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愛情麵館

字數:4160   加入書籤

A+A-




    老毛子缺什麽來著?
    張俊平回憶著一些關於倒爺的電影電視劇,以及新聞報道。
    沒毛病。
    結果,因為在信托商店的遭遇,讓張俊平動了別樣的心思。
    從東北倒騰山貨,這是個不錯的來財之道。
    而且,他的金手指,給了他極大的便利。
    本來今天去鴿子市,單純就是想兌換點全國糧票,這玩意還能吃香好幾年。
    據說,這家麵館,打解放前就有。
    雖然後來被收歸國有,歸街道管理,但做麵的人始終沒變。
    隻是,從當年賣炸醬麵的姑娘,變成了今天賣炸醬麵的老奶奶。
    “老太太,給來碗炸醬麵,多放麵,多放鹵子,再來個鹵蛋。”張俊平一進門就大聲吆喝道。
    不是張俊平不懂禮貌,公共場所大聲喧嘩,是因為賣麵的老奶奶耳朵有點背。
    張俊平因為單身一個,不喜歡做飯,所以經常過來解決溫飽問題,一來二去的,和賣麵老奶奶也就熟絡起來。
    “是你小子啊!一進門就咋咋呼呼的,生怕別人不知道你來!”看到張俊平,老太太很高興,一邊開始下麵,一邊和張俊平絮絮叨叨的說著話。
    “你小子有程子沒來了,又出差了?”
    “是啊!去了趟東北。這不給您老帶了點堅果,讓您練練牙。”張俊平揚了揚手裏的包。
    “臭小子,一回來就拿我老太太尋開心,我倒想練練牙口,你倒是給我找顆牙出來。”老太太轉身笑罵道。
    老太太年輕時候沒少遭罪,一口牙,早早的就光榮退休。
    送堅果給老太太練牙自然是開玩笑,張俊平送的是木耳,榛蘑和臘肉。
    堅果也有,不過是給老太太的孫子吃的。
    這老太太也是個可憐人,結婚第二天,老公就上了前線,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老太太一個人守著麵館,一等就是五十多年。
    張俊平始終想不明白,是什麽樣的愛情,需要用五十年去守候。
    老太太一輩子無兒無女,一直到十年前,才收養了一個孫子。
    老太太最讓人尊敬的不是守候五十年的愛情,而是她麵對生活的態度。
    這五十年,老太太不是以淚洗麵,而是用笑容去守候。
    每一天都保持很好的心情,麵對任何困難都有一個好心態。
    就連唯一的麵館被收歸國有,老太太都沒有傷心沮喪,隻是對居委會的人說,麵館收走不要緊,你們得讓我繼續留在麵館。
    她可以不要錢,隻要有口吃的就行。
    因為她怕,她男人回來了,找不到地方。
    他們約好的,等打完仗,一起經營麵館。
    就這樣,老太太繼續經營麵館,從自負盈虧,變成了按月拿工資。
    “老太太明個兒我有空,帶您去醫院鑲個牙,咱鑲一口合金鋼的牙,以後不用練,這碗都能一口咬下半拉。”張俊平繼續和老太太逗著悶子。
    “鑲啥牙?又不耽誤我喝麵條。”老太太熟練的把麵條撈出來,過水,舀一勺鹵子澆到麵上。
    “我說老太太,您看看你現在沒牙,腮幫子都癟了,一點都不漂亮了。
    聽話,咱去按個假牙,做個漂亮的老太太。”不止張俊平,很多人都勸過楊老太太去鑲牙。
    “我都七十多,馬上奔八十的人了,要那麽漂亮幹嘛?
    我得留著錢給我孫子說媳婦,好給我老楊家留個根……”老太太一邊說著,一邊把麵放到張俊平麵前。
    老楊家,是老太太婆家。
    出嫁從夫,活是楊家的人,死是楊家的鬼。
    老太太自己不差錢,幾十年攢下來,比張俊平趁錢,鑲一口金牙也鑲的起。
    隻是,自從收養了孫子,老太太越發節儉,自然不肯花錢去鑲牙。
    至於說,張俊平出錢,提都不用提,老太太要強一輩子,絕不接受別人的施舍。
    “您啊……”張俊平還想再勸,一低頭,頓時把話咽了下去。
    半晌,才開口說道:“老太太,您鑲牙的錢有了,不用掏您給您孫子攢的老婆本了。”
    “小平子,我老太太活了一輩子,沒向誰伸過手……”老太太以為張俊平準備替她掏錢,臉色一沉道。
    “老太太,您別著急,您先聽我說完。
    這碗你從哪弄來的?”張俊平打斷老太太的話,急忙問道。
    “我看這碗挺好,淬了可惜了,正好麵館缺碗,我就把它們都給拿了過來。”
    “老太太,這碗可是古董,這是乾隆青花瓷纏枝紋大碗,送到信托商店或者文物商店,一個最少也能賣一百塊錢。”張俊平舉起麵碗看了一眼底款,笑著對老太太說道。
    按照老太太的說法,這碗用了七八,十來年,卻從來沒有人注意到,這麵碗居然是乾隆年的青花瓷。
    可見,我們身邊從不缺少古董,隻是少了一雙慧眼。
    胡思亂想中,肚子咕咕叫著提醒張俊平,到點了,你腦子不用吃飯,我肚子可不行。
    張俊平在屋裏四下撒摸一圈,不知道吃什麽好。
    一出門就是十天半個月的,家裏的鍋都長滿了鏽跡。
    吃的,用的,穿的,戴的,好像除了重工業產品以及礦產資源之外,老毛子啥都缺。
    人家用牙刷換飛機,自己是不是能用二鍋頭換點煤炭?
    反正都是物資采購,國內國外一個樣。
    從國外采購,還不用和國內兄弟單位爭奪有限資源。
    張俊平開始發散自己的思維,越琢磨這事好像真的可以做。
    嗯!
    不僅僅從東北倒騰山貨,既然去了東北,不從老毛子哪裏薅點羊毛,對不起黨和國家這麽多年的培養,也對不起自己的金手指。
    張俊平也懶得刷鍋,幹脆出門,來到胡同口。
    這裏有一家麵館,店裏就賣一樣,炸醬麵。
    但是,作為一名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四有好青年,往外倒騰古董文物,這種生兒子沒屁眼的事,堅決不能幹。
    那就得想辦法弄錢。
    這個年代的古董,也並不像網絡裏寫的那樣,滿大街都是真品,白菜價。
    嗯!對比國外的價格確實是白菜價。
    正好,他現在的工作給了他便利條件。
    嗯,古董收藏從倒爺開始。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