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黃金一代

字數:4734   加入書籤

A+A-


    燕大數學係‘黃金一代’,哪怕過去了這麽多年,依舊在燕大被津津樂道,頗有一種‘哥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依舊流傳著哥的傳說’。
    燕大數學係‘黃金一代’,並非是指一屆,而是指2000年前後進入燕大數學係學習的學生。
    這裏麵包括了許晨陽、朱歆文、惲之瑋、張偉、肖梁、袁新意、宋詩暢等!
    許晨陽,981年生於山城,1998年入選川省數學代表隊參加冬令營決賽獲CMO金牌,並入選1999年國家數學集訓隊,獲得IMO金牌,並報送燕大數學係,2004年獲得燕大碩士學位, 之後前往美利堅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今年獲得該校博士學位,消息傳回燕大,還引起一陣熱議。
    畢竟普林斯頓大學,對於數學專業的學生很特殊,因為在很多學生眼中,普林斯頓大學數學係是世界數學數學聖地,是無可爭議的NO.1!
    而許晨陽,僅僅用了四年時間,就從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實力之強悍可想而知。
    朱歆文,高中獲得CMO金牌並入選國家數學匹克集訓隊,2000年進入燕大數學係,2004年以優異成績本科畢業後赴加州伯克利分校留學。
    惲之瑋,從進入燕大數學係至今,都是被稱為‘瑋神’,燕大未央BBS校園論壇有一篇日誌《天才輩出的數學江湖:惲之瑋大神及神上之神》,給每一個燕大的學生留下一個超強的燕大學神的形象。而惲之瑋也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學神’的稱號, 小學四年級就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獲得了《小學生數學報》競賽及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複賽一等獎,初中之時他就獲得了國家、省級數學競賽的六個一等獎。
    因為在數學上的超強天賦,惲之瑋入選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華夏國家集訓隊,並斬獲了滿分金牌,當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計82支代表隊、461名選手,也就4人獲滿分,而惲之瑋是當年華夏隊唯一獲得滿分的。
    後來名傳天下、爆紅網絡被稱作為‘燕大掃地僧’的韋冬弈,模板就是惲之瑋。
    而惲之瑋表現無疑更盛一籌,在燕大期間,數學專業課19門100分、7門99分,2004年畢業後他就前往美利堅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目前,關於惲之瑋的消息,總是會時不時的漂洋過海,在燕大引起一陣陣討論。
    張偉,被譽為‘從大山裏走出的數學家,一封自薦信改變命運’。在小學時候,在大山之中的張偉就獲得了全國小學數學競賽一等獎。後來,張偉考上大竹縣中學,此間參加全國數學物理化學競賽,輕鬆拿一下一等獎,然後老師告訴張偉,學校曾經有同學也因為獲得一等獎被蓉城七中錄取, 希望他也能去試一下,而蓉城七中則是川蜀最好的高中之一。
    張偉便懷著試一試的心態寫了一封自薦信,結果成功地被蓉城七中錄取,成為該年該校招收的五名外地生之一。而在榕城七中,獲得了2000年保送燕大數學係的資格,2004年燕大畢業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深造。
    這一批燕大數學係‘黃金一代’,不僅僅是至今燕大數學係最強的一代,引起全國數學界的關注,出國留學後也引起了世界數學界的關注。
    正如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張壽武在今年所做出的評論說:“張偉、袁新意、惲之瑋、朱歆文等,他們可能不像陶喆軒那麽聰明,不是天才,但他們可以對數學作出劃時代的貢獻。他們合在一起,應該是華夏數學的未來,他們肯定會做得很好。”
    同一個時代、從同一所大學中同時走出這麽多天賦異稟的數學家,實屬罕見。燕大數學係‘黃金一代’已成為頂尖的學者、專家,肩負著華夏數學的希望。
    劉一辰希望自己這一批,通過自身的努力,日後也能夠被譽為燕大數學係‘黃金一代’,媲美前輩,甚至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不是讓前輩們專美於前。
    這也是劉一辰為什麽願意參加這個數學學習小組的緣故,一個人好並不是本事,讓周邊的人同樣變得更好,才是真正的本事。
    而數學這東西太講究天賦,天賦不夠其實天花板是很有限的,所以是貴精不貴多,幾個人就可以了,不需要那麽多人。
    截止到目前,雖然時間並不久,但是牟曉生他們已經學完了大一的課程,開始學習大二的課程了。
    可以說,對於天賦夠好的人而言,自學就可以學會,更別說他們哪怕遇到有不懂的地方,在學習小組的時候也可以提出來,大家經過討論往往就能夠搞明白。
    這一天,消息也不知道怎麽傳到了老媽的耳中,老媽打來電話,電話接通電話的第一句話,不是如同以往那般吃了沒,也不是過得怎麽樣,而是......
    “兒子,周氏猜想是什麽東西啊?”
    鄧總的一句話,差點嚇得劉一辰拿不住手機,差點掉在地板上。
    “咳咳,鄧總,你什麽時候研究起數學來了?”劉一辰心中無語,自家老媽小學都沒畢業,而且不是因為家裏沒有錢讀書,而是因為學習差得一塌糊塗,總是考個位數。
    結果倒好,現在來問周氏猜想是什麽東西,擺脫,大姐,這玩意兒我說了你也聽不懂。
    “這不是婷婷拿著一疊雜誌、報紙回來,上麵都是關於你的新聞麽,她說你火了,成了大科學家了!”
    好吧,劉一辰隱隱聽明白是怎麽一回事。
    大科學家?
    他現在可還不夠格!
    “你別聽她胡說,就她智商,大一第一學期考試也不知道要掛多少科,她知道什麽啊。”劉一辰說道:“你有這時間,還不如和老劉多多關注她的數學學習情況。”
    別以為高中有數學,大學不學工科、理科就沒有數學,讀工商管理照樣也得學高數等課程。
    劉一辰用腳指頭想,也知道以劉婷婷的智商,估計都都會被《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統計學》等數學課給打擊得懷疑人生,畢竟現在她可沒有了劉一辰這個作弊器。
    “不會吧,婷婷都考入了鷺島大學,還會成績不合格掛科?”鄧總有些不相信,自從劉婷婷考入鷺島大學,她和老劉和旁邊的人誇讚自己的兒子外,總是會攜帶一些這個女兒。
    在他們看來,鷺島大學是閩省最好的大學,全國排名20位的名校,能夠進入鷺島大學肯定就是學習好,就是高材生,怎麽可能會掛科呢。
    這不科學啊!
    “嗬嗬~~”劉一辰太了解自己這個姐姐了,偏科實在是太嚴重了,文科方麵、需要背記的,那不用擔心,成績再差也差不到哪裏去。要是需要琢磨、理解的,那很抱歉,各種突破下限的情況她都會讓你見識到。
    “對了,學校給了發了一筆獎金,有一百萬元,我給你卡上打些過去。”劉一辰說道。
    “打什麽錢!家裏你不用操心,你能照顧好自己就行了,有錢就存起來,別亂花,到時候還要在京城買房用,還要娶媳婦,馮琳那個姑娘蠻好的,你可別辜負人家......”鄧總說道,“以前你給的那些錢,夠我們花一輩子了,老劉現在琢磨著在旁邊開一家桂林米粉,現在回了箐城去學習,我們兩個都還年輕,自己能賺錢。”
    通了一通電話,聊了十來分鍾,劉一辰便掛了電話,對於自己父母的選擇,劉一辰也不出意料,他選擇尊重他們。
    這些經曆過艱難歲月的人,他們的潛意識中總是有一股危機感,有錢絕不亂花,而是存起來,自己年輕能夠賺錢絕對不會那麽早退休不幹活了。
    這是與現代青年完全不同的,這是大時代造成的兩代人完全不同的想法與思維。
    雖然劉一辰覺得,自己有那個能力,讓他們過著富足的生活,什麽也不用幹,每天早上、晚上逛逛公園,跳跳廣場舞、練練太極拳,多多養生就好。
    但是他們閑不住,劉一辰也隻能去選擇尊重他們。
    年取得本科雙學位,這倒是沒有什麽難度,不過至少5篇SCI論文,這周氏猜想的證明論文,還不能算在內,也就是說接下來不到2年時間,我得至少寫5篇SCI論文!”劉一辰沉吟了一下:“不過現在當務之急,就是這個月將所有的係統與相關設計交給鐵道大院,這樣我就無債一身輕。”
    劉一辰想想都有些頭疼和煩惱,當初就不應該賺這辛苦錢,不但消耗大量積分,還得老是為這玩意加班。
    唉!
    一個小目標,也沒有那麽好完成的!
    王建林輕飄飄豎起一根手指頭,他就得花好2個月時間去完成,唉,外界都羨慕他,說他輕輕鬆鬆站著把錢給賺了,劉一辰隻想說,其實我賺的也是辛苦錢。
    打開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劉一辰繼續著自己苦逼的‘小目標’,繼續優化著他認為還有優化的空間。
    這該死的強迫症!
    劉一辰有時候也頗為無語,自己什麽時候變得這麽追求完美,存在著瑕疵他就總是不爽,強迫自己去完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