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9章 培養成本高
字數:4700 加入書籤
李文軍讓他打電話問唐培之,想不想來做這部電影的監製。
本來3d技術在電影屆就算是比較前衛的。
江湖上早有傳聞,卻鮮少有人有機會嚐試拍攝製作。
所以這個對專業人員,特別是對唐培之這樣的,還在上大學的年輕人來說,誘惑力巨大。
唐培之“我很想回來,可是我的學分還沒修完。”
唐兆年“請假,拍完了再去接著學。”
唐培之“好吧。我把這個學期上完。”
內心的掙紮是有的,但是不多。
他想來想去,反正自己的學分也拿得差不多了,在哪裏實習不是實習呢?
然後唐培之就麻溜地請假休學,買機票回來了。
季青煙高興壞了,去機場接他。
一年多不見,唐培之又長高了不少,現在比唐兆年高了一個頭。
說話聲音粗了,完全沒有半點之前的綿軟溫柔,喉結也出來了。
季青煙輕歎“我的小綿羊變成大獅子了。”
顧展顏跟李文軍說起這個事,李文軍看了一眼坐在地毯上玩玩具的康康,走過去把他抱在懷裏“多抱抱。最多還有五六年,就不肯讓我抱了。”
這會兒他才注意到康康不知道什麽時候把玩具車拆開了,捏著玩具車裏的集成電路板好奇地打量。
現在他被李文軍抱在懷裏,立刻把手裏的電路板舉起來,給李文軍看,含糊地說“車車。”
李文軍說“哇哦,我的兒子不錯嘛。一下就找到了核心元件。”
康康把東西放在地上,把被他摳出來的電池卡回去,汽車的燈就亮了,他把殼子按上去,又散開了。
李文軍忽然意識到,照理說,沒有工具是拆不開這個玩具車的。
隻有可能是被孩子摔爆了。
這個年齡剛好是口腔敏感期,什麽都往嘴裏放。
他把所有原件擺在地毯上清點,果然發現少了幾個小的,問康康“寶貝,還有兩個零件呢。這個車的零件。”
康康沒理他,自顧自的繼續弄他的燈。
顧展顏看他神色緊張,便問“怎麽了?”
李文軍“我懷疑他把幾個零件放在嘴裏了。”
顧展顏也緊張起來“康康,張開嘴,讓媽媽看看。”
康康掙紮著,死活不肯。
顧展顏不敢用蠻力,畢竟把他惹哭了,一吸氣,零件卡在氣管裏就更麻煩了。
李文軍忙站起來,出拿了個康康最喜歡的巧克力過來。
平時他和顧展顏基本上不給康康吃糖。
巧克力這些都是被藏在孩子看不見,更夠不著的地方。
李文軍“康康,車車借給爸爸玩一下,我用這個跟你換。”
康康猶豫了好久,才張開嘴。
他嘴裏果然有兩個沾滿了口水的小零件。
李文軍把它們摳出來,往後癱坐下,發現自己背上已經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
顧展顏抱起康康去漱口。
李文軍一邊把散架的玩具車全部收起來,扔到外麵垃圾簍裏,罵罵咧咧“都跟玩具廠說了,要做結實。要做結實。為什麽這麽小的孩子都能拆開。多危險啊。”
康康開開心心吃著巧克力,渾然不覺李文軍的緊張。
李文軍次日一上班就去找玩具廠說了這個事。
廠長嚇得不行,忙下令整改。
關鍵他們從沒聽說有孩子能徒手把這個車拆開,所以改都不知道怎麽改。
李文軍晚上回來,發現康康又拆了一個,這次是恐龍。
依舊少了兩個零件。
他隻能又用巧克力跟孩子把少了的零件換回來。
他猛然意識到這裏麵有什麽不對,把家裏監控調出來,發現康康把玩具拿到二樓,然後扔下來。
如果沒摔壞,他就會下去撿起來,再爬到二樓再摔。
最後扔了七八次才終於把玩具摔壞了,真是鍥而不舍。
李文軍暗暗咬牙這小子這是找到了能換到巧克力的辦法啊。自己摔不壞就借助外力。
而且他還故意把摔壞了的東西拿到我麵前來玩,讓我看他從裏麵取出來的電路板。
要是藏別的東西,我說不定就發現不了,他的計劃就沒用了。
他一陣暴怒之後是狂喜聰明是聰明,就是有點沒用在正道上。
而且不會是第二個李慎行吧。
不對,他比李慎行還要淘氣。
李慎行隻會做一些沒腦子的壞事。
康康這才多大就會用這種陰謀,真是太像我小時候了。
完了
我要被他折騰死!!
顧展顏看他神情這麽嚴肅,問“怎麽了?”
李文軍給她看監控。
顧展顏也很驚訝,喃喃地說“這個小壞蛋。”
李文軍又跟玩具廠廠長說“不用改了,不是你們的問題,是我家那小子耍的詭計。”
廠長很驚訝“啊,他是怎麽拆開的。”
其實他後來回去試了。他一個成年人用起子拆了半小時也沒能拆開。
李文軍說“從二樓往下扔了七八次吧。”
廠長半天沒出聲。
一般孩子也不可能有這心思,真不好評價了。
李文軍“想辦法研發點無害,可食用玩具出來。”
廠長“哈?!!”
他覺得自己應該聽錯了,可是又不敢質疑。
李文軍點頭“又能降解,最後報廢了也不會汙染環境。”
廠長小聲說“嗯動物餅幹?”
李文軍“不是。比如用玉米澱粉3d打印,或者弄小型3d打印機,讓孩子自己設計玩具,然後打印出來。想吃還可以吃掉。”
廠長幹幹吞咽了一下,說“據我所知,‘文軍實業’研發的3d打印機,現在最便宜的一台也要好幾萬。”
除了你們幾個土豪,誰買得起這個給孩子玩。
李文軍說“嗯,這是個問題,想辦法把價格打到一千以內,做小一點。不用設計那麽複雜的程序,那麽高的溫度。畢竟隻需要用可食用澱粉和糖這些為原料。我去跟老白商量一下。”
李文軍走了之後,有人笑“李董為了孩子真是舍得下功夫。”
廠長歎息“沒辦法,他的孩子,以後肩膀上的任務都很重。所以從小就要多下成本培養。你們想想,就一個董慶軍,還有劉國慶他們,他都花了多少成本培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