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這是什麽‘藝術’圖騰

字數:4120   加入書籤

A+A-




    房間裏開著音樂,兩人隱隱約約聽到消息提示音,但沒有停下來。
    林晚懷疑李彥辰是不是有那個什麽疾病,大概症狀——無休止。
    想到自己不也很喜歡,她覺得自己可能也被傳染了那個疾病。
    雲巔之上稍息片刻,林晚一本正經:“不然抽時間看看心理醫生。”
    如此氣氛下,林晚的話便顯得非常突兀,而且讓李彥辰一頭霧水。
    “什麽?”
    “不正常啊,下午禦水灣的太太們說他們現在一個月都沒兩次……”
    李彥辰懂了,原來是這事。
    “你覺得有病?我問過了,這很正常,除去特殊時期,也就1.5天一次吧。”李彥辰當然不會承認自己是個什麽患者:“他們不正常。”
    林晚喔了一聲,靜靜躺了會兒,然後蹦起:“剛剛是不是有人給我發消息,我看看。”
    半小時前,黃阿姨。
    她穿好衣服:“下去吃烤梨,我讓阿姨做的,居然忘了。”
    李彥辰梳整了下和林晚一起下了樓。
    烤梨溫在煲湯鍋裏,加上室內地暖全開,溫度較高,林晚掀開蓋子的時候冒著熱氣。
    吃完夜宵,林晚來了精神,她拿出針線,準備在三條圍巾上縫上名字和花,用來區分。
    黃阿姨見太太親自做針線活兒,好心說讓她來,但林晚說不行,自己縫的才有意義。
    於是黃阿姨自己坐在沙發上勾起了拖鞋,李彥辰投屏了一部電影。
    圍巾是咖色的,林晚放平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在那裏縫上名字,不影響圍巾原本的樣子。
    她腦子裏浮現了很多畫麵,比如李澤楷名字旁繡一朵梅花,李澤新名字旁繡個四葉草,李澤軒名字旁繡朵阿弗雷,沒有什麽特別的寓意,林晚隻是單純地覺得這些花縫起來簡單。
    她甚至腦補出了繡完後的樣子,肯定能為圍巾增色。
    然而現實沒她想的那麽簡單。
    一個楷字,她來來回回拆了五遍,最後煩了。
    “李彥辰,為什麽給孩子娶這麽難寫的字?”
    李彥辰無辜躺槍,他癟了癟嘴:“是我哥哥跟嫂子取的啊。”
    “太太,要不要我幫你?”黃阿姨再次自告奮勇。
    “沒事,阿姨,我再試試。”林晚不是輕言放棄的人,征服不了鍋鏟,一根小小的繡花針還征服不了嗎?
    又磨了二十分鍾,一個字終於繡好,加上一朵梅花,她給李彥辰看了看。
    “這是什麽藝術‘圖騰’?不過手工做的記號不可能一樣,確實可以區分。”
    林晚:……
    加什麽不過,還不是說她繡得難看。她收起圍巾,藝術家的作品都很抽象的,開始下一條。
    “對對對,我段子裏看過那些畫家的作品,價值連城,都看不懂呢,越看不懂越好。”黃阿姨連忙說。
    林晚衝黃阿姨笑了笑。
    三條圍巾折騰好時,已經到了半夜,林晚打了個哈欠回房間休息。
    第二天早晨,女人睡到了自然醒,李彥辰則準時去了辰鑫。
    不在禦水灣,林晚覺得安靜了許多。
    禦水灣的太太們九點的時候去李家才發現家裏沒人,於是大家在群裏發了消息,得知林晚在學校旁邊。
    群裏無數個歎氣的表情包。
    林晚立即打了一針雞血:一大早的開心點呀,沒準周末我就回去啦。
    於是,扭動、爬行、蠕動……的表情表重新占據了太太群。
    這些闊太太能有什麽壞心思呢?她們隻是孤單寂寞冷,想找個人傾訴啊。
    黃阿姨知道林晚在家時有睡懶覺的習慣,特意早飯做晚了些。
    一鍋地瓜粥,配上醬黃瓜,地瓜是禦水灣的劉阿姨自己種的,醬黃瓜是何阿姨自己醃的。
    吃完早飯後,林晚決定找點事情做做,她想到了瀾村時和李彥辰討論過的農業研究基地,於是讓黃阿姨陪自己去附近的村莊看看。
    聽聞要去鄉下,黃阿姨片刻不停地拿來布包,在市裏做了十幾年的阿姨,雖說沒錢也住著大別墅,可是她最喜歡的還是鄉下的空氣。
    “出發吧太太,對了,是不是要一天,我用保溫杯裝點吃的,再帶點小零食和水。”黃阿姨那架勢讓林晚以為她們是要出遠門。
    林晚握著阿姨的胳膊:“阿姨,別忙活啦,就算村子裏沒地方吃飯,我們到鎮上,鎮上應有盡有。”
    “稍微帶一點點。”黃阿姨裝了一些玉米段,拿了兩瓶礦泉水。
    林晚選擇了最近的村子——東相。
    東相距離芸城市區六十公裏,導航顯示它四麵環水,東相盛產各種瓜果和水產。
    可以說一年四季都別有特色,這個季節的脆桃就是一絕。
    林晚開車,黃阿姨坐在副駕座。
    她看向車窗外,眼睛泛紅,以前除了自己老家,在芸城她的活動範圍以禦水灣為中心,直徑10公裏內。
    她沒想到林晚來了後,她能和主人一起出門。
    “黃阿姨,前麵就到東相大橋了噢,這座大橋橫跨東相湖,橋長四千多米,橋寬12米,隻可通車,行人不可以下車過橋……”
    “霧蒙蒙的,像仙境似的。”黃阿姨感歎。
    過了東相大橋就是東相村,林晚直接導航到了村子口。
    不同於瀾村,長相村口是一個很大的石碑坊,三個門,石碑坊兩側是兩棵迎客鬆。
    車子靠路邊停下,林晚挎著相機和黃阿姨步行進村。
    沿著主幹道,兩邊都是兩層小樓,青瓦白牆,配上傳統中國院子,暗紅色院門敞開著,穿過拱形門可以看見院子裏悠閑曬太陽的老人。
    “這個村子真漂亮。”黃阿姨感歎。
    如果說禦水灣是一種奢華的美,那東相便是一種古色古香的美。
    “阿姨,你站在這裏,我給你拍幾張照片。”
    黃阿姨有些不好意思:“太太,我都一把年紀了,拍了也不好看。”
    “我能把你拍得美美的,就這裏,來呢。”
    黃阿姨有些害羞地站在了柿子樹下。
    林晚拿起相機,捕捉了幾張照片,繼續往村子裏走。
    導航顯示的田地在主幹道盡頭,步行大概要半小時。
    “媽媽,這個姐姐好漂亮,怎麽這麽眼熟呀?”忽然一個在路邊玩的小孩子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