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天上那是什麽

字數:3475   加入書籤

A+A-




    “戒備!戒備!”
    “建奴大軍來了!皇台吉來了!”
    “總兵有令,全體戒備!”
    鬼哭狼嚎的聲音突然在營中響起,本來因為這段時間的短暫平靜,乳峰山廝殺沒有波及而習慣的軍戶們,這一刻都蠕動起來。
    軍戶忙著拿火器,拿刀兵,民夫忙著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 主官忙著催促趕緊集合列隊,一團亂麻中,遠遠的一團黃色旗幟出現。
    王樸手中握著一紙書信,想了想,這時候不是時機,現在跑了鬆山大營也垮不了,他死的會很幹脆。
    “停!”
    哨聲傳遞之間, 一片馬嘶鳴的聲音, 建奴的二十個牛錄的正黃旗騎兵,像波浪一般停在了離大營五裏外的位置。
    皇台吉騎在一匹白馬身上,身邊跟著一群貝勒貝子,跟著他最近的,是已經叛變的喬秉興,眾人一起遠遠看著鬆山。
    “果然,隻要將帶著傳聲筒的夜不收給幹掉,明軍就沒有了我們到達的準信,沒辦法靈活調動防禦,隻能整體防禦。
    上次你們聯係不上他們應該也是這個原因,終究還是太依賴外物了。”
    “還是皇上您有辦法,臣獲得傳聲筒就隱隱覺得,要皇上才能有應對之策。”
    濟爾哈朗的恭維,讓皇台吉很受用。
    這個發現,也是他詢問抓捕喬秉興之後的細節猜到的。
    按照喬秉興所說,明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各處匯報工作一次,偏偏那日被抓之後, 傳聲筒就沒了聲音,怎麽呼叫也沒用。
    在他認為,明軍的傳聲筒是旗語一樣,隻要有人會,就都能看到,失去了特殊性,沒辦法更改。
    抓住了這一點,他出盛京後就讓濟爾哈朗快馬回來,會同喬秉興辨認有對講機的錦衣衛小隊,然後使用火銃提前布局,直接全殲了這個小隊。
    拿著對講機後,聽了明軍匯報過一次早晨的公頻情況,分析出了各處的布防,等到洪承疇最後一次公頻之後,他知道機會來了。
    讓大軍迅速出兵,在尚可喜的帶領下,上百門火炮齊射,直接拔掉了乳峰山的前哨,然後如同洪流一般,衝向鬆山大營。
    乳峰山大營終究是在最前線,為了防止對講機被獲得, 通常都沒有布置對講機,因為乳峰山不像錦衣衛,需要靈魂遊走,快速傳遞信息。
    隻是鬆山畢竟是洪承疇經營的帥營,圍成一圈,加上各種鋼管斜插,再加上對講機最後一次公頻已經給外圍示警,皇台吉放棄了進攻的想法。
    “這傳聲筒,還真是惡心啊,雖然我也能聽到,可正是這樣才更惡心了。”
    皇台吉望著對麵已經布置好的陣地,開始指揮準備返程。
    “明軍的布置,果然跟個龜殼一樣。”
    整個鬆山外圍,被足足六萬軍戶包裹著,如果再加上兩營虛兵,就是十多萬軍隊。
    這還不算對講機中早晨說的,城內兩營精兵,看著遠處露出的一門門大火銃,皇台吉再次唾了一口,大好的機會浪費,隱隱感覺胸口發悶。
    “糧草位置派人看過了嗎?”
    “還沒有,糧草處於明軍後方,若是打草驚蛇,恐怕下次就不好再進攻了。”
    “嗯,確實是這樣,多和王樸聯係,盡量確認最準確的信息。
    現在立刻構築營堡,準備包圍他們,等他們自己出這龜殼,防止明軍突圍。”
    黃台吉看著對麵的陣地,決定暫時不進攻,畢竟進攻處於防守狀態的大軍,對他們來說沒有好處。
    “和碩,準備發動漢人,將女兒河挖到他們的物資運送線,用河道把洪承疇的後路斷了。
    濟爾哈朗,你立刻率人,準備將筆架山給端了,不逼他們,他們是不會緊張的。”
    “是,皇上!”
    收到皇台吉的信息,濟爾哈朗和和碩立刻起身,一行人重新去乳峰山構築防線,錦州再次隔斷。
    錦州城內,祖大壽同樣站在城牆上,望著外麵飄揚的各色旗幟,心中的味道錯綜複雜。
    “大帥。”
    “嗯。”
    “皇台吉來了,八旗皆至。”
    平夷右營的副將郭進道向祖大壽輕聲說道。
    這時候的祖大壽二十六親兵,已經隻剩平夷兩營,十多個親兵。
    降夷兩營就是吳巴什他們,這時候正在為帶清賣命拉攏人手。
    “城裏那些蒙古人,有沒有什麽動靜?”
    “情況很不好,尤其是乳峰山重新被奪回,韃子八旗皆至。
    現在他們已經毫無鬥誌,大帥,如果再不突圍,我們可就真的沒機會了。”
    聽著郭進道的話,祖大壽更加鬱悶。
    關寧鐵騎,是他和吳三桂手中的王牌,也是他們和朝廷討價還價的餘地。
    關寧鐵騎中,大部分戰將,都是他們收服的蒙古夷丁,沒啥文化,可敢打敢殺。
    蒙古因為自身衰落,選擇了在滿清和大明,或者說大明遼西之間左右逢源。
    這些人在軍餉的帶動下,若是大明強勢,他還鎮得住,可弱勢一點,親兵就都不親了。
    “不能退,若是退了,這錦州是袁總督修築的,是我大明阻擋建奴最堅固的城池。
    若是這裏也丟了,大明關外就是建奴的地盤,我怎麽能將袁總督一片苦心打造的城池丟棄?我怎麽對得起提攜我的袁總督?
    而且若是離開錦州,我們就沒有跟皇帝討價的資格了,到時候,袁總督就是我的前車之鑒,崇禎小肚雞腸,必然對我秋後算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