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引導輿論導向

字數:4259   加入書籤

A+A-




    第415章 引導輿論導向
    “陸台長不提,我也打算提這件事,彎彎那邊的黑名單對藝人來說,威懾力太大了。
    現在,彎彎那邊還沒有反應過來,一旦反應過來,咱們亞視肯定會進入黑名單,然後所有和咱們合作的導演,演員都會進入黑名單。
    會要求導演演員去彎彎那邊寫檢討,並且做出承諾什麽的,不然就會封殺。”黃嘉文苦笑著說道。
    這一招很惡心人,可是對於導演和演員來說,威脅又很大。
    “老黃,你說那些導演和演員為什麽會怕彎彎那邊的封殺?”
    “為了錢唄,一旦被封殺,拍的電影沒辦法上映,沒人請去拍戲,演員導演也要食飯啊!”
    “如果,我們出台一個政策,封殺補助金,隻要被彎彎封殺,我們這邊每年給十萬到一百萬不等的補助金,另外,亞視這邊的電視劇優先請他們拍戲。
    並且,我們下一步和大陸合作拍戲,也會優先請他們拍戲。
    至於電影,這個更簡單,老板旗下最大的院線,可不是擺設。
    所以,導演拍了電影不怕沒地方上映,演員不怕沒戲拍。
    如此,他們還會怕彎彎的封殺嗎?”
    “怕個姥姥!”黃嘉文直接爆了粗口。
    可見,香江的人也是苦彎彎久已。
    現在,總算是有人能治他了。
    “那就好,你不用擔心補助金,會占用咱們的資金,我會向董事長另外申請專項資金來執行這個政策。”陸昭德笑著說道。
    “這樣的話,小彎彎的封殺隻是一個笑話,他姥姥的,讓他再封一個我看看。”黃嘉文興奮的猛一拍沙發喊道。
    何止是笑話,一年十萬起步的封殺補助金,不知道有多少演員和導演,求著彎彎封殺他們。
    要知道,他們一年辛辛苦苦的,也不一定能賺到十萬港幣。
    有人可能會說,怎麽可能?
    演員都是很賺錢的。
    其實,賺錢的都是小部分頂層的演員,更多的演員並不賺錢。
    甚至有些演員,需要靠救濟金才能活下去。
    陸昭德和黃嘉文的見麵會談,很是和諧,也很有成效。
    隨著陸昭德和黃嘉文的談話內容,被透露出去之後,迅速在亞視刮起一陣旋風。
    並且,這股旋風還在迅速往外擴散。
    原本有些忐忑不安,猶豫著要不要跳槽的人,紛紛安定下來。
    就在陸昭德和黃嘉文談完沒多長時間,就收到了張俊平的電報。
    要求他帶著亞視代表團,回bj和央視洽談合作的事情。
    陸昭德幹脆把亞視副部長級別的人全都帶上,外加一些重點培養的演員、導演、編劇也都一塊帶上。
    讓他們去bj見見世麵。
    領略一下,大陸的大。
    ·····
    “師父,下麵咱們怎麽辦?”李文娟到張俊平辦公室請示下一步該怎麽做。
    “繼續執行原來的拆遷政策,至於那些撕毀協議的,去和他們談一次,告訴他們之前都是有人背後搗鬼,我們會繼續按照原來的協議執行。”
    “師父,如果他們不同意怎麽辦?”
    “不同意,讓律師出麵和他們談,再不同意,就通過法律來解決。
    該起訴的起訴,法院判決之後,還不執行的,申請法院強製執行。”張俊平沉聲說道。
    “這能成?”
    “為什麽不行?
    國家改革開放,國家未來肯定會更加重視法律的完善和司法的建設。
    我們就是要給大家提一個醒。
    法治社會,就是要用法律來解決問題。”張俊平笑著說道。
    他這也算是開一個先河,其實也是在給上麵的人提個醒。
    改革開放,不能隻關注經濟建設,司法建設也要跟上才行。
    “好的,我這就安排人去找那些拆遷戶重新談判,如果不行,就按照您說的,讓律師出麵。”
    “這件事,一定要往大了搞,要形成一個輿論話題,可以邀請電視台參與進來,甚至可以和電視台聯合搞一個法治宣傳的欄目。
    就這件事,展開一個大討論。”張俊平笑著提點著徒弟。
    如果單純的去法院起訴,很容易給人留下一個以勢壓人的印象。
    哪怕他們占理,但是人都有同情弱者的習慣。
    到時候,很容易會被歪曲成,藝術品公司以勢壓人,欺壓普通老百姓之類的輿論。
    所以,要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讓媒體介入進來,然後有意識的引導大家,去思考,去討論,到底是人情重要,還是法治重要。
    “我知道了,師父!”
    “嗯!過幾天陸昭德會帶著亞視的人回來,你們行政部做好接待工作。
    讓他們感受到中國大陸的博大精深,偉大胸懷。”張俊平又交代道。
    “是,我知道了師父!”李文娟苦著臉答應道。
    “怎麽了?苦著臉,不樂意做啊?”張俊平笑著問道。
    “不是啊師父!是我們行政部的事情太多了,有些忙不過來。”李文娟吐吐舌頭道。
    “人手不夠,那就招人啊!
    別告訴我,咱們藝術品公司現在招不來人。”張俊平笑道。
    “唉,能找到,但是不多。”李文娟很是苦惱的說道。
    第一流的人才都進了政府機關,第二流的人才,則是往國營工廠、事業單位跑。
    他們藝術品公司,雖然也能吸引一些人才過來,但是太少。
    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還是國家包分配,學校分配也需要尊重一下學生的意願。
    “人才不一定非得是大學生,很多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能上大學,但是並不代表他們的能力不行。
    你們可以麵向全國公開招聘,我不相信,以咱們公司的情況,吸引不來人才。”
    張俊平無奈的搖搖頭,隨著公司的發展,當初為了妒忌關係戶,他特意提高了進入公司的門檻。
    沒想到,有一天會變成公司吸引人才的阻礙。
    “我知道師父,我回頭就去找鄭總。”李文娟笑著答應道。
    “讓鄭總統計一下,各部門現在的缺口,然後組織一次統一的公開招聘。”張俊平再次交代道。
    “是!”
    李文娟走了沒多久,鄭冬梅就來到張俊平的辦公室。
    “董事長,剛剛小李找我,說起招聘的事情,說是您同意的,要進行一次大型的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