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下

字數:8101   加入書籤

A+A-


    金江軍左翼軍陣一動,從蠻族陣營中立馬殺出援兵,準備破金江軍左翼。
    蒙古的輕騎兵,猶如蒼蠅一般。
    騎藝嫻熟,讓金江軍騎兵追趕不少,往往蒙古騎兵隊列整齊劃一的轉向,就能甩開金江軍騎兵。
    雖然無力對金江軍造成傷害,卻讓各營不敢妄動。
    騎兵營總花眼氣的大罵。
    老奴等著金江軍的中軍變動。
    隻要金江軍中軍一動,數萬人就會亂起來,就是他發起總攻的時候。
    左翼陷入僵局,右翼被蠻族輕騎兵纏繞,唐清安思考著。
    根據各處傳來的軍報。
    蠻兵的傷亡遠高於他。
    目的就是為了攻到朝鮮軍陣前,以擊潰朝鮮軍,而動搖他左翼軍陣。
    他事先就想到了這點,因此不管是朝鮮軍,還是國內援軍,都布置到了後方。
    可他沒想到。
    老奴這麽決然,完全不顧傷亡。
    如果老奴的目的沒有達成,就現在老奴軍隊的傷亡,對他也是傷筋動骨了。
    雖然沒有大軍壓上,已經是孤注一擲。
    這一擲。
    又剛好是擲到了金江軍的胸口上。
    唐清安眉頭緊皺。
    此時。
    右翼來了一名騎兵,帶來了武震孟的請求。
    要求把中軍的騎兵調去右翼,因為武震孟認為蒙古騎兵戰心不強,可以退之。
    “哈。”
    唐清安笑了。
    老奴失算了一著。
    他小瞧了自己的大將們。
    眾人都以為他的軍事才能天馬行空,猶如羚羊掛角一般無跡可尋,因此隻看到了他。
    其實。
    他手裏的將領們,才是成長最快的。
    隻不過被他的功績所掩蓋了,沒有發揮出該有的光芒。
    章毅接到了將軍的號令,沒有絲毫的猶豫,即帶領手下千餘騎兵,趕去配合右翼,圍困蒙古輕騎兵。
    如此這般。
    合計四千的金江騎兵,以四百騎為營,四麵八方的開始圍困蒙古的輕騎兵。
    金江騎兵。
    裝甲,戰馬,武器都不弱於蠻族騎兵,所以蒙古輕騎兵一時間感受到了壓力。
    再也不如先前那般輕鬆肆意。
    朱秀動了。
    主動收縮了防線。
    隨著他的調動,八十餘個軍陣,一個軍陣四五百兵,都緩緩的行動了起來。
    雙方陷入了激戰。
    不少金江軍被蠻兵射傷,彭大海營和蠻兵廝殺的最激烈,傷亡也最慘重。
    把總韓勇被流失射中了喉嚨,哨官鄭昂也被射穿了右臂,軍官都如此,可見士兵的傷亡。
    鄭昂的大哥就是鄭剛,兩人去年在遊擊區立功,結果沒幾個月,大哥就被去掉了軍職,調入軍校做教官。
    為了洗刷這份恥辱,他在軍中奮勇殺敵,這回同樣不落於人,哪怕右臂抬不起來,仍然堅持作戰。
    他手下的士兵受其鼓舞,紛紛踴躍殺敵,一步不退。
    阿吉嘎渾身是血。
    眉毛擋住了額頭留下的血跡,他不敢用手去擦,隻能狠狠的甩頭,把臉上多餘的血水甩出去。
    《逆天邪神》
    不管金江軍多少人,他麵前的隻有一人,他的士兵麵前的也隻有一人。
    衝。
    以命換命的突入。
    而蠻族重騎兵已經陷入了廝殺,不複前番的速度,已經無奈的分成了數隊,各自為戰。
    或繼續左衝右突,或被金江軍纏上。
    阿吉嘎明白,步兵不能繼續糾纏了。
    該放棄的就要放棄。
    他親自率領自己的老兵,順著騎兵趟開的血路殺了進去,直衝前方不到一裏的朝鮮軍軍陣。
    而隨著他的突入。
    留下來的蠻兵漸漸被金江軍合圍,被分割了開來,陷入了包圍圈。
    朝鮮軍軍陣,靠著金江軍的支援,已經抗住了一波蠻族重騎兵的攻擊。
    剛站穩腳跟,又迎來了蠻將阿吉嘎。
    盧順義,高金權,柳以全三人,都是原義軍將領的後代,不比朝鮮其餘衛所軍。
    本來前番靠著隨朱將軍攻破得利贏城,才獲得了些許尊重,沒想到這會被當做了軟柿子。
    可是軟柿子就是軟柿子。
    盧順義三人不想當軟柿子,他們手裏的朝鮮兵卻怕死,不敢直麵死亡。
    當阿吉嘎率領五百餘人突入到此地的,明明隻有五百人,卻猶如狼入羊群。
    朝鮮軍一處潰,則處處潰。
    虧了盧順義,高金權,柳以全三名主將,前番有金江節度使的保證,後又跟隨朱秀大將作戰。
    不管是為了自身的前途,還是兩軍的信任,三將都努力的穩住各自的軍兵。
    後方是己方的城池,左右都是金江軍,三人拚命維持朝鮮軍不至於大潰。
    並沒有像阿吉嘎認為的一觸即潰,讓他內心揪起。
    陳凱武見狀,親自領兵來支援。
    雙方從北至南,一時間廝殺陷入了僵局。
    ……
    老奴麵色難看了起來。
    蒙古軍畏戰,漢軍更是頓步不前,隻有自己的蠻兵奮勇向前。
    打硬仗。
    就是靠的一鼓作氣,打下對方的士氣,然後一路勝之。
    這是做不得花招的。
    雖然他的戰術並沒有錯,可是一則沒有想到金江軍左右翼大將指揮有序,又有金江軍死戰不退。
    他親眼看到自己不少騎兵,一個不注意就被步兵中探出來的鉤子拉下馬,然後沒有蹤影。
    不光是金江軍士兵成長了起來,連將領也具有了大將之姿。
    五萬打十餘萬。
    還是攻擊方,靠的就是以勇猛壓垮對方的士氣。
    如今陷入了僵局,局麵就是對自己不利。
    “父汗,派我去支援阿吉嘎。”
    塔拜沉聲說道。
    老奴沒有辦法,同意了六子的請戰。
    目前勝利的契機,就是壓垮朝鮮軍,以鬆動金江軍大陣,然後全軍壓上。
    “你領我的巴牙喇去。”
    老奴說道。
    塔拜感到了壓力。
    父汗指望著他。
    塔拜重重的點頭,領著五千老奴親衛,殺入了戰場。
    ……
    “李道信。”
    雙方都知根知底,站在高處的令官,立刻派人告訴中軍,老奴派了親衛騎兵。
    收到軍情後,唐清安立馬喊道。
    親衛營營總李道信。
    “你帶領我的親衛營,去支援左翼,對抗住老奴的巴牙喇。”
    李道信聽到節度使的軍令,毫無畏色。
    親衛營。
    哨官萬三,領著毫無懼色的一群初生牛犢的隊長們,李如靖,徐聚費,趙學顏,潘馴,葛世峰等。
    雙方都殺向了左翼。
    唐清安視線看向了北方,越過了老奴的高台,看向了清河。
    老奴戎馬一生。
    但並不是神人。
    不管是偷襲撫順,還是薩爾滸之戰,乃至後麵的奪取遼沉,都是以多打少。
    薩爾滸之戰,周軍和朝鮮軍雖然兵多,但是分了數路,被獲得情報的老奴,率領六萬軍分而殲之。
    各路都被老奴以多打少。
    而攻打沉陽則是守軍出城浪戰,浪戰不提,守城的兩位總兵還是先後而出,又被一一殲滅。
    遼陽的守軍,不知道沉陽失陷,派出去支援沉陽,同樣又被一一殲滅。
    然後沒有多少守軍的沉陽,遼陽被蠻族破城。
    金江軍的士兵,將領,給了唐清安信心,現在隨著戰局的變化,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心。
    這一回。
    他要取老奴的性命。
    ……
    北鎮。
    李達祖躲在府中,連日喝酒。
    蠻族不攻隻圍。
    已經三月餘了。
    錦州的援兵未知,錦州的援兵去打複州,蓋州,然後打海州,想要以此逼回蠻族。
    李達祖滿嘴酒氣,想到唐清安,露出鄙視的目光。
    他犯了大錯。
    首先就不該信任友軍,不管是史鼐,還是唐清安,都是靠不住的狗東西。
    他這些日子,到底想明白了。
    唐清安這小子就聰明的很,就從來沒信過他們,沒有信過友軍。
    前番說五年平遼,什麽東西路大軍齊發,夾擊蠻族使其首尾不能兼顧。
    都他嗎是放屁。
    都是忽悠人的。
    遍觀唐清安出海五年來,什麽時候指望過友軍配合?都是他自己孤軍作戰。
    不管是如何困難,都沒有指望北鎮,錦州出手援助過。
    最危險獨守金州時,也沒有把希望放在北鎮軍,錦州軍上麵。
    求援信都沒有發過。
    收複鎮江,建立遊擊區……
    連計劃都沒有透露。
    而自己一把年齡,卻比年輕人都看不穿。
    前番自己指望史鼐沒指望上,這回竟然還沒學乖,還是指望友軍。
    自己真他媽夠蠢的。
    北鎮被圍困前,就不該把軍屬家卷收入城中,至少送入錦州才是正理。
    如今北鎮糧絕。
    軍紀徹底敗壞,而城中又都是軍屬家卷,更導致了軍隊各部內訌,甚至拔刀相殘。
    現在別提突圍,他連軍士都無法輕易指揮。
    “唐清安,你小子到底是隻想著擴大地盤,還是真想著救我?”
    李達祖丟掉了空酒壺,喃喃自語道。
    北鎮是他們李家的家業。
    傳承百年。
    想到此節,李達祖痛不欲生。
    城外。
    皇台吉再也按捺不住,下令全軍攻城。
    雖然知道再繼續等下去,北鎮將不攻自破,可是他真的等不了了。
    父汗隻有五萬兵。
    不讓他回軍,卻要求他必須奪下北鎮,皇台吉如何能不知道父汗的用意。
    蠻族沒有禮儀。
    更沒有什麽傳嫡之說。
    沒有威望和實力,是做不了大汗之位的。
    蠻族剛建國不久,都是驕兵悍將,各貝勒又掌管著各旗。
    自己隻領鑲白旗,論實力並不出眾,二哥可是掌管兩旗的。
    這是二哥從小跟隨父汗征戰一生得來的。
    於情於理。
    父汗都不可能下令剝奪二哥的兩旗。
    更何況如今蠻族更要上下一心。
    如果自己沒有打下北鎮的威望,哪怕是父汗之命,也是不能服人的,說不得父汗直接傳位給二哥。
    皇台吉看著北鎮。
    堅定了一定要打下北鎮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