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讀書人
字數:3554 加入書籤
清晨,隨著崇禎走進朝堂,剛才還在互相交流的大堂,氣氛一下子就顯得嚴肅起來。
“陛下,臣有奏報。”
“講。”
崇禎知道茅良吉要講的內容,但大部分臣子還不知道,短短的一刻鍾, 茅良吉隻是讓戶部的人知道了火龍燒倉的事情。
隨著茅良吉的講述,眾人才發現了事情的嚴重性。
“陛下,臣認為為當徹查此事,火龍燒倉,還是在雨天,為何就能這麽巧?
而且多地糧食送到一地保存,本就不正常, 陛下,此事必有蹊蹺。”
李若璉站出來向崇禎稟道, 此事昨晚收到詳細信息之後,他就清楚,肯定是人為縱火。
“陛下,臣反對,此事戶部,錦衣衛均已經查驗,所有損失也已經白紙黑字寫的清楚。
且糧倉賬冊也沒有問題,糧倉看守衙役為救火英勇殉難,而隊長卻玩忽職守,在詔獄暴斃還不知道是不是錦衣衛濫用私刑。
現在應該重視的是,該如何應對,常平倉糧食毀於一旦,京師附近糧食分發都會受到影響。”
“對啊陛下,還請陛下即刻下令,漕運增加今年南運糧食, 立刻開運,度過此次事變。”
“漕運今年不是淤積堵塞了許多麽?戶部當調撥錢款, 盡快清開水路,而不是等著年中。”
下麵的各部職員還是繼續吵著,逐漸將話題引到了另一邊。
崇禎知道,這是不讓他大動幹戈繼續查下去的意思,糧食燒了就燒了,賬麵上至少是平了。
“夠了。
此事朕已經著錦衣衛進行調查,朕隻問戶部,為什麽保定府各縣常平倉的糧食。
還有收上來的稅,采買的預備糧,沒有經過戶部審批,就被調到慶縣?”
被崇禎提到的戶部諸官皆是麵試難看,尚書,侍郎,員外郎,郎中,紛紛跪倒。
“陛下,今年保定府曾提交過糧食轉運的申請,臣看過,隻是常規調運, 也提報內閣進行審核了的。”
“陛下,臣記得,卻有此事。
年初保定府就以慶縣去年受災嚴重為由,向保定府各州縣借調糧食,以填滿常平倉,隻是沒有說全部調走還是部分調走。
此事交由戶部後,傳給內閣,內閣批複後,您也親自蓋印了的。
近年來各地災害嚴重,常平倉早已入不敷出,所以年初各地填補的份額,就都直接移交給了慶縣。”
李待問和陳演的回答,也算是給這事堵上了最後的一截,流程沒問題,以前為什麽沒糧也有了原因。
崇禎瞬間一陣懊惱,年初各地申請錢糧的奏折多,當時就有賴鴻昌上報,說出了這麽個借調的方法。
崇禎一看,保定府沒申請多少錢糧,反而在自己想辦法解決,於是直接同意了,現在看來,恐怕那家夥從一開始就找好了賣糧的借口。
想到這,崇禎突然想到,各省也基本都有這個操作,那豈不是說其他省糧倉也空了?
不過也不會,至少官員的糧餉他們是留好的,隻是儲備的糧肯定倒賣的差不多了。
慶縣特殊在他是在直隸,有糧商作祟,剛好又下去查賬,隻能開火。
想到這,崇禎就沒了在朝堂上繼續擺著來的心情,說再多也無益。
既然好好說沒用,那就打蒼蠅好了。
“朕已經有了具體情報。
直隸各糧商和保定府知府,慶縣知縣等人合作,吃下了各糧倉的糧食,轉運自家。
然後上演了這出火龍燒倉的把戲,這樣,隻要後續直隸還需要糧食,就必須找他們買。”
“陛下,臣人為不可能,數十萬石糧食,就算讓他們存放,他們也沒地方存放啊。
至於保定知府有沒有監守自盜,也要調查才是。”
“陛下,糧倉失火,卻為意外。
糧倉確實有人監守自盜,賣糧給糧商,可是一個慶縣匯聚了數十萬石糧食,光是運都要數千人運一月才能運完,怎麽可能被糧商全部買完?
臣認為還是盡快想辦法安撫糧商,購買他們手中多於的存糧才是。”
李待問的反應和茅良吉完全就是兩個極端,崇禎看著也不能分清李待問是不是裝的,作為戶部尚書,難道真不知道這些彎彎繞?
不過崇禎聽出了茅良吉的意思,這還是在想讓大明兜底糧商手中的糧食得意思。
這群人,左手將糧食買進,後手想將糧食再加價賣出,等於知府們空手套白狼賺了糧價,糧商們賺了差價。
“買?戶部有錢嗎?還是說你們要朕挪用運送錦州的糧餉?”
“陛下聖明啊!請催促洪總督盡快決戰,將糧餉重新運回,緩解京師糧食供應不足。”
“陛下不可!朝堂之上不了解軍情,怎可隨意催促。”
崇禎本來隨口問的一句,沒想到茅良吉就真的附和上了,更讓崇禎沒想到的是。
反對催促戰局的,居然是陳新甲!
崇禎有種做夢一樣的感覺,陳新甲這貨,是吃錯藥了?還是和自己一樣,有了店主特訓?
“好得很,好得很啊!
茅良吉,你家最近新買的宅子,你老家新買的田,都不便宜吧。
糧倉遺骸隻有萬石,你卻報了賬本上的二十萬石。
慶縣從年初就隻到了當年的糧餉份額,其他州縣的糧食都被運到哪了?
保定府是這樣,河間府,真定府,大名府因為離京師遠,所以情況還要更加惡劣。
連燒都不用燒,直接搬走做賑災用,你當朕都不知道嗎?你們戶部是當朕不知道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