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錦州
字數:7517 加入書籤
蘇克薩哈鼇拜各率領一千餘大清精銳衝進戰場,從側翼將祖澤沛和高得節的兩路人馬攔腰截斷,清軍的個人武勇發揮的淋漓盡致,明軍少數人即使裝備了板甲鋼製武器,仍然不是凶猛野蠻人的對手,僅僅片刻功夫,就被砍倒了百餘人,兩路人馬現在都變成了四塊,祖大弼馬保在一旁苦戰還算完整,祖澤沛高得節這邊則是前麵千餘人在往前衝,後麵千餘人在抵擋四麵八方圍過來的建奴和蒙古韃子,形勢變得越發白熱化,已經不能用混戰來形容了,完全是一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麵亂戰,誰也不知道下一個碰到的是友軍還是敵軍,數個小戰場匯聚成一個大戰場,喊殺聲震天,還間隔著一兩聲爆炸聲,地上插滿箭支,明軍和滿蒙聯軍的死傷者到處都是,和著受傷戰馬的嘶鳴,前後左右都在廝殺,沒人分得清東南西北,唯有祖澤沛和高得節清楚知道該向錦州方向突破,這兩千餘人馬,隔著一裏多地,顧不上後麵被圍困的人馬,不管不顧奮勇向前,把滿蒙聯軍後軍衝亂了,連多爾袞和吳克善都不知道眼前該先殲滅哪路人馬才正確,手下現在都在各行其是,即使接到命令也被四麵八方的對手纏住了,根本無法貫徹統帥的意圖,明軍需要亂中取勝,清軍需要堵截住多路明軍,實力雖然還是清軍大優,可場麵太亂了,一時半刻真吞不下,這給了祖澤沛高得節機會,兩人手下也是關寧軍精銳,不糾纏一力往前,迅速找準空檔,一步步逼近錦州城。
錦州城內,祖大壽眼皮直跳,數月以來周圍全是清軍,他已經習慣了被圍住的日子,偶爾隔幾天開幾炮嚇唬一下逼近的清軍遊騎,就沒多少動靜,今天從早上開始眼皮就不停的跳,是禍是福?等到下午,東城門守將跑來稟報說,東麵有異動,他趕緊登上城樓,眺望東麵清軍陣地,果然蒙古人和建奴都在調動,旌旗招展,能看到十幾裏外煙塵四起,當隱約聽到一陣陣遠處悶雷般的聲響之後,祖大壽終於斷定,是寧遠明軍在進攻建奴,當即坐鎮東城門,並迅速命令數百遊騎出城打探,其餘的穿戴整齊隨時準備出城接應,他要看看關寧軍這次派來了多少軍隊,究竟能不能衝破建奴的層層防禦。
多爾袞望向蒙古軍營地,數千明軍的攻擊,已經搞的蒙古軍且戰且退,這群可惡的騷韃子,打順風仗搶戰利品倒是唯恐落後,和明軍正麵對陣卻奶奶的一副熊樣,目光所及,居然還有一大幫人在那表演什麽蹬裏藏身馬上翻身的“絕技”,呐喊聲響徹天際,真正在迎頭堵截的卻很少,更多的則是很遠的距離放兩箭就跑,要不是滿達海幾百清軍彈壓,蘇克薩哈一千騎兵攔腰突襲,估計早就被明軍不要命地突破了,蒙古軍的無能讓多爾袞幾次想自己衝進去廝殺,被數十親兵攔住,現在滿蒙聯軍和已經被切割成十數股的明軍糾纏在一起,戰場一片混亂,明軍開始的勢頭被漸漸阻遏住,這完全是鼇拜和蘇克薩哈部的側麵截擊的效果,若在平時最精銳的關寧軍肯定已經熬不住,會撤退,可今天這些明軍象吃錯藥一樣死戰不退,被分割成數塊還在拚命靠攏,前麵兩支上千人的明軍騎兵還在往前突,照這種情形,要不了半個時辰,部分明軍就要闖過包圍圈,尤其是蒙古韃子那邊,出工不出力,險象環生,多爾袞覺得不能再猶豫了,清軍這邊沒有顧慮,主要是蒙古人那邊不能被突破,光滿達海蘇克薩哈仍然很吃力,這個時侯必須給明軍以當頭痛擊,從心理上打跨他們,於是不顧身邊親兵阻攔,抽出腰刀帶著幾百精銳馬甲向高得節所部發起衝鋒,蒼涼的牛角號再次響起,身穿三層鎧甲的鑲白旗馬甲和上千身穿板甲的明軍精銳迅速相撞在一起,數十個明軍連人帶馬被撞倒在地,攻擊勢頭被遏製,雙方一下子陷入近身肉搏,好在這股明軍都是換過裝的,就裝備來講明顯好於清軍,但是個人武勇卻遠不及遊牧民族,一時間雙方誰也無法迅速拿下誰來,戰鬥持續膠著。
時間一點點推移,從鬆山衝殺出來,到現在互相膠著,已經一個半時辰了,雙方精英盡出,都氣喘籲籲,即使象鼇拜這樣天生神力,在砍殺了十數個明軍之後,也已經成了強弩之末,戰場象商量好的那樣,數次短暫的脫離接觸休憩,然後再次碰撞,這個時候清軍從小孩就開始訓練的優勢慢慢發揮出來,差那個時間的超常規搏鬥,把明軍的氣焰給漸漸壓下去,再過大半個時辰,天一黑下來,明軍要想突破防線就難上加難。
清軍看到了這點,明軍也意識到了這點,祖大弼祖澤沛馬保高得節盡力了,現在就看錦州城內的祖大壽有沒有出城迎戰的膽量了,如果隻求自保,不敢出來,那麽這次突破就快到此為止了,放眼望去煙塵中敵我兩軍都是血跡斑斑,相距不過幾十步,雙方連箭支都懶得放了,都在集團外圍遊鬥,若不是僅剩的幾顆手榴彈的爆炸,此時所有明軍都必須毫不猶豫撤退,否則等待他們的就是全軍覆滅。
焦急等待的祖大壽接到了前方急報,十數路夜不收百分百肯定是寧遠鬆山方向明軍硬闖清軍防線,祖大壽騰地站起來,命令打開東門,五千精銳騎兵魚貫而出,要求隻有一個,哪兒有戰鬥往哪兒突,必須拚盡全力,千戶戰死有百戶頂上,百戶戰死由總旗頂上,誰若敢貪生怕死,臨陣脫逃,老子定將他滿門殺絕!
他清楚知道前麵的戰事必是自己兄弟在拚命突破所致,所以這一刻下了死命令,第一波數百騎兵帶了當初城管隊留下的若幹手榴彈,這次放一波箭雨之後就給老子全扔出去,不會合鬆山寧遠明軍就別回來了,不得不說祖家天生的將才使然,他的這個決定是整個戰局一下子顛倒過來,蒙古軍清軍有防備錦州守軍的留守部隊,可一個照麵就被上百手榴彈給炸的七零八落,憋了一年的猥瑣怨氣在這一刻被完全釋放,五千全副武裝的精銳騎兵,猶如一把刺刀狠狠插進清軍防線。
滿蒙聯軍安排有近萬人馬防範錦州守軍,其餘三萬多都在抵禦鬆山方向明軍進攻,近兩個時辰,雙方都精疲力盡,防範錦州明軍的清
(本章未完,請翻頁)
軍也由於長時間全身披掛高度緊張,變得心有餘而力不足,體力不支,精神萎靡,被生龍活虎突然爆發的錦州明軍打了個措手不及,普通箭支,三眼銃可以承受,響聲可怕的手榴彈就不是人能承受的,在震耳欲聾憾人心扉中被撕開幾道口子,現在是兩麵受敵,前麵未決出勝負,後麵又來了數千精銳騎兵,要想全力麵對任何一麵都不可能,多爾袞聽到後麵熟悉的爆炸聲心裏就咯噔一下,清楚知道這是錦州軍衝出來接應,已然明白今天無論如何吞不下這幾萬明軍,沒想到一直被清軍按著打的手下敗將,為了解救錦州,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戰鬥力,自打怪獸軍隊來到這裏,整個戰局開始變得舉步維艱,這大清幾十年殫精竭慮,為的就是哪一天反客為主,入主中原,要是明軍都像今天這樣,天知道還要付出多大代價才能得償所願?一眼望去被困的鬆山明軍聽到東麵爆炸聲起,喊殺連天,開始呼應再次奮起拚殺,越戰越勇,而滿蒙聯軍氣勢頓失步步後退,這是要失敗的節奏,多爾袞悲憤交加,身子晃了晃,直接從馬上栽倒在地,身邊親兵大憾,手忙腳亂紛紛下馬攙扶起暈倒的主子,多爾袞睜開眼睛環顧了一下四周,一張張焦急等待的臉孔,他艱難地揮了揮手,吐出了幾個誰也不想聽到的字眼“鳴金收兵,後退五裏”,幾個清軍將領還想爭辯,被多爾袞眼神製止了,“鳴金,本王累了”
剛才還在嘶喊著拚殺的雙方,都聽到了清軍收兵的訊號,鼇拜蘇克薩哈吳克善滿達海等帶著滿心的不甘,迅速掉轉馬頭撤出戰場,傷亡慘重祖大弼馬保他們終於停止了下來,兩眼放光看著同樣滿身血跡的祖大壽錦州明軍衝上來,好多明軍將士頹然坐倒,誰也不敢相信,經過兩個時辰的浴血拚殺,自己竟然贏了,自己竟然還活著,活著就好,看著滿地的兄弟屍體,真想放聲大哭,太特麽艱難了,能見到明天太陽升起真好啊,“大明萬勝,明軍威武!“狼狽不堪的剩餘明軍終於喊出了勝利口號,陸續趕來的錦州關寧軍圍上來,攙扶起坐在地上的寧遠明軍,被圍幾個月來,這是唯一一次大部隊會合,任誰都激動萬分。
祖大壽一邊安排大量遊騎警惕後撤的清軍,一邊尋找對方的主帥,一麵麵殘破的旗幟,高,王,劉,祖,馬,還好,熟悉的關寧軍將領基本都在,證明自己來得及時,看眼前一片狼藉,再拖延個一時半會,估計他們不是被衝散後撤就是全軍覆滅,蒼天可鑒,我祖家兄弟幾個總算再次見麵了。祖大壽原來還想責備明軍不顧他的反對前來救援,一個個滿身傷痕的樣子,實在不忍心,話到嘴邊又忍了回去,怎麽說今天算是一場勝仗,雖然滿地躺到的明軍大大超過建奴,可能打通鬆錦的確是多年來明軍難得創造的奇跡了,怎麽感謝都不為過,祖大壽跳下馬來,一把拉住掛彩的高得節祖澤沛他們,親自將他們扶上戰馬,命令手下抓緊收羅所有打散明軍,此地不宜久留,得趕緊返回錦州。
曆史上這一場包圍與反包圍的戰爭,以明軍苦戰得勝,也是整個鬆錦大戰明軍所創造的最後一場勝利,後隨著清軍皇太極主力的到來,形勢急轉直下,一敗再敗,接下來就是洪承疇八總兵十三萬明軍被朝廷反複催促,不得已冒險救援錦州,由於清軍熟知洪承疇步步為營的打法,英親王阿濟格鄭親王濟爾哈朗突襲筆架山,奪了明軍糧草重地,致使隻帶了三天幹糧的十三萬明軍陷入空前被動,後撤之時,以吳三桂王樸等為首的幾個軍閥不按計劃撤退,擅自逃跑,導致明軍瞬間崩潰,被清軍乘亂各個擊破,主帥洪承疇被俘,大批將領投降,五萬餘明軍被殺,自此大明關外主力幾乎被剿滅幹淨,僅剩下山海關幾萬人馬,再也沒有能力和清軍一決雌雄,由於九邊明軍被抽調一空損失慘重,各地防守空虛,西北李自成和四川張獻忠如魚得水,迅速壯大,攻城略地,地方武裝聞風而降,延續了兩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在內外交困下轟然倒塌。而後就是李闖山海關大戰關寧軍,吳三桂連夜剃發降清,多爾袞揮軍南下的故事。
這是曆史,當然現在現代人的到來,整個曆史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西北李自成和張獻忠已經不成氣候,自保都難,東北鬆錦決戰也沒有讓九邊精銳雲集,清軍實力在第四次入寇時被削弱,天津皇莊的新軍馬上成軍,明末波瀾壯闊的幾十年混戰已經被一點點改變,即使守舊勢力還很強,可總的形勢已經明朗,隻要不是傻瓜,再怎麽瞎折騰都已經無法撼動中華正統,現在唯一需要考慮的是收複遼東,平定西北之後如何擴展疆土,如何統治海洋,如何占領美洲澳洲,因此當前方戰報到達京師的時候,所有現代人並沒有多少欣喜,除了皇帝高興,滿朝文官歌功頌德之外,皇莊和天津還是該忙什麽忙什麽,誰也沒有為這個難得的勝利歡呼,包括盧象升洪承疇他們也沒有慶祝,長時間的學習現代軍事,讓這些大明僅有的幾個軍事主官,早意識到鬆錦戰場絕不是表麵看起來那麽簡單,越往後越艱難,最後還是要靠這裏的新軍,而不是屢戰屢敗的九邊明軍。
接到捷報的崇禎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邊軍不是那麽沒用,內閣大學士謝升也認為九邊每年幾百萬兩銀子養著,應該有抵禦建奴入侵的能力,他是南方過來的,北麵一團亂麻的戰事隻是聽說,並沒有親眼見過,所以自信心強是可以理解的,可首輔薛國觀和次輔周延儒卻不敢作聲,因為他們經曆過建奴入口的慘劇,如果不是顧著朝廷的臉麵,說實話他們會毫不猶豫說這是一場敗仗,從報來的數字就可以清晰看出,明軍傷亡近六千,滿蒙聯軍傷亡三千,不在一個維度,可皇帝高興,滿朝不懂軍事的文官都在推波助瀾,本兵陳新甲一接到通政司的捷報,第一時間就帶頭上表要求內閣和皇帝下決心調集九邊明軍和建奴決一死戰,完全忘了白光恩一萬餘人全軍覆沒才過去一個多月,好在皇帝這兩年來在皇莊那邊多少學得了一些政治軍事學,已經不是那個好衝動的小白,多少知道遇事要冷靜,於是在薛國觀和周延儒王承恩等人的攛掇下,到皇莊研究了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下形勢,和盧象升洪承疇楊嗣昌他們平心靜氣交流了各地戰事的看法,沒有被文官綁架,知道了建奴野戰能力遠超過明軍,這次所謂的勝利無非是僥幸,若是皇太極舉國來犯,別說寧錦那點兵力難以抵擋,就是九邊數總兵雲集,也打不過滿蒙幾十萬人,曆次戰爭都說明了這點,看起來寧遠明軍衝破了建奴防線,其實更多的是建奴放水,很可能他們要的就是九邊精銳全部掉入這個陷阱,在皇莊日久,複盤了無數次敵我對決,薩爾滸,寧遠,四次入寇,大小戰爭上百次,絕大多數都是我們被動失敗,幾乎每次都被建奴圍城打援,損失的軍隊數十萬,而取得戰果卻渺渺無幾,這些戰況匯總以後一一展現,不懂軍事的傻子也能看出明軍越打越弱,建奴越戰越勇,因此九邊明軍能守好自己的城池已經算是莫大功勞,要靡費巨資調動他們去寧錦,等於是羊入虎口。
最積極反對的就是洪承疇,他暗地裏多次聽幾個教官談起過鬆錦大戰,雖然沒有人說他投降建奴,可前半段由他領軍卻是板上釘釘的,真實曆史上他本人就對率領八總兵馳援錦州持反對意見,隻是被皇帝逼著去做,從下聖旨調集開始到磨磨蹭蹭步步為營走到錦州戰場,竟然用了一年多,充分說明不是洪承疇一個人畏敵如虎,而是所有邊軍將領都老大不願意,那個時候已經沒有戰將認為自己有和建奴一戰的能力,寧可磨洋工,找各種理由走走停停,頂著朝廷的嗬斥,也不情願去錦州解圍,所以一千多裏路竟走了一年好幾個月。
這次表麵的大捷傳來,洪承疇就知道皇帝又開始盤算讓他帶兵去錦州了,取得了神兵幾個首領支持,又暗地裏和盧象升等人反複商討,覺得新軍已成,調邊軍等於送上門的羔羊,且現在各地軍閥已然有尾大不掉的跡象,朝廷應該想辦法裁撤而不是加強,絕不能順著朝廷文官的瞎指揮而亂動,所以滿臉興奮的崇禎一來,洪承疇他們就拉著皇帝到沙盤前,前因後果,雙方實力,爾虞我詐等講了大半天,再加上現代教官的分析推演計算,終於把皇帝被百官盲目自信衝高的血壓,緩緩降了下來,互相並不對付的楊嗣昌也難得表示讚同慢慢裁撤邊軍的意見,美洲伯澳洲伯南洋伯都覺得必須由新軍承擔收複遼東的大任,九邊諸將守城即可,無需浪費太多國帑,有這個能力不如給百官加點俸祿,也省得他們總是偷雞摸狗。
事實擺在眼前,無數次戰例匯集成冊,崇禎雖然老改不了剛愎自用的性格,可畢竟從小飽讀詩書,知識不是一般的廣,兩年來現代人的熏陶,多少有了一些軍事上的頭腦,所以詢問了一下新軍各項事宜,覺得由新軍兜底,馬上又要一年過去,不如等來年開春再和建奴一決雌雄把握更大些,皇帝的決定,算是無形中消弭了一場最大的損失,也讓洪承疇盧象升曹化淳楊嗣昌他們長舒了一口氣,來春,一切等來年,好好過完今年,大家用屁股想都清楚地知道,明年開春才是收複遼東大幕的開啟,到底誰是皇帝心中的領軍人物,建功立業,才是重中之重。
大政殿上,皇太極眯著黑眼圈把手中的捷報看了又看,阿濟格等王公貴族看著皇太極呼吸急促,臉色又紅變白再變青,什麽大捷?被兩萬手下敗將,連續攻破兩道防線,大清勇士死傷近三千,多爾袞多鐸兩兄弟可真敢往上報,明擺著諱敗為勝,真把我皇太極不放在眼裏?是可忍熟不可忍!他憤怒地站了起來,由於激動,嘴裏不停地咳嗽,話都說不連貫了“多,多爾袞,多,多鐸在錦州,折損了我三千勇士,竟然還,還敢邀功請賞,咳咳咳,你們,你們說該怎麽~~~”他想說出處置二字,可昨晚和布木布泰滾床單,做的太多了,以至於身體太虧,加上急火攻心,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豪格等人正豎著耳朵聽呢,就聽又是一陣艱難的咳嗽,皇太極終於體力透支太多,喉頭一甜,一口鮮血噴吐而出,瞬間沾滿衣襟,眾人一見,都慌了手腳,豪格越過眾人,一把攙扶住身形搖晃的阿瑪,一旁代善,遏必隆,揚古利,阿濟格,譚泰等人也都不顧君前失儀,全都擁了上來,“禦醫!禦醫,快叫禦醫”呼喊聲此起彼伏,剛坐回禦座的皇太極努力睜開眼睛,費力地揮了揮手“朕的身子,朕自己知道,你們還是議一議錦州之事吧”
”阿瑪,你還是先回宮休息吧,這裏有我呢”豪格內心焦急,這個關鍵時刻,萬一父汗有個三長兩短嗝屁了,這大清的天立馬要塌下來,皇太極推開豪格的手,“不妨事,你們,你們就當著朕的麵議議吧”匆匆趕來的薩滿禦醫,裝模做樣把了把脈,說了些吉人自有天相之類的廢話,被皇太極揮手趕走了,他現在哪有心情吃藥什麽的?老十四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一看就知道打了敗仗,兄弟兩竟然敢以勝仗報上來,明擺著不把他這個皇帝八哥放在眼裏,禮親王代善老成持重,是堅決擁護皇太極的死忠,見皇太極太過激動,連忙站出來打圓場“睿親王豫親王此次雖未能守住,可也擊殺了近萬明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況且皇上當初修築義州城,為的就是吸引明狗主力決戰,今既然引得兩萬明狗送死,也算是有些功勞的,從這份戰報上看,關鍵還是蒙古各部未能齊心協力,不能全怪老十四老十五他們,且鄭親王也在,此事若是強行處置,怕是會影響我大清士氣,還請皇上三思啊"代善此言一出,阿濟格等人當即附和,說什麽明狗拚死硬闖,蒙古人不堪重用,多爾袞手中人馬並不多等等,搞得皇太極咳嗽聲又起,豪格忍不住,大聲責罵到“多爾袞吃了敗仗,讓明狗增援錦州,爾等還敢為他開脫,你們收了他多少好處,阿瑪,不如讓兒臣前往,兒臣敢保證,不出一個月,定將錦州城拿下”
咳咳咳,又是一陣咳嗽,皇太極無力地看了看代善期待的眼神,他清楚代善所以這麽說,是真怕在自己有病的情況下發生動之亂,又看了看身邊莽撞的豪格,自己這個兒子頭腦還是簡單了些啊,打住,快打住,他指著豪格“退一邊去,阿濟格,你怎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