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是對是錯且不論,當靶子卻不行

字數:5843   加入書籤

A+A-


    達念從小就跟著自家的長輩學過一些高原醫藥,對雪區草藥、高原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與方法。聖人的痰疾複發,多少也與她學的有些關係。趙正拿她出來搪塞,再好不過。
    趙正穿好朝服,與趙金玉一道回到待漏院。
    兩人離開的這段時間,待漏院裏可謂是風聲鶴唳。關係到聖人安慰,朝堂更迭,朝臣中有些關係知道內情的,都紛紛三緘其口。剩下一些人,則紛紛揣測。監門衛關閉了永春門,穿甲執銳的軍卒封鎖了進出的通道。被封閉的待漏院裏,頓時謠言四起。
    直到看見了趙金玉,眾人才停止了討論,一窩蜂似地圍將上來,將趙金玉堵了個水泄不通。
    “趙相,可是洛陽生變?”
    “是啊,安國公!潼關眼下誰在鎮守?兵力幾何?能否抵擋?”
    趙金玉一臉茫然,望著眾臣,一時不知該如何辟謠。怎麽才走這幾刻鍾,朝中議論的都已經是南轅北轍了?
    趙正壓了壓手掌,實話實說:“並非叛亂,實乃聖人痰疾複發,現已安然無事了。”
    “聖人舊病複發,關城門作甚?”一人高聲問道:“蒼宣侯,你莫要誆騙我等。古來軍中生變,都城定是要閉門防亂的。”
    “其中關係複雜,此時不便多說。”趙金玉想息事寧人,道:“諸位稍安勿躁,聖人需要靜養,今日朝會取消。一會我便令監門衛打開城門,無須在兩省坐班的諸位大臣,自可離去。”
    眾人這才放下心來,門下中書兩省官員自有事務處置,各府各衙仍要出城辦公。聽說朝會取消,再呆在待漏院也無事可做,便將呈表遞交省衙之後,紛紛拱手告辭。這些奏表經門下省審核後,將發與中書,中書舍人整理成卷,最後會遞交聖人跟前。得到批示後,再由中書發回門下,門下審核合乎規製法度,該擬旨的發回中書擬旨,擬旨完畢後呈交聖人簽字畫押,而後中書蓋印發回門下,門下收到簽字蓋印後發給尚書省,由尚書省完成執行環節。若是無須擬旨的,則由門下直接轉遞尚書省各部。
    這是一套看似較為完整的政務處置程序,但實際上眼下的朝堂,自從林仲辭相後,鄭西元牢牢掌握了中書、門下、尚書三省,處置程序也有許多不同,此處暫且不表。
    話說明年便是恩科,各世家子弟能入仕的都在躍躍欲試,地處偏遠的寒門士子也幾乎都在開春後啟程,往長安而來。這是興慶朝最大的一次恩科,規模也遠超過去的五十年。鄭西元如今要重建大唐官僚體係,特別是文官體係,大量的青年才俊將充斥到從基層到朝堂的體製內來,用以消弭長期戰爭導致的武官擅權的局麵。鄭西元盼望能以此方式來壓製武官集團,使得正唐帝國回歸到正軌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