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和平共處
字數:4096 加入書籤
毛甘驚愕地問道:“先生的意思是說,這路上的山林也有可能是陣法?”
諸葛喬見目的已經達到,便笑道:“大王想的有些多了,這陣法做的要天衣無縫,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都消耗很大,沒有那麽簡單。”
毛甘見諸葛喬這麽說,心裏稍微鬆了一口氣,是他想的太多了。
如果諸葛亮真的無敵,那劉備早就一統天下了。
此時,吳軍陣中。
陳武見諸葛恪親自來了,卻對那些失蹤的將領和士兵絲毫不關係,心裏頓時有些不悅了。
就算這些士兵可以犧牲,可朱恒卻還沒有出來。
他和朱家的關係一向不錯,倘若這次朱桓有個什麽三長兩短,自己也沒臉回去見朱家人了。
“用火攻!”
這時,諸葛恪忽然說了句。
“嗯?”
陳武一愣,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諸葛恪看了一眼大霧,說道:“陳將軍想必也看到了,朱桓將軍是中了陣法。”
“沒錯!”
陳武點點頭,他早就這麽想了,隻是一直找不出破綻,隨即問道:“可是為何要用火攻?這大霧中還有我軍的將士啊。”
“特別是朱恒將軍也在,萬一傷到朱恒將軍,那該怎麽辦?”
諸葛恪見陳武下不定決心,隻能解釋道:“我剛才在山頂上,看見山越軍搭起兩座大帳,便明白這大霧可能是因為大帳形成,隻要能毀了大帳,或許就能破了陣法。”
陳武覺得諸葛恪說得也有道理,可裏麵有這麽多自己人,萬一傷了自己人,那該如何是好?
“陳武將軍,別再猶豫了!”
諸葛恪見陳武還在猶豫,又勸道:“你不能因為心軟,就忘了大局,你要知道,如果這次戰敗了,後果是什麽!”
陳武捏著拳頭,諸葛恪殺伐果斷地性格,著實讓他感到意外。
沉思了良久,他一咬牙:“好,就依先生所言,用火攻!”
諸葛恪馬上命人準備好火箭和火把,一聲令下,所有火箭和火把全部射進了大霧當中。
不多時,眼前的情景終於產生了一些變化。
隻見大霧當中有濃煙升起,裏麵的喊殺聲也能清楚的聽見。
陳武他們終於鬆了一口氣,繼續在外麵等待著,也不敢貿然衝進去,隻希望朱恒能夠快點出來。
良久,隨著火光燃起,大霧漸漸消散,不少營帳已經起火。
人影若隱若現,卻分不清敵我。
朱桓眼看就要堅持不住了,突然看到身邊起火,特別是那些大石頭被燃燒,他還以為自己看錯了。
緊接著,視線越來越清晰。
身邊的親兵立刻說道:“將軍,原來我們一直在營帳周圍打轉!”
“走,大軍在那邊。”
朱恒看清視線後,立刻往陳武那邊跑去。
隻有逃出去,才能保留最後的希望。
陳武見到朱桓,欣喜又有些震驚,隻見朱恒他們狼狽不堪,身上有些傷痕,鮮血染了一身。
他剛要上去迎接,隻聽見一陣喊殺聲,山越軍已經衝殺過來。
“先生,你快去接應朱桓將軍撤退,我上去阻擋山越軍!”
陳武跨上馬,率軍迎敵。
諸葛喬看見吳軍放出火箭,就知道陣法失去了效果,隻能讓潘臨和尤突兩人做好準備,等吳軍逃出去,便立刻率軍衝殺。
潘臨和尤突率軍一陣衝殺,但吳軍利用地形逃到骨頭,他們也不敢貿然追擊,隻能讓兵馬守住,撤回大營。
毛甘等人回到大帳,一個個激動不已。
出征這麽多日,連戰連敗,這次終於大勝一次。
當他們知道諸葛亮神不知鬼不覺地攻取了柴桑,全都震驚不已。
馬順把諸葛亮的書信交給諸葛喬,得知柴桑豫章兩郡的情況,眾人都喜笑顏開。
要不是山越軍糧草不足,毛甘真想設下酒宴。
“痛快,大勝吳軍實在是解氣啊。”
帳外傳來一陣大笑聲,知道是潘臨和尤突回來了。
他們這次斬殺吳軍數千兵馬,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隻有祖郎一人非常尷尬,他這次沒有立下什麽功勞,所以感覺挺鬱悶的。
毛甘笑道:“此次我軍能夠死裏逃生,全是仰仗諸葛先生和王太守相助,本王代表全族人向二人表示感謝。”
說完,毛甘向諸葛喬二人鞠躬。
“大王說得對。”
潘臨也說道:“我們自然也好好感謝二位。”.
諸葛喬看完了諸葛亮的書信,抬起頭,罷了罷手說道:“此次來相助貴軍,也是我軍邀請貴軍相助在先,若是讓大王出現什麽意外,我軍豈能心安?”
毛甘等人見諸葛喬這麽客氣,對他也有了很多好感。
諸葛喬舉起手裏的書信,說道:“在下已經收到丞相書信,對大王此次出戰表示謝意。”
“若不是大王牽製了吳軍,我軍也不能如此輕易拿下柴桑。”
他看毛甘等人臉色複雜,就知道他們心裏在想什麽,笑了笑:“大王莫非以為丞相是在利用你們?”
“當然不是,先生不要多想。”
毛甘有些尷尬。
“大王這麽想也正常,不過若非吳軍一心要奪取荊州,將柴桑的兵馬調走,我軍也不能輕易奪取柴桑。”
諸葛喬說道:“所以柴桑丟失,乃是吳國咎由自取,貪心不足導致。”
“吳國知道大王出征是為了糧草,為何之前一直給大王運送糧草,此次卻沒有送糧草,而是出兵討伐大王?”
諸葛喬三言兩語,就把責任都推到了吳國身上。
這讓毛甘明白,他們雖然在奪取柴桑當中占據了重要作用,但要不是吳國野心太大,也不至於把柴桑給丟了。
這就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毛甘見諸葛喬這麽說,心裏也有些明白了,但現在這種情況,他也不好把話說得太難聽。
現在他不想和漢軍鬧翻,這次漢軍隻派了兩人過來,就能大敗吳軍。
他們山越軍絕對不是強大漢軍的對手。
想到這,毛甘連忙抱拳道:“先生不必多想,本王願與貴軍結為盟友,日後和平共處,隻要丞相有令,本王必然全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