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弦理論的發展
字數:3171 加入書籤
劉一辰給自己放了一個月的假期,陪著自己的家人,回了一趟老家,到全國各地走一走,進行著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些年他虧欠了妻子,也虧欠了孩子,同樣也虧欠了父母。
這一個月,他專門用來陪伴著自己的家人。
武夷山、黃山、烏鎮、西湖、蘇州園林......一個個著名景點,留下了他們一家人的腳印,也留下了一張張照片。
一個月後,劉一辰才將心思回歸了科研上,繼續著弦理論。
在理論誕生之前,所有的亞原子粒子都被認為是由微小的超弦組成。
理論給組成亞原子的物質譜加了一種叫做“膜“的更為神秘的物質,它就像生理學上的膜一樣,但最多有9個維度。
現在的問題是,什麽是更基本的物質組成單位,是膜組成了弦還是恰恰相反?
或者另外存在著一些更基本的物質單位,隻是人們沒有想到罷了?
這兩種物質中是否有一種確實存在,或者理論僅僅是一種迷人的大腦遊戲?
在十年以前,弦理論是理論物理前沿,紅火了四五十年,但是哪怕是最紅的時候,依舊有很多理論物理學家不認可弦理論,便是因為這些問題,弦理論領域的專家們始終無法進行解答。
在弦理論的研究上,毫無疑問,已經去世的威騰在這方麵是屬於領軍人物,也是這個領域最權威的專家。在掀起第一次超弦理論革命的三項重大研究成果中,威騰參與並主導了其中兩項,為超弦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可是哪怕到了威騰去世,他也不曾獲得他一直夢寐以求的諾貝爾物理學家,哪怕威騰在理論物理學家的地位和影響力,超過了不少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弦理論的許多基礎性問題,威騰始終無法進行解答。
比如在弦理論有一個根基性問題,那就是,始終無法解釋弦理論中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即為何選擇歐拉數絕對值為6的‘卡比拉丘成桐空間’?
在眾多的‘卡比拉丘成桐空間’中,為何選擇歐拉數絕對值為6的‘卡比拉丘成桐空間’?
這個問題,是弦理論一個來自靈魂深處的質疑!
威騰在第一次超弦理論中並未解釋選擇的理由,他帶著這個‘未經證明的靈感’直接引領了第二次超弦理論,提出了五種不同版本的超弦理論。
這五種超弦理論同時存在、相互兼容,威騰將其命名為“理論”。
90年代初期,威騰在他的論文中寫到:“的意思可以根據個人喜好理解為ystery迷)、aster統治者)或者other母親)。”
學術界為之震撼,iu特別興奮,腦子一熱就頒發了菲爾茲獎給威騰。
再然後,第三次超弦理論革命到來,不列顛科學家提出了十維超引力理論的概念。
但問題是,不管是哪個學派,哪位科學家,包括威騰本人,都無法給出令人信服的證據,來闡述理論的基本自由度。
其中的關鍵問題是,理論包含5種相容的超弦理論,到底是哪一個版本的超弦理論描述了宇宙?宇宙數學的終極奧義是什麽?
霍金先生的介入導致這個領域的研究進入了混亂狀態,群雄割據,各抒己見,情況變的越來越複雜。
因為楊米方程在高維度空間中的理論地位,楊振寧和米爾斯也曾提到過一些言論。
超弦理論不僅是統一引力和量子力學的理論,還是基本粒子的理論。
基本粒子之間存在電磁力、強力、弱力、和引力,那麽這四種作用力的背後隱藏的共同原理,究就連愛因斯坦也被挖了出來,二十世紀最出名的物理學家幾乎全都直接、間接的卷入了超弦之爭、作用力之統一、宇宙之奧義的世紀辯論中。
威騰雖然坐在超弦理論第一人的寶座上,但不服他的科學家大有人在,質疑他這套理論的學者永遠都在質疑。
竟要靠哪種令人信服的理論體係來整合?
弦理論看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弦理論數十年沒發展,在威騰去世後,關於弦理論的研究再也沒有熱門,成了理論物理一個相當冷門的研究,而越來越多的理論物理學家並不任何弦理論,也不認為弦理論能夠解釋引力的來源或者四大基本力的統一。
至於觀測,哪怕華夏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科學技術力量比十年前增加了許多,但是想要通過實驗觀測到弦,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劉一辰研究了弦理論,他忽然發現這弦理論還真是大雜燴,什麽都有,好像什麽都能解釋,但是這些解釋又都不靠譜。
而他想要從中尋找真理,同樣避不開的一個難題,那就是得回答,在眾多的‘卡比拉丘成桐空間’中,為何選擇歐拉數絕對值為6的‘卡比拉丘成桐空間’?
這是一個根本性問題,也是弦理論的根基性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弦理論其實就是屬於沙灘上建樓閣,是沒有基礎性支撐的,也是缺少說服力的。
而這一方麵,劉一辰選擇了從數學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當今世界數學第一人,數學是他最為擅長的,可是哪怕如此,劉一辰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並不容易。
足足花了一個月時間,劉一辰才從數學角度解決了這個問題,回答了這個堪稱‘世紀之問’。
整理了一下論文,劉一辰將論文投稿給了《九龍物理學報》,《九龍物理學報》原本是九龍大學的校報,後來發展成為物理領域的權威報紙,便從九龍大學獨立出去,獨自辦公獨自運行,雖然與九龍大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卻是互不幹涉,也是秉承著學術自由,它的審稿人也是邀請了著名的物理學家擔任。
在最新的影響因子排行榜,《九龍物理學報》成為世界最具權威的物理專業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