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鵝城的劇情複現

字數:3284   加入書籤

A+A-




    各家掌櫃同樣表態之後,隻剩下鎮國將軍,也就是現在城裏的宗室代表朱傳貴還穩坐在一旁。
    所有人目光不禁看向了朱傳貴,朱傳貴同樣有所意動,所有人都知道,掌握了物資發放,那中間可以操作的就多了。
    不說別的,皇帝發兩件大棉衣,他就算不昧下來,但把棉掏了總可以吧?一個人偷掏兩件,一千個人頭就是兩千份棉,這得多少錢了。
    可是心動也不行,他不能主動表態,就算他有錢,他在眾人中地位也還算高,他也不能表態。
    “你們看著本將軍幹嘛?宗室也可以參與嗎?
    雖然本王同樣憂心百姓,也想為陛下出一份力,可祖宗之法不可違啊!再說了,本王都不能出縣,能幹嘛?”
    “將軍說笑了,雖然宗室不能參與政事,但這賑災不是政事啊,他是幫助陛下,是為陛下鞍前馬後啊。
    如今陛下要幫助百姓過冬,可陛下在京師,就算陛下去了某個縣村,也來不了咱們這裏,太遠了啊。
    怎麽著,也要有陛下的親人宣傳才是,到時候百姓通過將軍,就更加能感受到,陛下對於百姓的重視了。
    等到陛下知道將軍為陛下楊名,阿不,小的說錯了,應該是將軍幫助陛下體恤百姓,百姓肯定都會念著陛下的好。
    那陛下聽到了將軍在其中的作用,不是賞賜,誇讚都來了?”
    “誒!胡掌櫃說得好啊,而且這麽一來,說不定陛下一高興,咱們河山縣,可就又有河山郡王了。
    冷知縣,下官認為完全可以,雖無先例,可之前,也沒有此陛下給天下人發放衣物之事,您看呢?”
    “嗯,本官也覺得可行,宗室代表的,不僅僅是各親王殿下,更代表了皇家的顏麵。
    若是賑災時,有陛下的親人為陛下宣揚,百姓就會感覺,離陛下更近一點,對陛下,更多一份忠誠,對大明,也會心存感激。
    況且,此事無先例可尋,禮部和宗人府能說什麽?隻要將軍想要為陛下出一份力,上書的報告,本官來寫,將軍不必擔心。
    到時候,隻要人人都念著陛下的好,咱們在讓百姓做萬字簽,在其中隻提陛下的好,一交給陛下,那陛下不得狠狠地誇咱們?”
    朱傳貴眼底閃過一絲喜色,他要的就是這樣,隻有縣衙不反對,他才能露臉,況且要是真的能夠做好這事,最後皇帝念著他的好,那可就是大功勞了。
    想了想,上次被代王嚴厲書信臭罵,逼著他捐出宗田,雖然獲得了幾千兩的賠償,但這點補償,根本不足以滿足他內心需要。
    “嗯,冷知縣這麽說也有道理,本將軍幫助陛下,是親情,是理所應當的,這是為了我大明皇家的臉麵而做事,那本將軍為破例,參與賑災。
    正好,本將軍剛剛捐了不少田給戶部,以響應陛下宗室當自力更生,解天下無田之疾。
    如今手裏有陛下補償的銀子,雖然不多,但本將將軍還是決定捐二百兩給縣裏,用作賑災之用吧。”
    “好!將軍高義!這可是整整二百兩啊,既然將軍都帶頭了,徐某自然也不能再觀望了。
    隻是我們徐記家底微薄,將軍捐二百兩,徐記就捐一百九十兩!”
    “我們木家商號,捐一百五十兩。”
    “小生來時家中就已經全權授予小生決斷之權,小生家捐一百五十兩。”
    “小生也捐八十兩!”
    所有人都被帶動起來,冷新科嘴角翹起,眼神在眾人之間徘徊,手中的茶杯輕輕撇著浮沫,眼尖的掌櫃已經將熱水壺提起。
    這些人得算盤,還有潛規則,實際上大家早就明白了,這錢真以為會捐多少?
    “冷大人,您這茶都已經涼了,小人給您重新泡一杯吧,這天冷,喝涼茶可容易寒氣入體。”
    “有勞。”
    “不敢不敢。”
    冷新科從善如流的將茶杯放下,清了清嗓子,麵向眾人。
    “諸位掌櫃,還有各位生員,鎮國將軍,你們報國的赤忱熱心,本官已經感受到了,想必日後陛下知道了,也會很欣慰的。
    大家的捐款,可以在明日準備好了送到縣衙來,同時,大家可以將各自要怎麽招募人,以及這些捐出來的錢怎麽用,做一個詳細的文冊。
    然後讓端文交給本官,本官會酌情,以及大家的給大家表現機會的,讓大家都在陛下麵前露臉的。
    同時,大家積極捐助的事,本官會上報給陛下,也會在縣裏大行公布,號召縣裏有錢人一同捐助。
    到時候,眾人拾材火焰高嘛,縣裏個村裏富戶的錢,也有諸位一應安排就是。
    本官相信,隻要有大家眾誌成城,陛下交給我們的賑災任務,肯定能完成,百姓,都能收到陛下的衣服!”
    “好!”
    徐掌櫃帶頭鼓掌,所有人都一塊笑了起來,實習縣丞看著這一副熱鬧的景象,有些搞不懂。
    這些人,都被陛下感化了?
    隻有在場的一群老油條才明白,這是為了已經講好怎麽分了。
    讓他們做計劃,其實就是在讓他們單獨送好處,誰送的好處多,後麵就能拿得多,那個捐款?
    鵝城可是寫實劇。
    “嗯,本官有意將咱們縣,分為東西南北,一共八個方向的區塊,每個區塊,預計有接近十五裏的樣子。
    一裏百戶,近三四百人,十五裏,至少需要九十人的物資分發隊伍,每村選五六個人,由他們帶著各自村子的物資,趕回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