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徹:這劇情怎麽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字數:7635   加入書籤

A+A-


    此時的劉徹說完之後一臉恭敬的便是看向了自己身後的竇老太後和王太後。

    劉徹此時可謂是極度懂得審時度勢和拿捏人心。

    這個時候基本上竇老太後和王太後都在興頭上,那心情可以說是許久未有的好。

    在這種情況之下,其實劉徹即便是自己直接就拍板,竇老太後和王太後也絕對不會在這個時間節點,這個場合之下駁了劉徹的麵子。

    這裏麵其實有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且往往都是非常容易被人忽視的。

    那就是劉徹這般重賞之下的人,是衛青。

    衛青是什麽人,在今日之前,劉徹道明他身份,說出這個名字之前,可以說殿內除了東方朔,公孫度,莊助之外根本就沒有人認識。

    最重要的是,衛青毫無根基。

    這樣的人固然好扶持,劉徹給他賞賜,他也必然感激涕零。

    但是沒有背景,在這形勢錯綜複雜的京都之中沒有根基,這同樣意味著他經受不了任何的波折和打擊。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劉徹講出要給到衛青如此重賞之時,殿內的臣子們雖然是驚訝,但是第一反應卻不是不滿和不安。

    尤其是竇嬰和田蚡兩個人。

    太常卿掌宗廟陵園、祭祀禮樂、天文術數、學校等,領明堂、二廟、太史、太祝、廩犧、太樂、鼓吹、乘黃、北館、典客館等令、丞及陵監、國學及協律都尉、總章校尉監等,在這深宮之中可謂是權力極大,而且官職所轄管理之事務亦是十分的關鍵。

    要知道在此之前,相國竇嬰和太尉田蚡這兩個為了空缺出來的大鴻臚和少府兩個官位便是在這大殿之上爭得頭破血流,可謂是費盡了心機,兩個人誰都不願意輕易相讓。

    可大鴻臚和少府這兩個官位雖然也是位列九卿,卻是與太常卿相比相差太遠。

    要知道太常卿這可是真正的重權在握的官位,在這宮中那真的是掌握了極大的實權,管轄之事極為重要。

    這樣的官位,放在平日裏若是空缺出來,恐怕竇嬰和田蚡兩個人又要爭搶的頭破血流。

    至於平南侯的爵位,這就是更大的封賞了。

    但是與太常卿這個九卿之位不同的是,侯爵之位畢竟隻是一個虛位,其本身自是沒有任何的實權的。

    所以相比於平南侯的爵位,還是太常卿這個官職要更加震撼一些。

    可在今日,當劉徹要將衛青提到這個位置上的時候,竇嬰和田蚡卻是都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

    這個時候,他們兩個人心裏都很清楚,此時的劉徹可謂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最關鍵的是手握真正決定之權的竇老太後和王太後現在也是高興的不行,對劉徹那叫一個滿意。

    此時站出來出言與劉徹說反話,反對劉徹的任命,別說劉徹做什麽反應,恐怕竇老太後和王太後兩個人就先得冷下臉來一陣臭罵。

    竇嬰和田蚡可都是老狐狸,而且深諳朝事,怎麽可能不知道現在這個情況之下根本就不能去反對劉徹,所以他們兩人不約而同的便是選擇了一聲不吭。

    “都由陛下你做主吧。”

    “是啊,陛下做主便是了。”

    在聽到劉徹的話語之後,竇老太後和王太後兩人臉上都是滿滿的笑意,而後言道。

    見竇老太後和王太後對自己都是支持的態度,劉徹便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個結果,完全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如此一來,劉徹便是看向了麵前的衛青,而後笑道:

    “既然如此,這個封賞衛青你覺得如何啊?”

    聽到劉徹的這句問話,旁人尚且未從其中聽出些什麽,站在劉徹身後,一直低著頭的粟恒卻是突然緩緩抬起了自己的頭。

    在這種情況之下,劉徹這樣詢問衛青,是什麽意思?

    衛青聽到劉徹的問話,本能的就是一怔,而後耳邊便再度響起了剛才在殿外東方朔對自己說的話:

    “若是等會兒在大殿之上陛下封賞與你,你隻管欣然接受就可以了。”

    顯然,東方朔在進殿之前便是想到了今日劉徹召他們進宮的原因,就是為了封賞。

    正因如此,原本在聽到劉徹這樣的話語之後肯定是會婉言推辭,甚至是謙遜拒絕的衛青當即便是雙手握拳,而後躬身行禮,在眾目睽睽之下便是清了清嗓子。

    而後正當所有人都以為衛青已經準備好了謙辭,已經是要呼之欲出之時,便是聽到衛青高聲喊道:

    “臣謝過陛下!”

    謝......謝過陛下?

    這就完事了?

    咱就是說,你甚至沒有推脫一下?

    衛青的這般舉動,當即便是給殿內一眾之人看懵了,這其中自然是包括站在衛青身前的劉徹。

    他......就這麽接受了?

    原本劉徹已經組織好的話語,一時之間便是吞回了肚子裏。

    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衛青竟然就這麽接受了這個封賞。

    那個......這可是位列九卿的太常卿的官職和平南侯的爵位啊,這麽大的東西砸到你頭上你也不說先避一避,直接就準備抱起來便走?

    便是以劉徹的城府,此時也是一時之間有些沒有跟上衛青的思路。

    至於站在劉徹身前的衛青,此時同樣內心是無比的緊張。

    “東方先生讓我無論是什麽封賞都欣然接受,可這官職和爵位實在是太大了,若不是先生有言在先,再三叮囑,我無論如何都是不敢像現在這樣直接接受。”

    說句實話,此時的衛青心裏,也是沒有任何的底。

    他也不知道自己這樣果斷接受之後會發生什麽。

    “你......很好。”

    看到不遠處劉徹欲言又止的樣子,東方朔差點直接是沒忍住笑出聲來。

    算計?

    你有沒有搞錯,要論算計,我都可以當你老祖宗了。

    對於劉徹的這點小心思,東方朔簡直是一清二楚。

    甚至在進殿之前,東方朔便是已經想到了一切。

    劉徹是個怎樣的人,不誇張來講,劉徹是真的十分的聰明,而且精於算計。

    他很清楚在東方朔率軍擊敗了閩越,幫助自己建立了威望之後,這就是他真正翻身做主人的時機。

    若不能夠趁著這個機會拿回本就應該屬於他自己的權力,恐怕再想要做到這一步,就真是像衛綰和東方朔所說的那樣,要等到竇老太後不在了。

    而那需要等多久,劉徹想都不敢想。

    推行新政和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已經是籌劃了太久,真可以說是一點都不願意耽擱了。

    所以在東方朔率眾出京之後,憑借著對東方朔的信任,還有東方朔臨行之前毫不猶豫,滿臉自信之色的立下了軍令狀,在劉徹心裏想來,東方朔此去獲勝的可能那基本上是十拿九穩。

    所以,便是在東方朔出京之後,他就已經是開始著手布置推行新政和改革之事了。

    基本上在這未央宮中,他與董仲舒,衛綰等人那是經常商議,布置好了一切,就是等著東方朔凱旋歸來。

    但是無論是劉徹還是董仲舒,衛綰等人,他們心裏都很清楚一點,那就是東方朔絕對不會成為擁護劉徹新政的人。

    便是最早之前,東方朔尚且隻是一個小小的公車署桉牘之員,劉徹問起他新政,尤其是改革思想一事時,東方朔都是直言不諱的表示推行儒家之術絕對不是上策。

    雖然東方朔言語極度委婉,話術十分高明,可繞老繞去他不支持的意思還是顯露無疑。

    所以一直以來,雖然劉徹對於東方朔無比的信任和欣賞,但從這一點上來說的話,兩個人永遠都是有一道不可修複的隔閡。

    便是這道隔閡,就讓君臣兩人之間如臨深淵。

    尤其是在當下這個時刻,劉徹就要著手推行新政,進行思想上的改革,而東方朔在這件事之上不但是給不到他任何的助力,更是有可能阻攔他

    這一點,劉徹心裏無比的清楚。

    雖然劉徹沒有在旁人的耳中聽到過“人生來平等,自無貴賤之分”這種絕對可以稱之為大逆不道,亂臣賊子一般的話語,畢竟這句話劉徹隻與衛青一個人講過。

    但是與東方朔相處了這麽久,潛移默化之中,劉徹也是很清楚,東方朔所背負的政治理想,絕對與自己不是同一個道上的,甚至可以說絕對是前人所沒有的。

    對於劉徹來說,他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思想出現,因為便是道家的無為而治的思想,已經是讓他感到無比的苦惱。

    好不容易就要翻身做主人,劉徹自然是要將一切不穩定的因素都扼殺在搖籃之中。

    這打壓東方朔,便是第一步。

    他之所以要打壓東方朔,不是因為害怕東方朔在得到權勢之後會怎麽樣,而是他要給到東方朔一個鮮明的態度,那就是我們君臣兩人之間,究竟是誰在掌握局勢。

    你是智計無雙不假,你是有能力不假,我登基之後若是沒有你絕對不會在今天能夠走到這一步不假。

    可是,這不意味著你可以阻擋我,我也絕對不會給到你這個能力和可能性。

    這便是劉徹的態度和最真實的想法。

    所以,你也大可以將劉徹的這個想法和行為理解為卸磨殺驢。

    畢竟,現在的東方朔對於劉徹而言,已經是沒有董仲舒重要了。

    之後他所要去推行之事,能夠幫到自己的,也絕對是董仲舒。

    至於東方朔,自是先要準備讓他一個人冷靜冷靜。

    劉徹之所以能夠毫無顧忌的這麽去做的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東方朔和現在自己麵前所站著的衛青一樣,有一個很大的相似之處。

    這便是東方朔同樣在這京都之內是沒有任何的背景的。

    至少在劉徹的心中想來是這樣的。

    隻是劉徹可能根本都不會想到,東方朔在這京都之中所隱藏的背景和勢力,實在是太過駭人,比起竇氏一族和王太後身後的能力都絲毫不會差太多。

    而這一點,別說劉徹想不到,便是此時此刻的東方朔他自己,都是全然不知的。

    對於劉徹的這些想法,東方朔不說在入宮之前已經盡數猜到,但也是猜到了個七七八八。

    他很清楚劉徹在此戰攻打閩越大獲全勝之後會做什麽,再結合尚謙告之他劉徹已經是暗自委派董仲舒秘密在府上召集眾人欲要行事,他便是能夠算到劉徹之後要做什麽。

    今日在這殿中大加封賞,也隻是劉徹踏出的第一步罷了。

    所以在想到這些之後,東方朔便是隱隱的感覺到,今日的劉徹恐怕不但會對自己下手,要好好的警告一下他,而且也會趁此時機打壓一下與東方朔之間關係極為親密的衛青。

    要知道那日在殿中,東方朔向劉徹匯報完閩越之事後,向劉徹引薦和要的人,便是當時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甚至在這深宮之中地位最低賤的騎奴衛青。

    衛青雖然自己不知道他是被東方朔引薦的,也從來沒有人告訴他,但是這一點劉徹卻是無比的清楚。

    而且劉徹看得出來,衛青是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

    而這樣的人,劉徹絕對不能夠允許其成為東方朔的羽翼,死心塌地的跟著東方朔。

    所以劉徹今日一早便是準備好,要欲揚先抑,先打壓一下衛青,在此之後再通過手段讓衛青忠心輔左自己。

    而要想做到這一切,第一步便是要在自己說出對衛青的封賞之後,等到衛青謙讓不受之時,收回成命,而後退而求其次,隻給到衛青一個不高不低的身份。

    這樣的話,再配合上一些言語的暗示,讓衛青覺得自己是因為東方朔才被劉徹打壓,借此機會疏遠衛青和東方朔之間的關係。

    如此一來,隻要是個聰明人,那自然是會隨了劉徹的心願,乖乖的到劉徹的身邊安心行事。

    隻不過劉徹根本就沒有想到,在自己說出對衛青的封賞之後,衛青二話不說就直接是接受了。

    這,完全是不按套路出牌。

    劉徹整個人,也都是完全處於狀況之外,一時之間甚至都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再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