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唇槍舌劍,殺機四伏

字數:7329   加入書籤

A+A-


    “陛下,臣且先不言東方朔是此番攻打閩越,馳援東甌的為首統禦全軍之人,是陛下親自指派的領命之人。”

    “臣也不提東方朔究竟在此番戰事之中到底有沒有出謀獻策,盡獻自己的智計。”

    “唯有一點,臣想問問陛下,若沒有東方朔告之陛下閩越欲要攻打東甌之事,還會有今日的大勝嗎?陛下還能夠像現在這樣在朝堂之上論功封賞,興致斐然嗎?”

    “恐怕不能吧。”

    “若不得消息,我漢朝自是不會派遣臣子前去會稽郡調兵,那麽就算閩越和東甌附近的城池和附屬國得知閩越攻打東甌,難道他們就會施以援手?”

    “且先不說他們願不願意,未見虎符,未有陛下詔令,恐怕他們也根本不願意也不敢輕舉妄動吧。”

    “那麽恐怕都到不了今日,閩越軍早已是攻破了東甌的都城,閩越國的國王無崮早就帶領著群臣在東甌都城的大殿之上論功行賞了吧。”

    一番言語既出,劉徹原本就已經是黑成豬肝一樣臉色此時已經是完全凝固住了。

    此時的劉徹已經是完全說不出話了,嘴唇肉眼可見的在顫抖,整個人都有些站不穩了。

    若不是身後的粟恒一直攙扶著劉徹,恐怕劉徹氣的都要栽一跟頭。

    剛才看到汲暗上前一步的時候,劉徹的心已經是懸在了嗓子眼,隻是他反應慢了一步,他還沒有來得及說什麽,汲暗已經是開口了。

    其實按照汲暗的一個處事之風和為人說話的態度,想都不用想,就算是劉徹用以眼色,甚至是出言阻止他,汲暗都會道明自己的想法。

    沒辦法,汲暗就是這麽一個人。

    既是不吃軟,同樣不吃硬。

    你就算把刀架在汲暗的脖子上,讓他不要說,但你隻要沒有把他的嘴捂住,他都是會毫不猶豫的說出口。

    隻是此時,劉徹之前的盤算和想法完全是被這突如其來,讓他沒有任何防備和做出反應和汲暗打亂了。

    關鍵問題是,人家小老頭汲暗說的可是一點沒錯,甚至聽起來還似乎很給劉徹麵子的樣子。

    他雖然是反駁了劉徹對東方朔的封賞,提出了異議,卻既沒有提到東方朔是次番攻打閩越的為首之人,也是沒有去說什麽東方朔在此時之中到底起到了什麽作用。

    因為他如果從這兩個角度入手的話,顯而易見,劉徹都是能夠找到反駁的話語。

    你說東方朔是為首之人,可這行軍打仗之事完全都是看功績,再者說了便是東方朔此前自己也是說的很清楚,他自己本身在此事之中本就不是首功,功勞要在衛青和季成兩人之後。

    你再要去說東方朔在此事之中究竟起到了什麽作用,那劉徹恐怕立時便要提到東方朔在東石大峽穀之中置大軍於危難之境,全軍近兩萬人差一點就要被重創,甚至是全軍覆沒。

    你要這麽算起來,東方朔功過相抵恐怕都顯得有些吃力了。

    所以,汲暗根本就沒有在這些問題上和劉徹多做拉扯,這一開口,就說到了此事最為關鍵之處,那就是閩越攻打東甌的消息,本就是東方朔稟報給劉徹的。

    所以,之後一切的一切不管再怎麽順利,那要是沒有東方朔的消息和情報,完全都是不複存在的。

    這麽看,東方朔的功勞,你若非要說他不是首功,那也顯得有些太過牽強了。

    汲暗說完此番話語之後,站在他身旁的衛綰和李廣兩人便是相視一笑,衛綰更是欣慰的撫摸起了自己的胡須。

    別看汲暗平日裏經常得罪人,但你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和東方朔倒像是一路人。

    同樣的桀驁不馴,同樣的狂傲不羈,同樣的口無遮攔。

    其實,真還不是汲暗有多欣賞東方朔,專程出來為他說話,這其實也完全不符合汲暗的一個人設。

    他站出來說這麽一番話,完全是單純的覺得劉徹對於東方朔的封賞有些太過不合適。

    你若真要說汲暗有私心,其實還真有那麽一點。

    說到底,汲暗也是一個對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的人,然而劉徹即位之後,對於他完全是敬而遠之的一個態度。

    雖然表麵上看起來對自己是恭恭敬敬的,但內心卻是根本就不喜歡也不欣賞汲暗,甚至可以說還很反感。

    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自然是劉徹自幼就不喜歡汲暗這個自己的老師,既是不喜歡汲暗的一個教育的方式,認為其太過刻板和嚴厲,另一方麵,劉徹也從來都不喜歡汲暗所追求的道家的無為而治的思想。

    而在劉徹即位之後,他原本就想讓汲暗直接告老還鄉,去享享清福。

    可是一方麵汲暗是深得竇老太後和王太後的信賴,竇老太後和王太後對汲暗是無比的信任和尊敬,所以經常叮囑劉徹要多聽汲暗這樣的老臣的教誨。

    在這種情況之下,劉徹隻能是被迫無奈的讓汲暗繼續留在宮中,自己的身邊。

    可是汲暗自持多才,再加上竇老太後和王太後都對他十分的推崇和敬仰,所以汲暗可以說是在這京都之中完全是目中無人。

    也就是劉徹為帝王之尊,所以他恪守君臣之道,可言語行事卻是從來不會避諱,永遠都是直言直語。

    可是,劉徹畢竟是帝王,雖然此前一直都沒有真正掌握實權,卻也是能夠決定汲暗的一個位置。

    原本汲暗覺得自己完全是可以坐上丞相的位置,再不濟也得是個太尉吧。

    可是在劉徹的壓製之下,他一直以來也不過就是個郎中令而已。

    所以此前汲暗上朝的時候見到一個又一個的年輕人被劉徹重用提拔,他一步踏出,便是走上前說道:“陛下使用群臣就像堆柴禾一樣,後來的堆在上麵。”漢武帝沉默不語,一會兒汲暗退了下去說。

    所以劉徹汲暗經常會發牢騷說道:“一個人確實不可以沒有學識,看汲暗這番話,他的愚直越來越嚴重了。”

    而今日,東方朔這般功勞之下劉徹竟然是這樣明顯的打壓於他,汲暗立時便是聯想到了自己的境況,所以毫不猶豫的便是上前為東方朔辯解。

    劉徹在麵對汲暗這樣的釜底抽薪之言,此時可以說是完全不知道該怎麽予以回言。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劉徹本能的便是眼巴巴的望向了一旁的衛綰。

    衛綰可是劉徹從小到大最信任和尊敬的人,他對劉徹那可真是萬般嗬護,自劉徹登基即位以來,基本上都是衛綰在朝堂之上為劉徹保駕護航。

    隻是此時此刻,衛綰在注意到劉徹求助式的目光之後,卻是微微搖了搖頭,示意劉徹不要在此事之上再做拉扯。

    看到衛綰的神情,劉徹立時便是愣住了,還沒等劉徹反應,汲暗身旁的李廣已經是踏步而出,雙手抱拳,躬身言道:

    “臣以為,郎中令所言極是,此番能夠力克閩越,全軍大勝而歸,東方朔功不可沒,陛下切不可厚此薄彼,傷了臣子的心啊!”

    相比於汲暗的話,李廣的言語可以說就犀利很多了。

    這番言語,已經可以說是完全駁斥了劉徹剛才的言論,便是要讓劉徹收回成命。

    李廣話音剛落,此時站在東方朔身前的莊助,公孫度兩人也是不再隱匿自己,立時便是站出身來,其聲言道:

    “臣附議!”

    一時之間,自己一直以來都無比信任的老師,還有在這宮中幾乎從來不與任何人交好,從不會棲身於任何一方勢力的老臣汲暗,還有剛剛被自己誇讚封賞的功臣莊助和公孫度,竟然一時之間都站了出來,為東方朔說話。

    “什麽時候,東方朔在這朝堂之上就已經擁有了這麽多盟友?”

    麵對這等情景,劉徹簡直是愣在了原地,心中不自覺的喃喃道。

    他眼神掃過站在後麵的東方朔,而那在人群之中顯得無比高大,身形挺拔巍然的東方朔,神色依舊是絲毫未變。

    他就那樣靜靜地站在那裏,目視前方,就好像眾人在議論的不是他一樣。

    這朝堂之中有欣賞東方朔的人,自然也有不想他功成名就,身居高位,甚至是有些懼怕他的人。

    而此時,顯然這些人已經是站不住了。

    “臣以為,陛下對東方朔的封賞並無不當之處。”

    在這個時候,還能夠盯著一眾之人站出來要打壓東方朔的,當然不是旁人,隻能是身居相國之位,背後更是有著權傾天下的竇老太後的竇嬰。

    此時,若是竇嬰再不站出來說話,恐怕今日在這般壓力之下,劉徹也隻能是收回成命,而後對東方朔大加封賞了。

    而這一切,顯然是竇嬰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看到竇嬰站了出來,劉徹總算是舒了一口氣。

    但是在長舒一口氣的同時,劉徹的心裏同樣是在滴血。

    竇嬰出來給自己說話,這就注定自己欠下了竇嬰亦或者說欠下了竇老太後一個大大的人情。

    那麽之後若是竇老太後和竇嬰再有什麽要求,他也隻能是作出讓步了。

    可是此時的劉徹也是沒有任何的辦法,因為現在能夠站出來的,也隻有竇嬰了。

    而聽到竇嬰之言的群臣,此時都是看向了他。

    便是站在前列的衛綰和李廣等人,現在臉上都是有著幾分幸災樂禍的神色。

    在他們看來,此事已經是成了定數,竇嬰斷然不可能再找到什麽可以扭轉此事的辦法了。

    他這樣站出來,除了能夠讓劉徹的麵子上過得去一點以外,並沒有什麽其他任何實質性的用處。

    隻是竇嬰的後麵的話,當下便是讓所有人的驚呆了。

    “東方朔的確有功,可說起來,他同樣是有大罪在身。”

    這一句話真可謂是語出驚人,幾乎是讓包括劉徹在內的所有人都傻眼了。

    即便是東方朔,在聽到劉徹的這句話之後,心裏都是微微一驚,眉頭更是不自覺的微微皺起。

    他現在此時的內心也是無比的疑惑,因為他不知道竇嬰這句話的深意究竟是什麽。

    以竇嬰的身份,還有現在這個場合之下,他能夠說出這樣的話,手裏絕對是掌握了些什麽,可是一時之間東方朔也是有些想不到竇嬰手上的底牌究竟是什麽。

    自己犯下了什麽大罪?

    “相國,東方朔犯下了大罪,難道陛下不知道,您卻知道?”

    “更重要的是,既然您知道,為何此前一直不說,而非要是等到現在才說出來?”

    “莫非如若幾日無人為東方朔說話,您就打算一直隱瞞此事?”

    犀利,狠辣!

    李廣和汲暗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都是絕對的直臣,而且東方朔與李廣的私交很好,兩人雖然年齡相差許多,卻是忘年之交。

    在這樣情況之下,他們退一步,東方朔就可能會被隨意攀咬,所以李廣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會去考慮自己的話語會不會得罪竇嬰,竇嬰會不會在此之後報複自己,當下便是冷下臉說道。

    而竇嬰聽到的李廣的話,雖然臉上也是稍顯有些難看,但畢竟是在這宮中沉浮了幾十年,所以立時便是調整好了自己的神色,笑道:

    “本相原本是打算朝會之後再將此事告知陛下,畢竟此前陛下對東方朔是信任有加,而東方朔卻是也是不可多得的才臣,所以本相打算與陛下獨談此事。”

    “不過在此之前,本相已經是將此事告知於太皇太後,所以應該不算是隱瞞吧。”

    不愧是老狐狸!

    竇嬰的這麽一番話,完全是將李廣之前看似布滿殺機的話語輕易解開,更是直言已經將此事告知於竇老太後,這一下完全就是沒有留下任何的話柄了。

    畢竟誰都知道竇老太後就算事先不知,此時也絕對是會說竇嬰一早便是將此事告知於他。

    所以這樣一來,李廣之前的質問便是被竇嬰迎刃而解,而且是再度掌控住了局勢。

    “東方朔,本相給你一個機會,你自己承認自己的罪責,我想陛下也會對你寬仁幾分。”

    說完,竇嬰便是轉過身來笑著看向了東方朔。(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