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
字數:3097 加入書籤
孫權臉色陰沉,咬牙道:“子布的意思是,就這樣便宜了魏軍?“
“如此一來,隻怕天下皆以為朕怕了漢軍,誤以為我吳國是漢國的附屬。”
顧雍見孫權怒意難平,說道:“陛下,諸葛亮和關毅隻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奪取了西涼和長安,局勢和以往有所不同。”
“此消彼長之下,我吳國雖擁有三江之險,但國力卻弱於魏國和蜀漢,還請陛謹三思!”
顧雍的一番話,毫無疑問是說到了孫權的痛處。
看著殿中一片狼藉,就像他心緒一般煩亂。
孫權沉聲道:“丞相的意思,是朕有這三江之固,就隻能當個守成之君不成?”
孫桓見這些老臣總是打算偏安一隅,早就不滿,立刻站出來說道:“陛下,我吳國國力進可征戰中原,退可自保,丞相何必長他人誌氣?”
淩統也是個主戰派,也跟著說道:“自陛下即位大統以來,早就應當順應天意,進攻中原,豈能貪圖享樂,安居一隅?”
“陛下……”
正當文武各執一詞的時候,一直未說話的韓當終於站了出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落在他的身上。
整個吳國軍中,曆經三代君主的老臣隻剩下韓當一人了。
程普和黃蓋先後去世,如今就數他威信最高,就連文臣之首張昭都被他壓了一頭。
現在吳國步兵中的精銳解煩營近萬人,都由他一手統領。
韓當身為將帥,征戰四方,功勳卓著,至今還能親自出征,敬重督司,遵行法令,人人敬重。
見韓當站出來,孫權也收斂了幾分怒氣,揚了揚手問道:“將軍有話請講。”
“陛下,臣追隨主公征戰四方,如今雖有三江之地,卻被曹、劉二家牽製,非孫氏之勇。”
韓當平靜道:“漢軍能一鼓作氣攻取西涼和長安,難道我吳國就不能攻取一個小小的壽春?”
“韓將軍所言有理!”
孫權聞言,龍顏大悅。
連韓當都看不下去了,而且提到孫堅和孫策之勇,他心中隱藏許久的雄心也被韓當給點燃了。
自從登基稱帝以來,孫權的想法也改變了不少。
以前他隻想守住祖上基業,但這個想法已經不存在了。..
他現在是吳國的皇帝,他不想占據區區的江南。
而且他和魏國蜀漢都不一樣。
魏國是曹丕得到劉協的禪讓,屬於名正言順。
而蜀漢是劉氏皇帝,也屬於名正言順。
但他這個吳國皇帝,地位就顯得比較尷尬。
按照大義來說,他是謀逆。
隻有成就大業,在曆史上才不會留下罵名。
不然僅僅隻有江東之地,區區六郡,曆史會怎麽寫他?
既然登基稱帝,就該成就帝業,像秦皇漢武一樣,占據天下,開疆擴土。
他要超越父兄,不能隻是一個守成之君。
“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句是曹操當年讚歎自己的話。
他當初的確沾沾自喜,不到二十歲就成為一方諸侯。
但幾十年過去,卻始終沒有開疆拓土之功。
原本得到了荊州,他認為自己也算是有功了,但江陵又被關羽奪了回去,這讓孫權一直倍受打擊。
如今想起這句話,他就像是被抽了一耳光。
步騭在一旁察言觀色,早就看出孫權有出兵之意。
他知道,如果繼續勸說孫權罷兵,反而會引起孫權的不滿,隻好說道:“陛下,據探子來報,曹休病重,曹叡已經派司馬懿前來接替曹休,鎮守壽春。”
“況且,弘農和談號召天下人齊剿倭寇,若有不從者天下共討之,這恐怕也是諸葛亮的計謀。”
步騭低著頭:“還請陛下三思而行!”
“那又如何?”
孫權正在氣頭上,而且想到諸葛亮,他就更怒了,說道:“諸葛亮不僅以大義來說服朕,還用江陵來威脅朕,這完全就是沒把朕放在眼裏。”
顧雍趕緊說道:“陛下,隻怕此乃曹劉和談之計,陛下不可輕動啊!”
孫權眼神一冷:“丞相這是何意?”
顧雍說道:“陛下,漢軍攻取西涼和長安,雖然耗費了不少兵力和錢糧,但江陵之兵絲毫未動。”
“這兩年,關羽在江陵訓練士卒,發展內政,以德懷柔,深得民心,早就對南郡虎視眈眈。”
“隻因與吳國有盟約,關羽重名,一直沒有發兵。”
“若是陛下執意動兵,那就是天下人的大敵啊,畢竟陛下違逆了弘農和談。”
“到那個時候,關羽師出有名,定然會從江陵出兵,南下攻打南郡,以及荊南四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