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吳軍大敗

字數:3299   加入書籤

A+A-




    “程谘將軍率領五千兵馬前往東門見機行事。”
    諸葛恪吩咐道:“我和全琮率軍前往南門,張休和全懌在此看守大營,以防合淝的吳軍前來襲擊。”
    “軍情緊急,諸位趕緊按照我說的去做,事後再向各位解釋。”
    現在這個情況,再解釋下去,隻會浪費更多時間。
    大家見諸葛恪焦急地下去準備,眾將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但諸葛恪都要親自出馬了,他們也隻好下去準備。
    程谘帶著兵馬滿臉疑惑地趕往壽春東門,遠遠看到一兵馬在廝殺,他也覺得不太對勁,催促士兵快馬加鞭。
    然而就在這時,突然一道大笑聲傳來:“吳軍小兒,你們可終於來了,讓我等得好苦啊,哈哈哈……”
    埋伏的人,是魏將典滿。
    魏軍既然決定要設伏,那自然就會提防成德的吳軍。
    程谘被嚇了一跳,蒼茫迎敵,上前跟典滿廝殺在一起。
    兩人殺了十幾個回合不分上下,不過魏軍越來越多,吳軍隻能邊打邊退。
    遭遇一次埋伏,就損失了近千士兵,這讓程谘內心非常不滿,打算回到成德質問諸葛恪。
    另一路的諸葛恪也好不到哪裏去,半路上遇到了夏侯和的埋伏,不敢再去支援壽春,隻能倉惶撤回成德。
    然而,成德也遭到了合淝魏軍的進攻。
    雖然魏軍沒有全力攻城,但全琮也不敢出城追擊,隻能縮在城中防守。
    程谘剛殺退城外的魏軍進了城,就看到了諸葛恪帶著殘兵敗將退回來,直接上前質問道:“將軍讓我們去壽春,可中途就遭遇了魏軍的埋伏。”
    “甚至差點就丟失了成德,將軍是不是中了調虎離山之計?”
    諸葛恪長歎一聲:“確實是魏軍的調虎離山之計,但並不是用來對付我們的,而是用來對付壽春的。”
    “我軍沒有及時支援壽春,恐怕壽春要丟失了。”
    聽到這話,眾將全都愣住了,壽春要丟失?這怎麽可能。
    “將軍說笑了吧。”
    程谘冷笑一聲:“壽春守備充足,魏軍已經圍困一月都沒有拿下,怎麽可能一夜之間就會被拿下?”
    諸葛恪沒有解釋,無奈地說了句:“明日你們就知道了。”
    眾人見諸葛恪悶悶不樂,還以為是吃了敗仗麵子上過不去,也沒有過去追問,各自退下去了。
    他們現在還以為壽春安然無恙,不可能一夜之間被魏軍攻破。
    壽春丟失,吳軍在城中的三萬多兵馬死傷無數,投降魏軍的有五千多人,最終隻剩下萬餘殘兵敗將從壽春城逃出來。
    而孫越和淩封兩員武將在壽春城戰死。
    魏軍進城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安撫百姓,為了讓壽春城安定下來,魏軍可是費勁了不少力氣。
    第二日,曹爽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壽春太守府,召集所有將領論功行賞。
    但這時,陛下的聖旨就到了。
    曹爽感覺很疑惑,壽春這才拿下不到半日,千裏之外的洛陽是怎麽知道的?
    當看到聖旨,原來是陛下命令他們撤軍,不僅要停止攻打壽春,更從汝南和下邳的兵馬當中,抽調了一萬兵馬前往鄴城。
    想要詢問傳聖旨的人,卻什麽都不知道。
    曹爽不解道:“奇怪了,自武帝統一北方以來,除了抵禦塞外的異族,北方一直都非常安定,怎麽會派兵馬前往北方?還如此緊急?”
    夏侯玄說道:“想必是塞外鮮卑又入侵了,也有可能是高句麗襲擾邊境。”
    鮮卑自從沒有了匈奴的遏製之後,實力迅速壯大,統領軻比能更是一個大將之才。
    曹丕時期,封他為附義王,並乘機打破鮮卑嫡係拓跋部落,收服匈奴殘部。
    但因勢力過大,魏國暗中幹涉挑唆,受烏丸等部落的打擊,所以對魏國一直是懷恨在心。
    但軻比能卻懂得隱忍,表麵上向魏國效忠,可背地裏卻暗中在草原上擴大自己的實力。
    久而久之,鮮卑就變得更加強大,精銳騎兵數不勝數,更是統一鮮卑。
    就在軻比能勢力最大的時候,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刺殺軻比能。
    但最終軻比能卻逃過一劫,從此對魏國更是痛恨,所以這次出兵襲擊魏國也不奇怪。
    而高句麗自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就主動和魏國結盟攻打遼東。
    在平定遼東後,高句麗卻突然發兵突襲遼西,自此勢力發展很快,在丸都城建國,還在打遼東主意。
    魏國為了防備高句麗,每年都會派很多兵馬去防備。
    “陛下定料不到將軍已經取下了壽春,所以將軍隻需留一員武將在此鎮守即可。”
    陳泰說道:“而合淝的兵馬也不能撤退,可以防備吳軍來攻打。”
    “接下來將軍隻需班師回朝,去麵見聖上。”
    如果還沒有拿下壽春,讓他們撤軍也無妨,畢竟一開始他們就商量好了,如果計謀沒有成功,就隻能撤軍了。
    但辛辛苦苦一個月,還損失了好幾萬的兵馬,怎麽能把到手的壽春就給棄掉?
    “玄伯所言有理。”
    曹爽本想在壽春休整半月,隨後就拿下攻打石亭、巢縣,繼而取廬江。
    但陛下旨意既然到了,那就隻能遵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