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欲蓋彌彰
字數:4230 加入書籤
關羽也注意到,陸遜至始至終,都表現得非常冷靜,即便吳軍攻擊受挫,但他還是有條不紊地坐鎮指揮。
他不禁感慨道:“陸遜果然是個大將之才,此人不除,想要占據江東,可沒那麽容易啊。”..
此時張承的水軍在弓箭手的掩護下快速向荊州水軍逼近。
但漢軍的投石又開始了。
張承趕緊讓人升起帳幔,吳軍的帳幔都是鱷魚皮作的,比牛皮還要堅韌。
荊州水軍戰船上的連弩也開始發射,密密麻麻的箭雨呼嘯而至。
張承臉色大變,漢軍的連弩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力度也非常大,趕緊讓盾兵頂在最前麵。
箭雨射在大盾上,但也有不少士兵被射殺。
張承咬牙切齒,突然聞到了一股怪味。
抬起頭一眼,這才發現剛才漢軍投過來的並不是山石,而是包起來的圓球,裏麵不知道放了什麽東西。
當這些東西掉在船板上,好像是水和灰土,倒也沒看出有什麽危險。
可張承低頭看了一眼,頓時驚慌失措,大喊道:“撤,快撤!”
漢軍投過來的東西,全都是硫磺和火油,這可是個大麻煩。
等張承再抬起頭時,隻見漢軍的樓船頭部那些洞口正發射出一根根木樁來。
木樁前端被削尖,還有鐵錐插在最前麵。
在張承和一眾吳軍驚愕的目光中,這些木樁全部撞在他們的船隻上。
然而,還不止如此,漢軍的連弩繼續發射。
瞬間,張承就感到絕望了,因為漢軍發射過來的全都是火箭。
點燃的火箭漫天都是,所有吳軍都陷入了騷亂,慌亂地跳入河中。
張承率領親兵掉入小船,拚命逃竄,不然他也要死在這了。
“哈哈哈……”
周倉大笑道:“吳國小兒,這下知道我們的厲害了吧,你們就全部跳進江裏喂魚去吧。”
看著狼狽的吳軍,漢軍這邊一片愉悅。
而張承的殘部已經撤離到了安全地帶,可他的兵馬戰船全部無一幸免,被熊熊大火所吞噬。
隻剩下寥寥幾艘戰船被周泰趕上來救下,其他戰船都被大火燃燒。
能活下來的士兵,隻剩下不到三分之一。
漢軍和吳軍在江麵上,被一道火牆所阻隔,吳軍不敢在貿然出擊,漢軍也自然不會主動向吳軍發動攻擊。
關羽知道今天已經震懾了吳軍,打擊了吳軍的士氣,索性就下令撤軍了。
這一戰,漢軍完勝。
吳軍不僅損兵折將,而且士氣大跌。
吳國一向認為自己的水軍天下第一,所以這一場戰敗,對他們來說,可以是致命的。
陸遜見漢軍撤退,心裏舒了一口氣。
剛才的情況他全都看得清清楚楚,漢軍的戰船非常奇特,而且花招百出,防不勝防。
吳軍大帳內,眾將沉默不語。
張承毫無疑問是最狼狽的,全身黑漆,鎧甲也被火燒得殘破不堪,耷拉著腦袋,雙拳緊握,感到非常屈辱。
“這一戰,是我們敗了,恐怕諸位都沒有想到吧。”
陸遜緩緩開口,打破了沉默:“荊州水軍的強大,超乎我們的想象,恐怕比我軍的水軍還要更勝一籌。”
“漢軍的連弩和擊沉樓船的木樁,戰力實在恐怖,這一戰我們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這次戰敗,並不是指揮的過錯,而是裝備落後漢軍太多。
眾將感到一股無力,沒有應對的辦法,這樣下去隻會一敗再敗。
就算是用火箭,到了射程之內,漢軍就會發射木樁,所以根本毫無勝算。
“大都督!”
全琮突然站出來說道:“讓末將率領一支兵馬前去偷襲攻安港吧。”
眾將聽到這話,目光全都落在了全琮身上。
攻安港是江陵門戶,一旦攻取了攻安港,那麽江陵危急,荊州水軍就隻能不戰自退了。
“關羽乃當世勇將,恐怕攻安港早就有重兵把守。”
陸遜搖了搖頭,說道:“何況當年呂大都督白衣渡江已然讓關羽吃了一次虧,關羽豈會上當第二次。”
“此計不妥,太過危險了。”
全琮不甘心地說道:“那我軍就這麽被動下去嗎?”
若是這一戰敗了,那吳國的水軍就會成為天下人的笑柄,江東從此再無險可守了。
以後漢軍隨時可以順江而下,直逼建鄴。
陸遜十分淡然:“首戰雖敗,未免就是壞事了。”
這次才損失了不到三千士兵,對於十萬大軍來說,這點損失還是可以承受住的。
陸遜沉默了一下,繼續說道:“相比士兵的士氣,還有一事,恐怕會更加棘手。”
“還有何事?”
眾將想不明白,難道還有比這次首敗更加糟糕的事?
陸遜臉色沉重道:“今日關羽和諸葛亮一同出來督戰,難道諸位沒看出其中有蹊蹺?”
眾將相互對視一眼,並沒有看出什麽。
丁封猶豫了一下,說道:“所謂的蹊蹺,倒是諸葛亮匆匆露麵,便退下去沒有再督戰了。”
眾將恍然大悟地點點頭,但關羽就在那裏,諸葛亮不用親自毒戰也沒什麽奇怪的。
眾將紛紛看著陸遜,還是想不明白陸遜話裏的意思。
“這便是蹊蹺之處。”
陸遜說道:“漢軍作戰,向來是諸葛亮布局,鎮守後防調度,武將在前。”
“為何此次諸葛亮卻沒有坐守江陵,反而跟著關羽來到陣前,這不就是很奇怪的地方嗎?”
陸遜猜測:“諸葛亮的出現,說明他隻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他人就在荊州,哪裏都沒去。”
周泰聽得有些糊塗了,問道:“諸葛亮來荊州,我們早就知道了,這麽做豈不是多此一舉?”
諸葛亮來到荊州,細作早就帶來了情報。
他的出現,好像並不能證明什麽。
“這一招,叫做欲蓋彌彰!”
陸遜神色有些凝重,似乎在擔心什麽事。
“大都督!”
一直未曾說話的顧譚臉色突然大變:“你的意思是說,諸葛亮其實並不在荊州?”
陸遜點了點頭,顧譚算是說出了他的心裏所想。
如果諸葛亮真的不在荊州,那事情可能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