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月宮’科考站

字數:3354   加入書籤

A+A-


    劉一辰走走停停,參觀了一大圈,心中也不由感慨。
    第四次工業革命爆發的威力,卻是讓人感到震撼。
    比如像這樣的一個生命係統,雖然還需要人專門進行打理,安排事情,但是更多的是機器人和量子計算機相互配合,它們的搭載在一塊所爆發出來的力量,是人類難以企及的。
    “副總指揮,這一座生命係統,隻需要8個人進行打理、安排就可以,其他更多的是需要機器人來處理!”程勇介紹道。
    這些機器人,都是為生命係統打造的,用於取代人的工作,畢竟機器人隻需要消耗電,並不需要呼吸,也不需要吃東西,更不需要像人那般需要排泄。
    劉一辰點點頭。
    盡可能減少人工管理、打理,因為在太空、在月球,每減少一個人其實相當於減少一個負擔,減少一分經費。
    盡可能地維持著航天員、工程師、科研人員在太空、月球,是他們的目標,像這種事關生死存亡的大事,可不是盡可能安排人解決就業,要的都是真正的精英,是真正需要的人才。
    【推薦下,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也正是如此,月球的‘月宮’科考站,近期就隻需要500人,中期2000人,長期也才需要5000人。
    至於其他的,則是大規模地投入機器人,用於取代人的工作。
    可就算是這樣,整個‘月盾計劃’的總投入,依舊是高達10萬億人民幣,九年時間投入10萬億人民幣,意味著每年的投入超過了萬億級別。
    也是華夏體量足夠大,能夠保證這麽大的投入。
    劉一辰參觀了一遍,也是感到很滿意,為了這個生命係統,可謂是砸入重金進行研發,而它的出現對於生命係統的提升,足以讓華夏在‘月盾計劃’上十年時間少投入數萬億元,對於未來的影響,那就更大了。
    有了這個生命係統,華夏才能在月球進行實質意義的科考站長期運行,甚至是逐步殖民月球。
    也是有了這個生命係統,未來載人登火星才有意義。
    不然的話,載人登火星都不過是形式意義的,象征意義實際意義。
    整個生命係統,將在未來半年進行持續運行和觀察,一旦確定各項指標滿足設計要求,那麽‘天宮’空間站、‘廣寒宮’空間站和‘月宮’科考站上就會得到大規模應用,而它們的建設,也將應該一波建設高超。
    從之前推出‘月盾計劃’到現在,雖然投入了不少錢,但是更多的是用來做基礎研究、培養航天員,至於建設的設施建設,反而並不多。
    三天之後,劉一辰離開了秘密基地,前往了哈工大。
    哈工大,和以往有些不一樣,此時的哈工大學校戒備森嚴,不再對外開放,大門處的安保人員,一個個都配備了武器。
    在以往,華夏高校有著‘國防七子’的稱呼,分別是京城理工大學、北航、金陵理工大學、金陵航空航天大學、哈工大、哈工程以及西北工業大學。
    一直以來,哈工大秉承著‘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秉持著使命,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工程師。
    哈工大出身的工程師身影,湧現在載人航天、‘嫦娥奔月’到‘天問’探火、‘問天’升空......
    ‘月盾計劃’,哈工大也深深地參與進來,機器人、特種環境複合材料、空間環境材料、激光技術、焊接與連接......哈工大參與多個方麵的研究,為‘月盾計劃’貢獻了一份力量。
    哪怕是半島動蕩,也不曾影響到哈工大的研究進程。
    此次劉一辰前來,也是巡視著各項研究工作的進展,如今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月盾計劃’要開始從前期準備步入正軌,那麽其他方麵就得跟得上,不然的話就會拖累進度以及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在以往國家級別的航天活動,曆來強調的是安全、穩定、可靠,節儉慣了也是恨不得一塊錢當作五塊錢使用。
    可是‘月盾計劃’事關著未來,如果‘月盾計劃’成功了,地球才有未來,如果‘月盾計劃’失敗了,地球已經是沒有未來。
    也因此,‘月盾計劃’更加大膽,更加充滿了冒險性,甚至是哪怕發生航天災難,也無法阻攔‘月盾計劃’的實施,因為事關全華夏、全人類的生死存亡,任何代價都是可以接受的。
    也正式如此,華夏的航天活動非常密集,在九龍星空暫停‘九龍拉棺計劃’,華夏其他方麵的航天計劃也順勢取消的情況下,華夏依舊一個月進行一次載人航天發射。
    這麽密集的航天發射,對於整個航天係統的考驗,可想而知!
    而劉一辰到了現在,也開始到各處看看,看看進度,看看其他參與單位的進程,他最怕的是視頻會議或者匯總過來的資料,是含有水分的。
    隻有親自看看,親自了解,他才能心中有底。
    “劉校長!”哈工大校長親自到大門口迎接。
    “韓校長!”
    二人也是認識好幾年,九龍大學與哈工大的合作,從建校之初就進行了一係列合作,每年都會互派訪問學者、交換學生到彼此學校進行學習。
    2017年的時候,韓校長當選院士後,便是前往九龍大學進行當訪問學者一年,2019年則是成為哈工大的常務副校長。
    劉一辰在韓校長的帶領下,參觀了哈工大校園,這是他第三次來到哈工大。
    “劉校長,我們學校閩南校區,到時候可要您多多支持!”韓校長笑道。
    哈工大,目前共有三個校區,分別是哈城、威海和鵬城,而現在哈工大正要進行多設置一個校區——閩南校區。
    雖然世界局勢動蕩不安,不過華夏境內卻還算是比較有序,海峽經濟區的建設並未停下,這使得海峽成為華夏一個經濟發展活躍區域,國家在海峽的投入大幅度增加。
    而哈工大,正好看中這個區域,因此想要多增設一個校區,而閩省方麵也想增加高校的力量,兩者自然是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