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胡謅

字數:6898   加入書籤

A+A-


    趙正站在牆頭,“哪位是瀚海公呐?”

    城下站出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我便是,敢問牆上這位,可是蒼宣縣侯?”

    “正是正是!”趙正連忙推手,哈哈笑了起來,“可真是瀚海公?我等日夜企盼,  可總算見到瀚海公了!開城門,快開城門!”

    胡咄度微微仰頭,細細打量,卻見牆上那說話之人乃是一個白衣白甲的年輕人,倒是與傳聞中蒼宣縣侯的形象大相徑庭,他疑惑地看了看左右。

    “不是說蒼宣縣侯身高九尺,魁梧雄壯麽?”

    左右親衛遠在漠北,  所聽傳言也都是各路人馬消息匯聚,  隻知此次護送開樂公主西行的蒼宣侯,在隴右神兵天降,斷了吐蕃糧草獲封伯爵。想來必是百戰之身,傳聞說他九尺頂天,腳闊立地,吼一聲蕃軍當場震傷震死不計其數,雖有誇大其詞,但粗略形象總不至於是個奶油小生,可此時看去,不但那蒼宣侯沒有一丁點兒沙場征伐的豪氣,此時見了左部敦王,語氣怎麽反而有些諂媚?

    胡咄度的眉頭皺緊,暗道此人若不是浪得虛名,那便是胸有陰壑,不是個簡單人物,大意不得!

    那破舊的城門抖開了一蓬灰塵,  “嘎嘎嘎”地緩緩地打開。

    那白衣白甲的年輕人笑著奔跑而出,獨自一人直奔胡咄度而去,  左右親衛連忙策馬,  想上前攔住,胡咄度卻出聲喝止,翻身下得馬來。

    “瀚海公!”趙正穿著軍甲,長揖到地,“總算把你給等來了,我等被困數日,就巴望著回鶻援軍……”

    胡咄度的臉上舒展起笑容,回了一禮,“蒼宣侯言重了,吐蕃不自量力,深入漠北被蒼宣侯狠狠教訓,怕是回了河西,一想起蒼宣侯的英姿,便要夜不能寐啊!”

    趙正苦著一張臉,道:“言重了,瀚海公!此行全憑右武衛善戰,王長史運籌帷幄,  我便就躲在安戎軍城中,日日提心吊膽。”

    胡咄度暗吸一口氣,心道這人真不實誠,明明身負數次巨功,卻擺出一副窩囊模樣,麵上笑容卑微,眼神卻透著精明伶俐,演技倒是拙劣不堪。想來城中布防,不是為了吐蕃人,而是針對他胡咄度。當下暗哼一聲,此等雕蟲小技,不過是為了賺我入城!我且要看看,你要如何擺布?

    胡咄度有恃無恐,料定行事極為幹淨,趙正手裏沒有證據,不會輕易動手。待得糊弄一番,見過公主,確認公主還在,趙正沒有耍詐。等把他們哄出城去,此行千餘裏,路上總有機會抓他們的破綻,再讓結讚來一次輕兵突襲,大事便就可成。

    胡咄度一想到這,臉上的笑容也真誠了起來。

    “瀚海公……”趙正迎上前去,要去挽胡咄度手裏的馬疆,胡咄度連忙道:“這如何使得?”

    趙正卻不理,伸手一撈,道:“瀚海公乃大唐在漠北的支柱,我隻不過區區一縣之侯,鞍前馬後理所應當,還請瀚海公給個機會!”

    趙正不僅笑得卑微,說話也盡是一副討好的模樣,胡咄度當下便就心生厭惡,隻是不顯山露水,隻哈哈大笑,嘴裏道:“蒼宣侯折煞老夫了!”手裏卻大方地鬆開,“既是如此,就有勞了!”

    “正該如此!”趙正牽著馬在前引路,回鶻二十餘騎人馬下馬跟隨進城。眾人腳步移動,頭頂腐朽的門牆“颯颯”地落了一陣灰土。

    進得城來,胡咄度隻覺殺氣逼人,轉頭一看,就看見了城下全副武裝,列隊待命的右武衛弓手。大唐右武衛能征善戰,將士們各個膀大腰圓,亮晃晃的鎧甲直刺雙目。他們身負強弓拍刃,腰掛弓韜箭壺。靜悄悄地立在牆下陰影之處,臉覆麵甲,一動不動,端的是如嶽臨淵。

    再抬頭向上,城牆“唐”字軍旗下,大唐甲士居高臨下,持刃肅立,牆頭篝火繚繞起一蓬一蓬的黑煙,仿佛靜謐的空氣中傳來了濃烈的血腥味道和煮沸的油脂氣味。

    回鶻人分明感受到了強烈的壓迫感覺,他們不自覺地扭頭望向了城牆上下的大唐軍士。卻見牆上雖然糊過了新泥,可牆下那一處處、一塊塊、一條條暗紅發黑的顏色卻總是觸目驚心。

    他們仿佛能看見血流順著牆壁,嘩嘩地淌下,然後匯聚在牆腳,變成一灘灘幹涸的血池。據聞唐蕃雙方在安戎軍交戰,吐蕃在西北城角八百餘人攻城,陣亡過七成。六百唐騎棄城衝陣,斬殺無數,直追了吐蕃結讚茹本三十餘裏。

    若是換位思考,讓回鶻大軍攻城,在這處牆角,又要拋下多少具屍體?折損多少人馬?讓唐軍重騎衝進中軍,又能否抵擋?

    回鶻人收回目光,麵色凝重,互相看了一眼,然後默默地搖了搖頭。

    胡咄度若有所思,問道:“蒼宣侯,此戰右武衛傷亡如何?需不需左部調兵護送公主?”

    那邊趙正卻歎道:“此役原本不該如此慘烈,可東牆外,室韋人列陣威懾,不得不撥了一半人馬防禦東牆,這西北城角,我五百精銳盡失半數,可惜可歎。若是左部還有餘力,瀚海公可不能吝嗇!”

    “哦!”胡咄度嘴上掛著笑容,心裏卻咯噔一下,趙正說的輕巧,用五百人就擋住了蕃軍攻城,也不知是不是吹牛。

    趙正卻不理會,又道:“河西戰局千變萬化,右武衛來的一千二百步卒我都不敢留,生怕涼王殿下無兵可用。瀚海公,若是你手中有富餘,可得多多照料才是!”

    胡咄度原本出於客氣,隻順便提了一嘴,沒料到趙正打蛇順杆上,表現地如同一個蠢貨。他看了一眼趙正,仔細地讀了一番趙正的眼神,發現這人方才還覺得機靈,此時眼神裏怎麽又有了一種擔心和害怕。

    “蒼宣侯可是怕吐蕃人卷土重來?”

    趙正使勁地點頭,“大漠蒼涼,草原寬廣。從河西翻越合黎山,大軍行動也不過就半月時光。這條路太遠了,吐蕃人隨時可能出現。瀚海公,沒有你們左部護衛,我走的真不踏實!”

    這話說得到時誠懇,聽不出任何狡詐。胡咄度心道這人水也忒深了,不知他哪句是真哪句是假。當下不敢再說,怕被趙正帶進坑裏。

    眾人進了內城,隻見滿地殘垣斷壁。一隊黑衣黑甲的軍士正自搬運著磚石、碎土,混水打成濕泥,做成磚胚。

    “這是哪支隊伍?”胡咄度突然問道。

    趙正說:“這是涼州府軍。”

    胡咄度若有所思,“怎地府軍如今軍甲如此嚴整,看上去似是比右武衛軍甲還要嚴實厚重?”

    趙正打了個哈哈,“如今涼州被河西威脅,涼王殿下重建府軍,招的也都是平日裏沒打過仗的農戶。不瞞瀚海公,我趙元良也是被涼王殿下臨時拉來湊數的,承蒙涼王殿下錯愛,讓我來練涼州府軍,可我哪知道軍陣之事……”

    胡咄度笑道:“元郎,你過謙了!”

    趙正使勁搖頭,拍了拍身上的盔甲,“瀚海公你看,我這身五十餘斤,穿起累得慌。可又不能不穿。”

    說著他靠了過去,“家中還有美妻三位,可不能閃失。這些府軍哪個家中不是上有老下有小?我自鄉野而來,自是能多體量,是以職權範圍內,能給的就都給他們,能穿多重就給他們穿多重。”

    接著歎了一口氣,“原本以為護送公主是個美差,去了安西見了大唐老兵,交代了聖人的旨意便就作罷,回了涼州,多少能加官進爵一番。手下弟兄,也能有個好的前程。誰承想,人還沒到北天山,就被吐蕃人盯上了,要不是是右武衛,此時瀚海公怕是隻能給元良收屍了。”

    胡咄度聞言停下了腳步,臉色肅然地盯著趙正,這人怕不是把自己當成傻子?

    趙正走著走著,感覺身後沒人,一轉身,看見左部敦王的麵色不善。

    “瀚海公,可是言語中有何不妥?”

    胡咄度冷哼一聲,道:“蒼宣侯,適可而止!”

    趙正一臉茫然,眨了眨眼睛,“可是有得罪之處?”

    胡咄度認真地看著趙正,忽又從哪柳眉鳳眼中看到那兩隻眸子閃著淳樸、善良、無辜的光芒,一時間腦海裏一片混沌,禁不住地想要飛信一封,問問涼王殿下或是結讚茹本,這麵前之人,可是孤身深入吐穀渾,大破衛茹糧倉之人?

    “瀚海公……”趙正見胡咄度一時之間臉上表情變換,便輕聲呼喚道:“公主殿下受驚不輕,正自帳中等著呢!”

    胡咄度長出一口氣,甩了甩手,閉眼道:“蒼宣侯,一時想起些雜事,擾了心智,且莫要見怪!”

    卻聽一旁有人大喝,“幹什麽吃的!”

    胡咄度轉頭看去,隻見不遠處一堵矮牆後,一黑甲軍士正跪在地上,被個身壯力蠻的將佐用鞭子使勁地抽,兩人身旁倒著一架車,車上裝著的土磚碎了一地。

    “搬個磚都不會,你說你能幹點甚?”那將佐似是沒看見一行回鶻人,手裏馬鞭“啪啪啪”地急抽,直往地上那軍士的臉上打。那鞭子抽得又狠又急,直橫七豎八地在人臉上印了幾道鮮血淋淋的印記。

    “將軍饒命啊,將軍饒命啊……”

    那府軍兵卒一邊撕心裂肺地喊,一邊滿地打滾,那將佐卻不輕饒,抬起腳來就要往他身上踩!

    “住手!”趙正嗬斥道。

    那將佐聞言停了下來,抬頭看見了趙正,“侯爺!”

    “怎麽回事?沒見來了客人嗎?”

    那將佐連忙小跑,繞過了矮牆,慌慌張張地行禮。趙正卻一指身旁的胡咄度,“這是瀚海公,衝撞了小心你的腦袋!”

    那將佐連忙跪地,“瀚海公,某不是有意的!”

    胡咄度淡淡地道:“起來吧,發生何事了?”

    那將佐說道:“侯爺令我等修繕城牆,可進度仍然太慢。今日急了些,便動了手,不巧衝撞了瀚海公。”

    胡咄度“嗤”了一聲,看向了趙正,“修城牆?吐蕃人都走了蒼宣侯為何還要修牆?況且修城牆和泥又是為何?”

    趙正笑了起來,“瀚海公不知,開樂公主可厭惡這安戎軍的破敗了。和了泥去抹牆,那牆看上去不就光潔整齊了麽!”

    說罷,對著那將佐豎起了眉毛,“你且去了,管好手下,別再出來丟人現眼!”

    那將佐哪裏敢留,連滾帶爬地就拖著地上被打的軍卒往看不見的地方跑,一邊跑還一邊小聲地咒罵,“瀚海公來了你也不知會一聲,你讓老子難受,你看老子怎麽整治你這廢物!”

    聲音雖小,但也就隔個七八尺,胡咄度是聽得一清二楚,皺著的眉頭漸漸的舒展而開,最後竟是笑了起來,心裏暗道這蒼宣侯諂上的功夫倒是舍得下本。

    這心裏是越來越厭惡眼前這人了。

    “蒼宣侯,當初你是如何去的吐穀渾?怎麽就斷了吐蕃的糧道?”胡咄度搖著頭,一半戲謔,一半八卦。

    趙正老老實實地準備口無遮攔,“此事說來話長!瀚海公,咱邊走邊說。”

    胡咄度點點頭,伸手示意,讓趙正帶路……

    話說去歲河西打仗,安郡王運籌帷幄。忽一日,敵後探馬回報,說是衛茹兩萬精兵馳援隴右,於百穀城建糧倉一座。彼時涼王殿下正自揮軍西進,無暇顧及。當時情形異常凶險,若是讓衛茹援軍抵達前線,左武衛在石堡城勢必全線崩潰。還得說,安郡王英明神武,兵出奇策,派出軍中熟知吐穀渾、吐蕃風土人情的中軍鷹揚郎將梁珅領二十騎人馬深入敵後,火燒蕃軍糧草……

    “等等等等!”胡咄度一擺手,這不對,領軍之人不是你趙元良麽?

    趙正張大了嘴,尷尬一笑,“我哪有那般本事啊!?去河西之前,我隻不過是一裏之正,軍陣之事,看都沒有看過!”

    胡咄度一想也是,雖然線報有限,但對於趙正的出身,大體還是知道的。隻不過這件事影響甚大,當事人說的又與傳聞全不一致,心裏頓時便來了興致。

    “那為何……”

    趙正洞悉了他的表情,道:“瀚海公是問為何首功記在區區身上?”

    胡咄度不言語,隻點了點頭。

    趙正看了看左右,又看了看前後,見四處沒有唐軍人馬,便附身過去,“全憑一記霹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