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不願】
字數:5588 加入書籤
小虞山城不高,但也不算矮。山頂之上大風呼嘯不停,總是有呼呼聲不絕於耳。
過去這裏有鬼母宮,高牆深院,還聽不到太多風響。如今王宮不在,風無阻攔,總是能在山頂上咆哮不斷。
蕭石竹聽著屋外呼呼連嘯的風聲,舉目看向了院門口搖曳的草木,同時對英招他們說到“我們需要休養生息,北陰朝也需要,都是急需,不分誰更需要。所以這談判桌上我們越是強硬,不作出絲毫的退步,北陰朝就越是容易妥協。”。
說罷收回目光,看向了嵇康和蔣子文。目光從這兩人臉上掠過時,頓了頓聲後,蕭石竹又道“二位之前都在北陰朝任職,深知他們的一些機要,也熟識陸之道和魏征的脾氣性格。現在已經確定了,酆都大帝已經把他們派來與我們談判。在談判桌上對付他們,你們二位更容易知己知彼。因此拜托二位了。”。
這就是把敵人變成朋友,比殺死一千個敵人更為重要。
蕭石竹深知這個道理;於是往日隻要是有北陰朝的舊臣舊部,誠心投誠到九幽國中,他都會善待,將其一視同仁。
因此那些北陰朝投誠過來的鬼們,待到關鍵時候,總是能產生奇效。
正如現在,他就要用蔣子文和嵇康,來應對陸之道和魏征一樣。遠了說,那泰逢在黃泉中就護衛著蕭石竹
“主公放心。”蔣子文點頭著,嵇康則是給蕭石竹保證道“我們一定全力以赴,讓北陰朝好好的出出血。別說是陸之道和魏征,輪轉王親自來了也別想討價還價。”。
“那就拜托了;但不止如此,我還要你們借著談判,好好殺殺北陰朝的威風。”說著此話的蕭石竹,再次移動目光,落在了英招的臉上。
英招當即會意,知道蕭石竹要他做什麽才能殺殺北陰朝的威風,於是點頭應了一聲。
“一旦我們能在此事上揚了威,整個陰曹地府中,其他還在效忠於北陰朝鬼國冥王,必然會有所動搖。”蕭石竹笑了笑,笑容中透著詭黠。
風聲再起,院中草木隨風東倒西歪。
“主公是要借此,孤立北陰朝嗎?”蔣子文冷靜的思考片刻,若有所思的道“但有句古話,秦檜還能有三朋友呢。就算如此,北陰朝也不會被完全孤立啊。”。
無非是擔心徒勞無功,還不如多做些其他的實事。
“無妨。”蕭石竹手一擺,很是不以為然道“我並沒有就認為,這樣一來北陰朝就沒了死忠追隨。我無非是想借此讓他們這些鬼國和冥王,因此覺得北陰朝衰落,與北陰朝有了隔閡。同時不在那麽忠心耿耿。”。
蔣子文思忖一番,也覺得可行,於是點點頭道“這倒是可以。”。
他隨之聯想到,如此一來還能讓北陰朝在陰曹地府裏,不可能再一呼百應,不由得心中升起了對蕭石竹的欽佩。
隻是一個小小的舉動,盡然都能有如此多的目的。既要敲詐北陰朝,又要讓酆都老鬼顏麵掃地,還要讓北陰朝和他們的追隨者因此有了隔閡。
可見蕭石竹對自己的對手,真的是做到了知己知彼了。才能把這些對策,計劃得如此周詳。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別讓來談判的兩個鬼,暗中煽動了才投誠而來的那些酆都軍和玄帝軍反水。”蕭石竹站起身來,雙手負在身後,於桌子四周踱步不停“這談判地點最好安排在海上,切勿讓他們下船登島。我已經讓共工回來後,帶領水師在附近候命,聽候英招調遣。他的主力艦隊配備了鐵龍艦大戰船,正好可以借此對北陰朝耀武揚威。就把談判點,定在他的旗艦上,也未嚐不可。”。
“是。”三個鬼官都沒有異議,齊聲應到。
“你們還要盡可能的拖著北陰朝的鬼使,多談些日子。”蕭石竹想到了之前製定的偷襲計劃,又補充說到“反正北陰朝的傳信緩慢,能把這場談判拖得越久越好。”。
如果三兩天就談妥了,那他就要被迫把黃土他們撤回來。都還沒搶劫夠,就撤軍回來可就虧大了。
本著不做虧本買賣的原則,蕭石竹作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英招他們三鬼知道蕭石竹這樣安排,必有用意。因此也沒有多問,點頭應了下來。
“大哥,你要回都城了嗎?”英招隨之插話問到。
“是啊,我倒是還有點不願意回去,和你們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多開心啊。可我去黃泉的這段時間,我家的老三和老四都出生了,至今我還連這兩個小崽子的麵都沒見過呢。”蕭石竹一個點頭,微笑道“我一個當爹的,總得回去看看他們吧。而且玉闕城一堆事,等著我去處理。再不回去,你嫂子得把我撕了。”。
“哈哈。”英招朗聲一笑,玩笑道“那你就讓我嫂子撕。反正你有玄力護體,她也不能把你怎麽樣。”。
蕭石竹也跟著樂了起來,大笑幾聲。
“等你們談的差不多了,我還會再來朔月島的,這條約上我得簽大名的。”回蕩笑聲中,蕭石竹又道“還有一點你們需要記住,不見兔子不撒鷹,我們不見到賠償物資,絕不把和談使團放回去,他們的吃住我管了。”
就在蕭石竹謀劃著,怎麽極盡所能對北陰朝敲竹杠時,憂心忡忡的魏征也隨著陸之道和隨行衛隊,出了酆都一路南下,直奔抱犢關而去。
大隊人馬在官道上晝行夜伏,一路疾行向南,緊趕慢趕的朝著抱犢關而去。
陸之道這幾日來一直在細細觀察,見魏征總是沉默不語,也一直皺著眉頭,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今日馭獸走在南下的官道上,亦是如此,陸之道忍不住好奇,卻裝傻問道“玄成兄,整日都悶悶不樂似有心事一般,莫不是嫌手上鐵鐐太重?”。
說罷,轉頭看向了並肩而行的魏征手腕上帶著的鋥亮鐵鐐。
別看酆都大帝準了魏征出獄,但卻沒有下令去了魏征的囚服和鐵鐐。那魏征依舊是囚徒,隻是多了個和談鬼使的身份,並不是因此免罪。
這倒是奇特得很;而一路走來,但凡鬼民們見到這支隊伍,都還以為是押解什麽重要的犯人,往南而去。
倒是讓北陰朝即將和九幽國和談的屈辱之事,暫時在北陰朝治下地區流傳開來。自然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慌亂和不滿的產生。
這自然也是酆都大帝的用意;畢竟和九幽國和談一事,能不暴露出來就不暴露。至於實在瞞不住了的時候,酆都大帝也有美化此事的計劃和準備。
魏征苦笑一聲,道“我就不信,你陸之道會沒有看出來,我這是為什麽?”。
說罷,魏征長歎一聲。
陸之道當然是心知肚明的,這魏征是不願意去談判。都知道,這此談判是北陰朝開國以來,最為恥辱的一次。
奇恥大辱,喪權辱國的條約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就算他們再怎麽談,再怎麽討價還價,那也改變不了太多。
北陰朝最終還是得割地,還是得賠款。要不就要不回龔明義和鍾馗來。
當初要是按鍾馗的建議,不談,拖著,九幽國也不會把龔明義怎麽樣。而且隻要北陰朝表現出對龔明義的不重視,那麽龔明義對九幽國就沒有多大的價值了。
自然而然的,就會把龔明義放回來。
至少,不會導致北陰朝遭受這般屈辱。
但現在,這一切都變得沒法挽回了。需要談判的消息雖然隻有北陰朝的少數鬼知道,但魏征相信,就憑著九幽國那剿滅不了,強大的情報網,隻怕連談判小隊的成員是什麽鬼,都已經摸清楚了。
這時候再表現出北陰朝對龔明義的不在意,是絕對不可能讓九幽國再上當了的。
現在騎虎難下,不談也得談,不想給九幽國敲竹杠,還是得挨著。
魏征就是因為這些,才不願意去和談的。以後要是有哪個不開眼的史官把這段曆史記錄了下來,那他和陸之道倒成了千古罪人了。
反正和談是他們談的,最後也是他們代替酆都大帝簽字的,挨罵的也得他倆先挨上罵的。
陸之道自然也知道這些,但他卻是知道也要的硬著頭皮去。誰讓他愚忠呢。
於是,隻好也跟著長歎一聲後,無奈的說到“行了玄成兄,你可就別長籲短歎愁眉苦臉的了。攤上這事,我們就是一百個不願又能如何?但盡人事,各安天命吧。”。
春風微涼,但在這兩鬼的長籲短歎裏,卻變得如秋風一般,充滿了悲涼。
“不過玄成兄”許久之後,邊走邊想的陸之道若有所思的說“縱然我們不願意,陛下也是能看出來的,還勒令我們必須去談,一反常態,他會不會是要借此謀劃著什麽?”。
說話間,這陸之道緊鎖眉頭起來,瞬間眼中盡是困惑。
酆都大帝是歲數大了,但在鬼族裏,他這歲數還沒有大到老糊塗的地步。做事情還是井井有條的,策略上也沒有多少誤判的時候。
除了麵對九幽國,有些勝少敗多外,倒是也沒什麽。
總之,以他們對酆都大帝了解。這個神魂之所以狠,就是能伸能屈。這次酆都大帝怎麽都要委曲求全,在陸之道看來就是有種要憋著壞。
總之,陸之道思前想後,都覺得酆都大帝執意要辦成此事此舉的背後絕不簡單的。
陸之道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酆都大帝是需要時間,來完成複仇,也一雪前恥,才會這麽容易就委曲求全的。
而聽了他這話的魏征,也沉思了起來。
路旁風吹草動,參天大樹枝葉搖晃,抖落不少落葉。
隊伍繼續向前,朝南行進而去,獸蹄在官道上踏得噠噠作響,也在身後揚起了一道道塵埃。
許久之後,魏征想了想陸之道的話,又想了想過去酆都大帝的種種和性格,又是一聲長歎後,似自言自語一般的低聲道“但願如此,我們就算是去受辱也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