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郡主任性
字數:4191 加入書籤
“郡主。”
關毅說道:“就算我願意,但你身為郡主,隻怕不能輕易離開羌地吧。”
烏株笑道:“這麽說來,關將軍可是同意了?那可太好了。”
說完,她也不給關毅說下去的機會,直接扭頭看向身邊的一個丫鬟,說道:“小柔,你聽見了吧,關將軍已經同意讓我跟著他們了,這回王兄不能拒絕了吧。”
丫鬟小柔顯得有些為難,她還以為關毅不會答應,沒想到被烏株稀裏糊塗給糊弄過去了。
小柔咬了咬嘴唇:“郡主,這……”
烏株也不等她說完,擺手道:“好了,你現在就回去向王兄說明情況,告訴他關將軍已經同意了,等我以後有時間了再回去見他。”
“有關將軍和這麽多將軍保護我,我不會有事的。”
小柔和烏株一起長大,自然知道她的性格,多勸無用,隻好對關毅說道:“我們郡主有些任性,還請關將軍多多理解。”
事到如今,關毅也不好多說什麽,隻好點點頭,就當是為了張苞吧。
“郡主,我回去向大王稟報了,你要早些回來啊。”
小柔對烏株說了句,隨即轉身離去。
“關將軍。”
烏株看向關毅,說道:“接下來我就是你的部下了。”
關毅說道:“好,既然烏裏大王同意把你交給我,那我就會保護你的安全,接下來就由張將軍照顧你吧。”
烏株倒是不客氣,直接走到張苞麵前,說道:“聽到關將軍的話了嗎?以後我就要跟你了。”
雖然漢代禮儀沒有那麽拘束,但男女之間可沒有羌人這麽開放。
張苞點點頭:“我知道了。”
也不知道烏珠是否知道張苞已經成親的事。
如果不知道的話,那還是要早點說清楚才行,不然鬧出什麽麻煩可就不好了。
畢竟烏珠可是烏裏大王的妹妹,如果處理不好的話,那大漢和羌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感情,可就要毀於一旦了。
這時,呂石突然走過來:“關將軍,不出所料,那些撤回的匈奴回來找我們了。”
“當真?”
關毅聞言大喜,畢竟一開始他也不敢保證能不能成功。
有哈彥骨的加入,那漢軍騎兵的戰鬥力就能大大增強了。
關毅大笑道:“走,我們親自去迎接。”
薑維、鄧艾他們也都挺高興的,對關毅特別注重人才,對待有才能的人都是禮賢下士。
關毅讓張苞、趙統他們留下,自己帶著薑維他們和幾百個精兵前去迎接。
哈彥骨沒想到關毅竟然會親自來迎接他,有些受寵若驚,再加上關毅說了,等回去之後,馬上就要和魏國開戰,哈彥骨更是興奮。
這次匈奴損失嚴重,王庭被鮮卑占領,可汗下落不明,都是拜魏國所賜。
所以哈彥骨恨不得馬上殺進洛陽,活捉魏國皇帝。
哈彥骨來投,就讓那些原本投降的匈奴士兵心裏更加鎮定。
俘虜逃跑的情況也沒有了,這讓鄧艾倒是鬆了一口氣。
一日過後,進入西涼境內。
武威太守尹賞接到消息,率軍前來接應。
遠遠看見兵馬眾多,至少有上萬之多,他心裏感到非常奇怪。
不是說這次去漠北,關毅就帶了五千騎兵嗎?
可眼前的兵馬,足足多了兩倍了。
難道來的不是關毅嗎?
正當他疑惑時,傳令兵已經來到眼前:“關將軍有令,武威太守準備行軍大營,從涼州各地抽調一萬兩千糧草至武威。”
“遵命!”.
尹賞靈敏,雖然不知道怎麽多出來這麽多兵馬,立刻讓縣令去下文至各郡縣。
很快,關毅就來了。
尹賞趕緊上前行禮,說道:“關將軍駕到,在下有失遠迎。”
關毅下馬,說道:“尹太守不必多禮,這次本王從羌地帶來七千多匈奴俘虜,還要麻煩尹太守了。”
“什麽?”
雖然得到大勝的消息,但得到這麽多俘虜,讓他非常吃驚。
而且他沒想到,關毅會把這麽多俘虜交給他來處理。
“具體如何處理,就由士載向你說明。”
關毅說道:“接下來,他會在武威協助你一段時間,尹太守恪盡職守,我相信你的能力。”
尹賞連忙說道:“多謝關將軍信任,在下定然盡心盡力,絕不會有絲毫怠慢。”
安營紮寨後,關毅讓趙統和呂石負責。
有了哈彥骨他們,也不怕匈奴會引起騷亂。
自己帶著薑維、鄧艾、張苞等人進入武威城。
關毅邊走邊問道:“近期魏國可有什麽動靜?”
尹賞說道:“關將軍,據長安來報,魏國和吳國好像有聯合之勢。”
“隻是曹叡病重,一直沒有太明顯的舉動。”
關毅臉色微變,要是魏國和吳國真的聯合起來,隻怕想要統一天下的阻力會非常大。
也不知道諸葛亮知道此事後,會做出什麽決策來。
鄧艾看出關毅心裏的憂慮,說道:“將軍不必擔心,既然尹太守得到消息,想必丞相早已得知。”
“當務之急,安頓好匈奴俘虜後,就早日回成都商議吧。”
關毅微微點頭,反正現在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便說道:“好,我等明日一早就回成都。”
“士載先留在涼州幫助尹太守處理匈奴俘虜一事,之後就立刻前往長安鎮守。”
鄧艾點頭答應。
關毅又對趙統和趙廣說道:“你二人也要盡快趕回漢中休整,弓弩營馬上就要派上戰場了。”
“趙廣率軍弓弩營前往長安,子龍將軍和趙統在漢中調兵接應。”
趙廣本來還想跟著關毅返回成都,但關毅都下令了,他也隻好聽令行事。
安排事後,酒宴也已經備好,除了看守俘虜的將領外,眾人基本到齊。
尹賞帶衙中官員為關毅他們接風洗塵。
第二日,按照安排,兵分兩路,都各自回到駐地。
鄧艾和阿木其留在武威,由於是在涼州,關毅隻帶了呂石一人和十幾個親兵與薑維前往冀城。
這裏是薑維的老家,正好路過,就讓薑維回來探探親。
自從薑維棄暗投明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