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姻親

字數:7659   加入書籤

A+A-


    “不見,不見。”
    李達祖長子李長鬆,聽到賈府率領陳德言上門,憤怒的喊道。
    “跟我打出去。”
    下人們麵麵相覷,不敢亂動。
    誰都不是傻子。
    錦州保齡侯史鼐不敢支援北鎮,令錦鄉侯府氣憤,但是史鼐的理由也讓人無法指責。
    他兵少且都是新兵,打過不蠻族,又負責錦州,把守京師的門戶不敢有失。
    所以哪怕北鎮被破,雖然有怨言,但是並沒人彈劾他。
    可金江鎮平遼候唐清安不同。
    率領十餘萬金江軍,國內援軍,朝鮮援軍三部大軍,在榆林大敗蠻族老奴。
    證明了其軍隊的戰鬥力。
    金江鎮有船。
    明明可以救援北鎮,卻選擇收複複州,蓋州。
    因此有人說金江鎮節度府平遼候唐清安,為了擴充自己的地盤和勢力,所以放棄救援北鎮。
    此言論獲得不少人的認同。
    李長鬆更是認定如此。
    “混賬!”
    錦鄉侯府二老爺,大老爺李達祖之弟,大聲嗬斥了李長鬆。
    李長鬆不服的看向二叔。
    二老爺看到兩眼通紅的李長鬆,沒有再指責他,而是歎了口氣,十分的傷感。
    “長鬆。”
    聽到二叔歎氣,李長鬆冷靜了下來。
    有些事。
    為了保持門楣,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是快意恩仇,還是為了自家前途,做出更加有利的選擇。
    李長鬆不是短視之人,相反還很聰明。
    他不光和賈府的人有交情,還和陳德言在酒局上喝過酒,並不因為其身份低微而冷落。
    “去請他們進來。”
    錦鄉侯府二老爺命道。
    賈赦,賈珍,陳德言,錦鄉侯府二老爺,李達祖長子李長鬆。
    五人坐在大廳。
    錦鄉侯府的管家,親自帶人奉上茶水,然後又領著人退下,大廳裏一時間安靜了下來。
    陳德言人微言輕,賈珍雖然襲了爵,但是輩分低,因此賈赦出麵,和錦鄉侯府二老爺溝通。
    《極靈混沌決》
    李達祖長子李長鬆,冷冷的看著賈府的人,以及金江鎮的人。
    “哼。”
    李長鬆聽到賈赦為人做媒,想要迎娶自己的三妹,當然知道其意圖,冷哼一聲。
    賈赦,賈珍都麵露尷尬。
    錦鄉侯府二老爺,回頭看了眼李長鬆。
    二叔的不快,讓李長鬆低下頭。
    錦鄉侯府節度使剛犧牲,賈赦和賈珍就上門提親,他們難道不知道不合情理嗎。
    當然知道的。
    可是如今京城的局麵對唐清安頗為不利。
    他是打了大勝仗。
    越是這般。
    朝廷越要開始製衡他了。
    突然而來對唐清安的彈劾,不能說背後沒有人示意。
    即賞且壓。
    然後派官員去治理金江鎮,甚至恢複遼東都司衙門,這都是不可預知之事。
    如果文臣,勳貴言論仍如此惡化下去,那麽朝廷當然就可以順應民心。
    順理成章的派官員去金江鎮,更或者重新建立遼東都司。
    這都合情合理。
    唐清安沒有理由拒絕。
    所以不管是金江鎮在京城的奔走陳德言,還是唐清安的嶽家賈府,都不能放任這些言語繼續下去。
    錦鄉侯府雖然不如賈府一門兩國公的門楣,但是百年來親舊不比賈府弱。
    北鎮破了,錦鄉侯府在國內的關係網還在。
    如果苦主也把矛頭指向金江鎮,那麽將會讓這股流言變成輿論,後果不可預料。
    形成了這股輿論,大勢之下,朝廷占據大義,金江鎮有什麽理由反對。
    因此。
    賈敬做出了應對。
    讓賈赦,賈珍代表寧國府,榮國府,為金江鎮平遼候節度使唐清安的二弟。
    劉承敏劉總兵,做媒婚事,求取錦鄉侯府家的小姐。
    不論是此人的背景,還是如今的職位,都夠得上錦鄉侯府門楣。
    錦鄉侯府會拒絕嗎?
    陳德言問過賈敬。
    賈敬笑了笑。
    陳德言到底不是勳貴,不懂勳貴的心理。
    在勳貴家中。
    任何事都比不上保持家族門楣的重要,家族任何人,都要為此祖宗之事而犧牲。
    “劉承敏總兵,作戰勇猛,指揮有度,我大哥常誇此人乃大將之才,未來前程不可限量。
    本就有這份心思在裏頭,不過礙於局勢無力顧及,引以為憾事。
    如今恩侯主動上門做媒,賈府兩門作陪,為了大哥的遺願,我做主同意此門親事。”
    錦鄉侯府二老爺看向賈赦。
    此人和他平輩,因此兩人是決定此事的決策人。
    大哥喪禮還未辦完,就開始商談府裏的親事,錦鄉侯府二老爺當然知道太過著急。
    可是正是如今,才能換來個好交換。
    賈赦聽完,麵露喜色。
    錦鄉侯府這麽輕易的答應這門親事,既讓人意外又符合情理。
    和前番賈府一般。
    賈府失去了節度使之位,雖然光有門楣,可是沒有實力,年年走往下坡。
    反而要主動借助拉攏外力,才能勉強拉住下滑的門楣。
    錦鄉侯府沒了北鎮,失去了根基,兩年裏可能還熬得住,那麽三五年後呢。
    能壓製內心的不快,選擇最有利的條件,錦鄉侯府二老爺是個聰明人。
    “隻是我大哥死於蠻族,此仇此恨必當報之,我侄兒李成春,想要去金江鎮投奔平遼候,為父報仇,不知平遼候可願意?”
    聽到錦鄉侯府二老爺的話,賈赦,賈珍皆看向陳德言。
    錦鄉侯府二老爺,和李長春的視線,也隨著賈赦,賈珍落到了陳德言身上。
    “我代表平遼候承諾,未來三年裏,金江鎮將全力協助錦鄉侯府奪回北鎮。”
    陳德言堅定的說道。
    “好。”
    錦鄉侯府二老爺,要的就是這個承諾。
    隻要金江鎮願意幫助錦鄉侯府恢複北鎮,什麽事都可以不管不顧,甚至讓人笑話。
    能打敗蠻族,且打敗過蠻族的。
    這些年來隻有金江鎮。
    錦鄉侯府把寶壓在了金江鎮,而不是朝廷。
    至於外人看笑話,那就看好了。
    幾人把事情敲定。
    不過到底錦鄉侯府還在辦喪事,因此下聘一事將延遲,不過這等承諾是無法違背的。
    不然那就是不死不休的仇恨。
    錦鄉侯府不怕金江鎮違背諾言。
    不提賈府會不會同意,勳貴世家皆會敵視金江鎮。
    遼東乃邊地。
    沒有國內的物資和支援,三五年下來,隻會經濟崩潰。
    李長鬆得二叔之命,親送幾人出門。
    在門口,陳德言轉身看向李長鬆。
    “鬆爺,前番的舊事不提,以後請看我金江鎮是否盡心盡力,如果有不滿,下次見我直接唾我一口。”
    連姻親都結了。
    李長鬆當然不會再做惡人,平白傷害兩家的感情。
    長歎一聲。
    “我父新喪,因此失禮,還望陳兄海涵。”
    幾人寒暄一番才告別。
    解決了苦主。
    金江鎮和錦鄉侯府結親之事雖然沒有對外宣傳,可是當賈府一係,錦鄉侯府一係。
    兩家的關係網開始發力起來,勳貴中指責金江鎮的聲音漸停。
    沒有多久。
    開始有勳貴為金江鎮辯解。
    “各位通過事情的結果來看,豈不是大大的謬論。
    金江鎮和蠻族大戰未塵埃落定之前,誰能保證金江鎮一定能勝?金江鎮都不敢如此自付。
    為了這番大戰,金江鎮拉動了所有的力量,動用了朝鮮援軍,等去了國內援軍。
    如此才敢和蠻族大戰,可見其戰前也是信心不足。
    如今戰勝了蠻族,有人因此認定金江鎮之跡象是不對的,那為何戰前不說?”
    王家九省統製王子騰對外說道。
    連錦州的史鼐,也開始為金江鎮說話。
    如此這般下來。
    勳貴中的局勢反而逆轉了過來,大多都開始為金江鎮說起話來,認為朝廷該大賞。
    勳貴就是蛀蟲。
    劉一儒直接向同僚們恨恨道。
    文官們同樣心裏氣憤。
    武將需要製衡。
    如今正是極好的機會,本來形勢大好,朝廷可先安慰金江鎮一番,然後順理成章的派官員去金江鎮。
    朝廷當然也可以強硬的派官員去金江鎮。
    但是金江鎮就能對外說自己受到了委屈,反對朝廷分權金江鎮,理直氣壯的說會導致延誤戰機。
    說來說去。
    金江鎮孤懸海外,和朝廷不接壤,形勢對朝廷極為不利。
    而朝廷數年來又沒有管理遼民。
    給了金江鎮做大的機會。
    朝廷想要一個聽話的金江鎮,而不是叛逆的金江鎮。
    那麽為了達到前者的目的,就需要各種手段,而不是直接掀桌子,猶如前番收複北鎮節度府一般。
    朝廷如果事事都用掀桌子的手段,那才是亂彈琴。
    掀桌子是最後的辦法。
    五年平遼。
    金江鎮的承諾,還在桌子上。
    “史鼐要動一動了。”
    璠皓提議道。
    劉一儒雖然和璠皓不是同路人,但是在打壓勳貴一事上,卻都是一致的堅定。
    不過這番璠皓的建議,劉一儒卻不同意。
    璠皓沒有理會劉一儒,直接寫奏疏上奏太上皇
    史鼐和金江鎮關係太近。
    錦州背靠山海關。
    朝廷對錦州的控製力不低。
    “保齡侯史鼐,任遼東經略以來,耗費朝廷數千萬物資,卻無半點成效,反而丟失北鎮。
    現撤回史鼐遼東經略之職,回京城敘職等待核查,不可延誤速速歸京。”
    這條公文下來。
    史鼐還沒多大怨氣,在山西,陝西正和王子騰扳手腕的忠順王,卻憤怒的掀了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