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十八過去了

字數:3660   加入書籤

A+A-


    十八年過去了!
    期間局勢的變化之大也是讓人意想不到,曾經有謀有略的太子被人暗算,毒發身亡,而害太子一黨的皇子也被清算。
    皇太後這樣一篩,為了局勢的穩定,最後靜王爺坐上了皇位,國號改大商。
    靜靜也從富晉一躍而上,當了後宮之主——皇後。
    位置變了,人心就變了,曾經的王爺如今納妃就跟喝水般簡單。
    靜靜看著如今的皇上,已經明白自己與他的距離,自己不能幫他什麽,閉嘴,安靜,修養是最好的選擇,也是從當皇後第二年起,靜靜就空有皇後的名義,實際後宮掌權的是李貴妃。
    但女人的顏值就是最好的武器,靜靜的美貌在後宮中也是數一數二的,按王爺的意思,每個月必須見一次皇後,不然吃不下睡不安穩。
    每個月固定的日子就成了皇後與皇上的約會日。也是當天敵人最多的日子。
    頭兩年皇上與皇後還是甜甜蜜蜜的,但架不住新進的宮女越多,新封的妃子越多,皇上來皇後的寢宮也就慢慢減少。
    等到皇上三個月不來一趟的時候,靜靜也沒有過多埋怨。
    她懂感情也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更不用說她一點忙都幫不上,現在局勢不穩,他需要籠絡大臣,所以納大臣的女兒當妃子是最好的選擇。
    李貴妃家的後台是宰相,是皇上於之日夜商量大事的人。
    男人為了皇位的鞏固,女人之間的那些矛盾他當看不見。
    李貴妃動不動就去挑釁著皇後,總是找各種理由阻止皇上去見皇後。
    皇後幸好比李貴妃早了三年,所以在李貴妃之前就生了兩個女兒,分別被封為幼安公主和慈安公主。
    因為皇後沒有男孩,所以其他妃子鉚足了勁要生男孩,李貴妃就生了兩個男孩,所以她自感優越,再一次生了女兒後,李貴妃就掩飾不住自己的目的了,她要統治後宮。
    皇上本來就是喜歡別人幫他幹活,在李貴妃的哥哥幫他打贏一場外仗後,毫不猶豫就讓皇後歇息,李貴妃順理成章執掌後宮。
    宮廷內,其實就是權力之間的較量。
    你不來惹我,我就要去幹你,事實就是如此。
    李貴妃的最大目標就是坐上皇後的寶座,搞死皇後就是最後的目的。
    除了皇上,後宮的女人都覺得這不是秘密了。
    但皇上顯然還不想出讓這個最大的利益,皇後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什麽利用價值了,但孩子有兩個,都是人,她又沒做錯什麽,突然換皇後,名聲不好聽。皇貴妃是有諸多好處,幫自己也是看得見的,但多了也就是幹預了。
    旁人幹預朝政,就是分我的權,就是找死!
    當坐在皇位的時候,王爺已經改變了很多以前的習慣。
    不習慣討好皇太後的他,已經習慣了,已經最大限度的對皇太後點頭哈腰了。
    皇太後本來以為皇位不是太子的就是二皇子的,她能在兩個人中左右逢源,偏偏兩個同歸於盡都沒了,把她氣得要死。
    不是兒子死了難受,而是皇位換了人自己難以控製。
    剛開始皇太後對新上的皇帝還是有所顧忌的,雖然也是兒子,但從小感情不到位,也就感覺有點生疏,幸好兩個人都有意修好關係。
    於是今天喝喝茶明天聊一聊,後天又約吃飯,皇太後對皇上是日漸滿意,對皇上的戒備之心也就慢慢放鬆下來了。
    李貴妃的刁蠻,皇太後也有耳聞,李貴妃的驕傲是仗著娘家的權,娘家的權在為皇上分憂,能為皇上分憂的李家,皇上還是對李貴妃寵愛有加的,動她不行,但目前看在皇上對自己所有條件都答應之後,李貴妃這些小事也就隨她去了。
    不是皇太後對李貴妃有所不滿,而是朝廷上有幾個重要的位置,竟然被宰相家的得意門生截走了,宰相那個老狐狸,明明六十了還納妾,大女兒送進宮不得寵,又送三女兒進宮,也就是這個李貴妃。
    這個女兒是有點手段的,一來就用錢籠絡了宮女和太監們,更可怕的是用起刑來是毫不手軟,宮裏偶爾死個宮女太監簡直不當一回事,所有照顧她的宮女太監都得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不然就沒好果子吃。
    這個李貴妃在自己娘家受寵,在宮裏也是一股勁的想讓皇上獨寵,不過確實年輕漂亮,那小身段走起路來一扭一擺,也確實迷人。
    皇上也清楚李貴妃的目的,但架不住溫柔鄉的百般甜蜜。
    睡,死命睡。
    李貴妃也毫不猶豫的生了兩兒子,腰杆不自覺就挺起來了。
    就連皇太後派過來的教導嬤嬤也敢頂嘴了。
    打狗還要看主人呢!李貴妃在皇太後麵前自然是不敢造次的,但對皇太後身邊的人就不是特別恭敬了。
    那些狗腿子看人眼色極準,知道李貴妃是有點不好惹的,偶爾被李貴妃嗆幾句,也是恭敬地低下頭。
    小人物也有她們的手段,那些在皇太後身邊習慣張牙舞爪的人,一下子讓她安靜是不可能的,於是,李貴妃的一下不好的行為就被嬤嬤們加油添醋般送到了皇太後那裏。
    皇太後覺得李貴妃在挑戰她的權威,暫時不動你,不代表以後不動你。
    這也就是為什麽李貴妃多年籌劃把皇後廢除而不行的最大原因了。皇太後有意阻攔,皇上也沒有辦法。
    李貴妃雖然不是皇後,但這麽多年把持後宮,也讓她從心認為自己就是皇後了。
    在遇到外敵要侵略,想到用和親之事解決時候,皇上剛準備考慮和親的人選時,李貴妃直接把幼安公主推出去了。
    “皇上,東蒙國就是想要嫡出的公主,為了國家安危,為了大義,皇後娘娘會同意的。“
    第二天的朝堂上,宰相已經提前知悉自家女兒的意思,聯合大臣直接推薦人選。
    不怪皇上猶豫,實在是他不好跟皇後交代。
    大女兒已經在一年前和親了,母女離別的場景,皇後苦苦哀求他的場景,他毫不猶豫拒絕的場景還曆曆在目。
    其他女兒也長大了,也可以記在皇後名下當嫡女去和親,為什麽非得讓幼安去呢?
    想起那個軟糯的女兒每天在耳邊說,爹爹萬安,皇上心裏實在不忍。
    “時間還來得及,再議吧”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