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武略誌
字數:4362 加入書籤
“還請貴東家放心,我們七彩閣的招牌放在那裏,隻是不知道貴樓什麽時候要?”陸有為問道。
來福脫口而出,“保證質量,當然越快越好。”
來福自然明白陸有為打得什麽主意,“都是開門做生意,陸老板的東西若物美價廉,本樓自會訂購。”
來福冷眼旁觀,對於主仆二人演戲,他樂見其成,反正臉疼的不是他。
“那……”陸有為心頭一喜。
“先製成一萬酒壇,我們看到貴閣的誠意,自然會做出決斷。”來福說道。
“小的有眼無珠,得罪了來管事!”李二郎自扇著巴掌,啪啪作響。
他是真怕了,殺人於無影無形,就連情緒都未曾有半分波動。
東家到底是什麽來頭,怎會如此厲害?
鹿山越是好奇,心中對朱厭的敬重便加重一分,現在別說讓鹿山升起反抗之心,便是在朱厭身旁大聲說話,他都不敢。
“今後都是自家兄弟,大夥有什麽需要我侯勇幫忙的盡管言語。”侯勇客氣道。
來福見差不多了,帶著侯勇去找朱厭。
朱厭坐在窗前,看著高懸於空的明月怔怔出神。
來福將人帶到朱厭門前,轉身去忙活自己的事兒了。
“東家,小人侯勇給您請安了。”侯勇忐忑道。
當了幾天山大王,他一時間還無法適應身份轉變。
“鬼門關裏走一遭的滋味兒如何?”朱厭問道。
侯勇聞言慌忙跪下,“多謝東家饒命,我侯勇自今日起,若再作奸犯科,有違王法,鬼神共棄之。”
“起來吧,我有事情交給你。”朱厭瞥了他一眼。
侯勇連忙起身,他察言觀色的功夫極好。
整個四海酒樓以朱厭為尊,來福是一人之下的位子。
剩下的夥計們圍著鹿家四兄弟轉,彼此也沒什麽衝突。
“從周老先生那裏支取一千兩銀票,玉山鹽礦我們盤下了,你去照看,有什麽困難跟我提,鹽礦每月不能少於一萬斤。”朱厭吩咐道。
周老先生是誰?侯勇初來乍到,弄不清狀況,隻是點頭。
“從鄰近鄉裏招些礦工,每月六錢銀子。”
“扒掉原本礦山的茅草屋,蓋一些結實的。”朱厭頓了頓繼續安排。
“礦山裏裏外外都要巡查一遍,不要漏下什麽,免得生隱患。”
侯勇不住點頭,將葉秦的話記在心間。
“先這些吧,明日一早你再來找我,還有其他事情交代。”
“至於晚上,先睡在雜物間,有什麽不懂得找來福。”朱厭說完端起茶杯。
侯勇拱手行禮轉身離開。
…………
寧王府。
寧王端坐太師椅,冷眼看著跪在腳下的張素。
“鎮山靠敲詐了酒樓商賈足足四十萬,你又貿然把他給殺了,很難讓本王相信不是你殺人滅口。”寧王老神在在道。
“奴才疏忽,先懲治了鎮山靠,而後派人去歸還商賈們錢財。”張素無奈道。
這件事本就是他處置不當,商賈們不鬧了還可以,若是他們鬧起來,更大的屎盆子就直接扣到寧王府頭上了。
“奴才已經派人去查了,酒樓商賈們的說法一致,估計還有其他人攪和在這件事兒裏。”張素分析道。
“罷了,到此為止,責罰二十大板。”寧王說罷抬手,不想再多糾纏。
張素心中雖不如意,但卻隻能認命,二十大板總比沒了性命要強。
隔日,來福發現,寧王府居然換了人前來買酒。
他追問張素為何不來,寧王府新換的小廝隻是苦笑。
“你是說張素沒來,換人了?”朱厭問道。
“可不是嘛,東家,照我來想張素肯定不會主動推去這美差,肯定是發生了什麽。”來福分析道。
“我也想不明白,改日見到張素再說吧。”朱厭隨口敷衍。
在他安排下,來福派人前去坊市打聽朱厭口中所說的番薯與土豆,為即將到來的饑荒做好準備。
來福走後,侯勇緊跟著敲門。
“外麵可是侯勇?”朱厭問道。
“東家,是小人。”侯勇恭恭敬敬地應了聲。
昨夜他一宿沒睡,從來福等人口中得知四海酒樓一個月便能有十幾萬白銀入賬。
可謂長安城內獨一份,朱厭也待夥計們極好,吃穿用度毫不計較。
未與任何一人簽下奴仆契約。
侯勇自忖走南闖北十餘年,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好心的東家。
他少年立下宏願,要闖出一片天地,而今已過而立之年,手無寸功。
幼年時,曾有鄉間相師斷言,他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凶險命格。
現在回想起來,也隻能當笑話聽聽。
“進來吧。”朱厭輕喚了一聲,侯勇進門。
隻見桌台上零散擺放著墨跡未幹的書頁,其上方寫著“武略誌”。
一旁的鹿林小聲嘀咕,“大哥,這老小子看著人高馬大的,怎麽感覺有點慫?”
鹿山白了他一眼,“以後見到侯勇都給我老實點,他是東家看重的人,還有對東家要崇敬!”
“懂嗎?崇敬!”鹿山再次告誡道。
來福看著陸有為帶著李二郎離去,心中冷笑不已。
我們東家護短是出了名的,李二郎和我衝突,你們還想與四海酒樓做生意?
白日做夢!
送走了七彩閣的喪門星,來福為眾人介紹侯勇。
侯勇摸不清眾人底細,隻是連連行禮,十分客氣。
陸有為開心地笑了,“二十天後,我帶酒壇登門。”
陸有為狠狠鬆了口氣,想著要些定錢,但見來福麵色不善,又閉口不言。
“崇敬?咱兄弟都快跪地上了,還不夠崇敬嗎?”鹿林嘀咕了句。
“不夠,要讓東家感受到我們發自內心的崇拜,你們三個都給我記住了。”鹿山告誡道。
陸有為邁步上前,“我七彩閣製瓶工藝遠超琉璃坊,若貴樓肯與鄙閣合作,保管價錢讓貴東家滿意。”
陸有為特意拜訪,便是為了擠兌琉璃坊,搶他們生意。
見火候到了,來福悠然開口,“夠了,本是街坊鄰裏,不必如此。”
李二郎臉頰紅腫,心頭怨恨,卻不敢多言。
隨著四海酒樓醉生夢死聲名大噪,琉璃坊的陶瓷、琉璃瓶也漸漸進入達官貴人們的視野。
這對七彩閣而言,絕算不上什麽好事。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