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張郃遇襲
字數:3987 加入書籤
“將軍不必緊張,以我看,我們至少還能再守一個月。”
魯淑說道:“我軍雖然隻剩下三萬多將士,但城中的百姓都是站在我們吳國這一邊的,他們也在抵抗魏軍!”
壽春的百姓之所以這麽支持吳國,這還是因為當年司馬懿水淹壽春,導致不少無辜百姓死傷。
所以一聽說魏軍又要來攻打壽春,城中百姓紛紛反抗。
“是啊,連續半月的攻城,我軍的損失一直小於魏軍,都多虧了城中百姓的幫助。”
朱據又歎了一口氣:“隻是不知道援軍何事能到,一直守在城中,實在憋屈。”
半月的戰鬥,將士們都身心疲憊了。
孫恒羞愧道:“魏軍的將領實在厲害,我等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上次許儀和聶鴻的勇猛,讓這些吳將都感到非常忌憚。
更何況,魏軍的張郃還沒有出戰呢,別看張郃年紀大了,但虎威還在,也照樣能抑製他們。
“作為一名武將,就該有勇有謀,孫恒將軍也不必長他人誌氣。”
周舫很看不慣這些武將動不動就舞刀弄槍,一點計謀都不講。
而且他認為,作為武將就應該衝鋒陷陣,畏首畏尾,還怎麽帶領兵馬。
周舫看著孫恒說道:“再者,按照如今的形勢,就算武將能戰勝那許儀和聶鴻,魏軍就會撤退了?”
孫桓一臉尷尬,現在的情況應該鼓舞士氣才對,他怎麽能說出這般影響士氣的話出來,所以他也不敢反駁周舫。
魯淑說道:“援軍在半月前就已經北上,可半月過去,卻還沒有到達,定然是遭到了魏軍的阻截。”
孫楷臉色沉重道:“再這麽打下去,將士們都得不到休整,該如何是好?”
“不用擔心,我們累,魏軍比我們更累。”
“而且我軍的傷亡比魏軍少,魏軍攻城半月,卻沒有半點進展,士氣比我們更加低落。”
魯淑一點都不擔心:“據我推斷,再過兩日,就要下大雨了,到時候魏軍就隻能暫停攻城了。”
周舫點點頭:“隻要下雨,我軍也能好好休整一番了。”
“子昭你是如何知道三日後會下雨?”
孫恒不解地問道:“雖然雨季接近了,但也不能準確推斷能下雨吧。”
“你看外麵的天空,還太陽高照呢。”
魯淑沒有隱瞞,說道:“當年丞相向諸葛亮請教過,之後就寫下了一本天文之書,讓我自幼學習,所以我才能推斷三日後會下雨。”
“說到諸葛亮,那確實是我大吳國的大患。”
周舫說道:“如今諸葛亮就在柴桑,而陛下卻一意孤行要去奪回,隻怕是要吃虧啊。”
“柴桑之事還是以後再說吧。”
朱據說道:“如今還是先解壽春之危,隻要下雨,魏軍就隻能停止攻城了,等援軍一到,壽春之危則解除,就是不知道三日後到底會不會下雨。”
“這倒無慮。”
周舫說道:“就算下雨會推遲幾日,隻要我們能守住壽春,等援軍到來,壽春定然無恙。”
“好,趁現在魏軍還沒有攻城,諸位就下去休息吧。”
朱據覺得渾身乏力,說道:“城防還是不能鬆懈,加派人手巡邏,千萬不可讓魏軍乘夜偷襲。”
攻打南門的魏軍將領是張頜,連日的攻城讓雙方兵馬都疲憊不堪,士氣都比較低迷。
此次雖說是襲擾,但吳國在壽春有多年經營,已經變得固若金湯。
再加上壽春的百姓都幫助吳國,所以難度非常大。
張頜本想重新想辦法,但立功心切的曹爽一次又一次派人催促,甚至還把親兵派到前方來督戰,一副不把壽春奪下來堅決不罷休的態勢。
張頜看著黑沉沉的天空,遠處一片漆黑,還時不時有閃電掠過,看樣子是準備要下雨了。
張頜臉色陰沉,淮南的雨季十分漫長,一旦下雨就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停止了。
接下來幾日之內,如果再拿不下壽春,就不得不退兵了。
“將軍,天色已晚,為何還不下去休息?”
聶鴻走出營帳,看到張郃站在台上,便走過去問道。
張頜回頭看了一眼聶鴻,笑了笑:“你不也沒休息嗎?這幾日攻城勞累,辛苦將軍了。”
聶鴻走到張郃身旁,看了一眼天空,說道:“將軍,此番攻打壽春,隻怕是要無功而返了。”
“聶兄,這番話還是不要亂說為好。”
張頜看了四周一眼,見並無閑雜人等,這才說道:“身為將領,隻需遵從將令,竭心盡力即可。”
“多謝張將軍提醒。”
聶鴻說道:“在下感謝將軍知遇之恩,無以為報,隻是……”
一想起那個什麽本事沒有的曹爽,卻在背後指指點點,聶鴻就一肚子火氣。
要不是曹爽胡亂指揮,恐怕早就攻下壽春了。
“可惜啊,虎父犬子。”
張郃無奈地說道:“昔日的曹子丹,內不恃親戚之寵,外不驕白衣之士,為何其子驕矜如此?真是可惜。”
“大將軍是個將帥,這曹爽……”
聶鴻剛要說話,卻聽見大營外大喊:“有敵襲,快來人啊!”
張頜大驚失色,連忙對聶鴻說道:“快集結兵馬退敵!”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大半夜會有敵軍來襲,但二人還是趕緊去準備退敵。
很快,大營外麵就響起了喊殺聲。
營寨中鼓聲震天,慌亂的號角聲此起彼伏,張郃連馬都不騎,拿著武器就衝了出去。
四周已經亮起火把,火箭彌漫,大營周圍都是火光。
張郃見找不到敵軍的蹤影,便跨上戰馬衝了出去。
營帳周圍人影重重,也不知道敵軍究竟有多少,魏軍都亂作一團了。
張頜帶著一支兵馬衝出大營,正好就看到一支敵軍殺來,看裝扮就是吳軍。
張郃指著為首的將領喝斥道:“敵將是從何而來?”
“此人乃是張頜,將士們,生擒他!”
來的正是諸葛恪派來的先鋒部隊唐谘、王祚二人。
唐谘早在壽春見過張頜,見過去幾年,張郃變得更加年邁,認為立功機會在此,便率軍衝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