句“碎碎平安”,比如貼春聯福到了,千萬不能說倒福,這樣都會被家裏的大人給訓斥,甚至是挨揍。
    “今天是小年,咱們啥都不幹,就在家裏吃吃喝喝的,明天就開始除塵了,後天殺豬,在之後發麵蒸饅頭,年底還要全家人洗個熱水澡,去去這一年的晦氣,二十九那天祭祖,三十往後你就可以出去玩了,中午不回來吃飯我和你爹媽也不去找你。”
    聽到奶奶揶揄的玩笑話,許寧也是喜不自禁,“我年前不出門,年後和錚哥出去拜年,然後開始學習。”許寧笑道:“錚哥好像初三就要去帝都,也不知道去做什麽。”
    “小錚是回去祭祖的,他爺爺奶奶和爹娘都埋在那邊,我也是聽你高奶奶說的。”
    “哦!”其實許寧知道,但是卻故作不知。
    老太太歎口氣,“本來應該是年前去的,不過你江爺爺他們倆年紀大了,年前這麽連軸的折騰,身子骨恐怕吃不消,往年都是清明節前後一家人去一趟,這次咋讓大正月裏回去。”
    “不知道。”
    老太太望著孫女笑,她就是自己念叨兩句,也沒指望孫女能知道。
    二十四一家人裏裏外外將家裏打掃了一邊,二十五一大早,許寶栓父子再次上門,幫著把剩下的那頭豬給宰殺了,這次沒有賣掉,全部讓兩家人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