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黃門嬌娘2
字數:3168 加入書籤
那葡萄皮被他剝了,露出晶瑩的果肉。董卓也不吃它,用食指和拇指夾住了,緩聲道:“劉毅啊,知道我叫你來,為什麽嗎?”
他語氣森森,甚至還帶著一股寒意,劉毅全身一抖:“屬下不知。”
這也太草菅人命了,盡管不是第一次,但劉毅仍看得眼皮狂跳,直皺眉頭。
董卓也不管這親兵死活。站直了,朝另一個親兵勾了勾手。後者一臉驚懼,隻聽“咣當”一聲,長槍掉落塵埃,那裏還有再戰的勇氣。
三四個下人上前,將先前負傷的人拖下去救治,兩個人抬來水桶刷洗地麵。這些人顯然經常幹這事,動作竟出奇的熟練,不一會兒,地麵被衝洗得幹幹淨淨,不留丁點痕跡。眼見差不多了,牛輔才帶著劉毅上前,輕聲道:“主公,劉毅來了。”
劉毅上前,行了個跪拜禮道:“主公。”
“過來。”
結合剛才賈詡和徐榮的表情,此事顯然已得董卓確認,遮掩徒增惡感,還不如痛快承認。
董卓抬起頭,目光炯炯的看著他:“承認就好,來人,將這個豎子拖下去砍了。”
“主公不可。”
劉毅正要說話,就見徐榮越眾而出,他也麵朝董卓跪下,磕了個頭道:“主公,劉將軍對主公一片赤誠,惟天可表,末將願以項上人頭作保。”
看著跪在身側的徐榮,劉毅幾乎要落淚。他在西涼軍中並無根基,也不屑拉幫結派,平時不說眼高於頂,卻也大差不離。在一眾西涼將領中,就對徐榮稍微好些。其主因,還是因為徐榮在原來的曆史上,沒和其他將領同流合汙,最終投了朝廷,更是死於叛軍之手,為衛護大漢盡了最後一份心力。
徐榮竟以項上人頭作保。如果劉毅吃裏扒外的罪名坐實了,以董卓暴虐的性子,他怕也難以落好。
董卓“哦”了一聲,半天不說話。
“主公,我不服。”
劉毅伏於地上,感覺著從掌心傳來的寒意,心頭卻似有烈焰燃起。和並州軍交戰之時,董卓掏心掏肺,恨不得剖心瀝膽。可僅僅過了幾日,他就翻臉不認人,難道,僅僅是因為戰事結束,就可以卸磨殺驢,為所欲為麽?
曆史上董卓眾叛親離,他這喜怒無常的性格,恐怕占了很大的緣由。劉毅雖低著頭,但怒氣卻鬱結胸口,經久不散。
賈詡這時站出來道;“所謂賞罰嚴明,治之材也。主公貴為當朝司空,更應如是。劉將軍既如此說,主公何妨一聽?”
這老狐狸大概也看出董卓不是真的想殺劉毅,站出來當好人了。
董卓在正中找了個案幾,有些隨意的坐了:“既如此,劉毅你說說吧。”
董卓吃完了葡萄,“噗”一聲將葡萄核吐了,一個隨從端了個盤子上前,他在盤子裏拿了根雪白的絲巾擦了擦手,才道;“前幾日聽人講,你和士孫瑞夜談,可商量出個什麽?”
“這……”
劉毅大驚失色,他想破腦袋,也未料到董卓會有如此一問。前幾日,西涼並州激戰正酣,董卓哪有心思管這閑事?再說了,當時也是臨時起意,和徐晃出去遊玩,知道的人並不多。徐晃的人品沒得多,要是連他也懷疑,那中國的史書也可以付之一炬了,因為全沒了借鑒性。那麽,值得懷疑的,也是就士孫瑞那邊了。
劉毅心頭一動。呂布來投?這麽說,丁原完蛋了。怪不得牛輔剛才說戰事結束了。董卓召旗下文武匯聚於此,恐怕就為了壓陣,多點儀式感。不過,聽董卓的口氣,肯定不隻如此。
他抬頭,飛快的掃了一眼。就見賈詡正向自己看來,四目相對,賈詡微微搖了搖頭。其餘眾將表情也是盡收眼底,望向他的目光中,漠然者居多,幸災樂禍者有之,隻有個徐榮抓耳撓腮,擠眉弄眼的,似乎想告訴他什麽,但苦於口不能言,狀甚滑稽。
西涼幾部互不統屬,劉毅平時鮮少走動。按理,牛輔曾是劉毅上司,怎麽也該求情開脫,但現在他不落井下石都是好的。隻有徐榮和他關係好些,看其表情,多半不是好事。至於賈詡,他搖頭的意思,多半是勸劉毅盡快認罪,以平董卓心頭怒火。
“不知?”
董卓將果肉放進嘴裏,慢慢咀嚼著,不時砸吧下嘴,在一片寂靜中,這“吧唧”聲尤其刺耳。劉毅聽著,心頭漸漸不耐,更有些惱怒。
周遭的空氣都似要凝固了。所有人都低眉順眼,一言不發。現在誰都看得出來,董卓的心情不好,在這個關頭,也沒人敢去掃鳳尾。賈詡咳嗽一聲:“主公,呂布馬上就要來投,有什麽事,一會再說可好?”
“來了啊。”董卓橫了劉毅一眼,也不叫他起來,緩緩踱至高台上,慢條斯理的揀了顆葡萄,溫吞吞的剝著。葡萄是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時傳入漢朝的。到了東漢,仍未大規模種植,僅一些達官貴人當奢侈品消費。但董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對葡萄情有獨鍾,不但府上常備此物,連葡萄酒也從不斷供。
士孫瑞那邊有一大群親兵,多半是他們泄漏了此事。
劉毅心下電轉,嘴上卻道;“主公明鑒,卻有此事。”
軍棍是足斤足兩的熟銅棍,勢大力沉。如果真打,一棍下去就能讓人重殘,三棍不死算你命大。就算執行者放水,但二十軍棍下來,怎麽也得躺上半個月。那士兵嚇得伏倒在地,連連磕頭:“主公饒命,主公饒命。”
董卓那裏管他,漠然揮了揮手,早有兩人上前,架起這人就往外拖。他又朝腿折之人道:“小子不錯,這個月加俸五百。”
“一群飯桶。”
董卓還有些意猶未盡,指著那幸存的親兵道:“膽小怕死,拉下去,重責二十軍棍。”
那人也是磕頭:“謝主公恩賞。”
不過他臉上全無感激之情,有的,隻是劫後餘生的欣喜。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