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免費午餐
字數:8365 加入書籤
王明不知道對這頓免費午餐是怎麽準備的,竟然動用了三輛大馬車運送。
眾人可以看到,每個馬車上麵都是那種將整個車的上麵圍起來的圍簾。
從早上到晚上的時長,大概是從上午的辰初到晚上的申末,整整六個時辰。
這是嶽飛從張宏逵家族得了一個大便宜以後突發奇想臨時改變的主意。
王明這個免費午餐來的時間也是恰到好處,再晚一點兒,這些人就開到白蠟樹林裏去了。
既然是吃飯,總要給點休息時間,於是虎子要求張宏逵下令,大家原地休息,保持隊形不變。
宋徽宗崇寧四年二月初三,午正,張宏逵停止了原地踏步走的訓練,要帶人去樹林。
再說了,這種飯大家歡迎之至,為什麽要打?打壞了怎麽辦?即使不打壞,打跑了也很糟糕。
不過看在嶽飛是大家喜歡的小公子麵上,而且還有大個饅頭堵嘴,大家也就放過去了。
這一方過不要緊,這種不正規的俗語就流轉開來。
主要原因這次雖然將王大財主給吃的坐臥不寧好幾天,發誓以後再也不犯這種傻,太傻了也。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以後大財主換了一個,一個小財主,但是這個小隻是年齡上。
除了年齡,他哪裏小了?那簡直就是財大氣粗。
他把這些成為全民皆兵成員所有人的夥食都包圓了。
不用說,這個財主就是嶽飛了。
想要全民皆兵,解決不了軍糧問題,半民皆兵都搞不起來。
所以全民皆兵最大的問題不是兵,而是後麵支持這些兵的人吃馬喂。
這些東西沒有辦法解決,嶽飛搞全民皆兵不是犯傻?
即使這些兵窩在程崗村可以吃家裏的飯,在坐吃山空之前能堅持一段,但是出去做任務呢?
嶽飛總不能如同土財主一樣,隻會窩在家裏被動挨打吧。
那樣,也跟笨人下棋死不顧家沒有什麽區別,早晚給一窩掏了去。
嶽飛可是清楚,軍事鬥爭,就是一群最高智商最高能力的人分成勢均力敵的兩撥,然後你死我活決鬥。
哪一方沒有發揮自己最高水平,或者什麽老虎打盹稍一疏忽,就會萬劫不複。
沒有充分的心理和物質準備,幹脆別踏進這個圈子,老實挨打沒準話能多活幾天。
而這裏的重要一環,就是該殺出去的時候,一定要打出外圍,甚至直搗敵人後方的老巢。
這個時候,當然要自己籌備糧草,否則打到敵人麵前自己沒吃的了,豈不是給敵人去送人頭?
同時,嶽飛對這部分軍事力量,也不能指望朝廷發晌運糧支持。
朝廷不承認是一回事,除非事前歸順朝廷。
嶽飛費勁搞成的保命底牌,他當然不肯送給朝廷了。
還有,這事情是嶽飛背著朝廷搞出來的,初期階段和中期階段都不能讓朝廷知道。
後期翅膀硬了以後,朝廷的態度就可以不顧。
總而言之,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能指望朝廷,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所以嶽飛自己解決軍糧是應有之義,也是第一要緊,他在心念上早就有了預案。
這些遠的不說,就看大家紛紛領取饅頭,一個人十二個,折合二斤四兩麵。
看著手捧饅頭笑得合不攏嘴還對王明大財產不斷頌揚的熱鬧,嶽飛感慨萬千。
民以食為天,可歎官府連這個都不能顧全,還有臉自稱天子、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嶽飛自己打住自己的胡思亂想,繼續看饅頭,這個最現實。
饅頭都是按照二兩麵一個,本來可以做大一些,但是嶽飛不讓,因為二兩一個的饅頭最省燃料。
這個時候家小底薄,什麽東西都要算計到。
還有就是二兩麵一個,也方便攜帶。
這個考慮也是出自嶽飛,如果不是每個人分十二個話,估計得有四分之一的人十二個不夠吃。
而每個人發十二個,王明已經明言,吃不完可以帶回家!
這個措施不要小看。
這種白麵大饅頭,有的窮困戶一年也吃不到。
今天陡然從天上掉下來十二個,他們心裏肯定是樂顛了餡兒。
窮人家裏的人大多敬老人愛孩子,有這個機會,哪能不給他們留下,都便宜了自己?
獨樂樂不如種樂樂,這就是村民質樸的觀念和辦事原則。
這種事情值得提倡,嶽飛也不可能強迫他們都吃掉。
等大家都領到了自己的大饅頭,紛紛狼吞虎咽吃了起來。
最後,還有二十多人沒有領到。
這些人就是被張宏逵懲罰的那些,本來癱在地方起不來,嗅到饅頭飄香額外生出一股力量,都起來了!
然後心虛地慢慢挪了過來。
不幸,又被張宏逵看到,大罵道:“你們還有臉來噌饅頭吃?土都沒有你們吃的,滾蛋!”
那些人看到別人吃的那麽香,自己的肚子頓時咕咕叫得山響,如同一潭蛤蟆,不禁哭了起來。
包括那個張宏霸,也沒有挺住,原來人要是餓的話,什麽傷痛還有委屈,都能加倍讓人痛苦。
還是嶽飛最善良,覺得在這個時候應該體現人性,而不應當挑戰人類的底線,指令給他們每人六個。
既然有錯當然要處罰,減少一半饅頭,這個也是很嚴厲的。
對於這六個饅頭,所有的人都感激涕零,包括張宏霸。
他狼吞虎咽吃了進去,一個沒剩,吃完才決定,他的仇恨六個饅頭根本壓不下去。
分完以後,王明數了一下,還剩下五百二十個饅頭。
到了這個時候,王明才發給那些趕車的、幫忙的人一些,每人十個,這樣,又減少了一百個。
隻剩下四百二十個了。
這時候吃貨走了過來。
吃貨就是虎子叔叔,因為議論白吃饅頭的時候,他說他能吃二十個,所以嶽飛送給他一個昵稱,吃貨。
他已經吃完十二個,一個都沒剩,還沒飽。
虎子可以放心地敞開肚皮吃,因為他沒有家人,否則也不能以小廝的身份從小就和嶽飛膩乎在一起。
也虧嶽飛剛出生就能聽聲辨物,記住虎子的聲音,也是因為虎子那天特別活躍,連陳摶都趕。
虎子叔叔唯一的牽掛就是麻花,可是他又不好意思給她送過去兩個,人家麻花又不是沒有饅頭。
所以虎子也就不想其它,一心要在今天吃個肚兒圓。
本來嶽飛自告奮勇,要把自己剩下的十一個饅頭給虎子叔叔吃,他吃一個都是小雞吃黃豆。
理由還很充分,就是,不能隻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
今天虎子叔叔一直給他當馬騎,還經常快馬加鞭加速度。
可是虎子不吃,說讓他帶回去給嶽母吃,還有可以給嶽翻吃一些,讓他快點長。
他那麽大力氣,一次駝哥兒倆才過癮。
嶽飛一聽也對,給老媽帶回去是正經,嶽翻就算了,才一個月,給他一個饅頭吃,估計當場就得翻。
虎子走到王明麵前,說明了自己要吃饅頭的來意。
王明當然不會拒絕,這虎子以縣太尊名義幫了絕大的忙,整天喂足他饅頭也沒有問題。
“要幾個?”
虎子說:“先來十個,吃一下試試水。”
王明一哆嗦,這個飯量,剛才那個想法有些冒險!
手中的饅頭掉了一個,王明隨手就又抓起三個,湊足一打遞給了虎子。
前後加在一起,他一個吃兩個人份。
虎子也爽快,哪裏也不去,原地不動立馬開吃。
眾目睽睽之下,這才發現虎子吃飯也與眾不同。
如何不同法,難道不用嘴?
隻見虎子的大手,這時大家還注意到,虎子的手也很大,虎爪一樣,一抓就攥住一個饅頭。
然後就是一握,也不見他用力,虎爪鬆開,那個饅頭大幅度縮小,也就是原來個頭的百分之十。
可見那饅頭受了何等高壓。
然後虎子口一張,順手將那個大棗大小的饅頭扔進口裏,發出卜魯一聲。
甚至不知道是掉在嘴裏,還是穿喉而過,直接進了肚子。
與此同時,剛才已經變空的大手又抓起一個饅頭,照樣高壓加之於上,又是一個大棗成形。
接著絲毫沒有停留,流水線一樣進入他的口裏,依然不見虎子咀嚼,結束了這個饅頭的流程。
對以後的十個饅頭流程更加熟練,速度也快了一些,十個饅頭如同流星趕月,不到半刻鍾,吃得淨光。
更加令人佩服的是,他這樣當眾表演,竟然沒有發現自己已經成了全場矚目的明星!
最後一個也吃光以後,他的手又習慣地去抓饅頭,卻一手落空,這才敢到有些尷尬,四周看看。
意思是丟醜的事情別被人看到,多不好意思。
可是一看之下,頓時嘴張老大,足夠裝兩個饅頭,還必須是沒有被他捏扁縮小之前的規模。
王明看虎子意猶未盡,主動上去詢問;“虎子尊使是不是還沒有吃飽,這次要幾個?”
他是虱子多不咬帳多不愁,放開了讓他吃!
虎子不好意思地低了一下頭,似乎覺得能吃是一件多不好的事。
羞澀地說:“還可以再吃?那就再來十二個?不行的話,十一個也行。”
從剛才虎子的舉動中,王明知道這虎子也不是太識數的,於是指使那個幫忙的,給他十六個。
虎子喜滋滋接過來,依然是故伎重演,大庭廣眾之下,一頓囫圇吞棗,將十六個饅頭全部消滅淨盡。
眾人都看得麻木了,這虎子尊使大人也太能吃了!你們這些大保長中保長小保長也太對他照顧不周了。
竟然給餓成了這樣,見到普通的饅頭就變成了惡狗撲食。
嶽飛也是從頭看到尾,發覺虎子叔叔身上的寶藏還有許多沒有發掘出來。
對於他能吃那麽多饅頭……等等,多少?前後一共四十個!
也就是吃了八斤麵!
不過,這還沒有驚到嶽飛,他感興趣的是虎子叔叔的肚子,還不起碼三胞胎孕婦一樣突出?
可是他失望了,還真沒有!
虎子叔叔的肚子並沒有大,依然和以前一樣,隻看肚子,沒有人能猜測到他肚子裏有四十個饅頭。
即使如此,嶽飛依然沒有覺得驚奇。
原來他有個特種兵戰友,也在吃飯上有獨門絕技,他能吃一扁擔年糕。
就是那種四寸長寬高四方塊的年糕,從一頭緊挨著排到另一頭。
那扁擔是擔柴那種,全長二米,這樣的年糕可以擺十五塊,每塊一斤,總共十五斤。
那位戰友這樣飽吃一頓以後,就可以半個月不再進食,什麽事情都不影響。
不知道虎子叔叔是否也有這種功能。
這也讓嶽飛意識到,任何一個看似普通的人,或許就有一門絕技傍身。
隻是在沒有觸發條件出現的時候,不為人所知。
以前他就是一個大頭兵,本事再大也不會考慮這方麵的事情。
現在不行,他需要全麵掌控大局全麵安排各種事務,每一個人的專長他都要掌握,而且善加使用。
等人都到齊,王明大聲宣布:“免費午餐,現在開吃!”
讓後在張宏逵的管理下,大家排成三隊到三輛大車那裏打飯。
為了加強管理,防止有人見飯眼開,張宏逵又把那根打人很方便的白蠟杆借了回去。
嶽飛估計,王明起碼要用二千斤麵粉,才能製作三車饅頭。
估計即使王明這個大財主用掉這麽多白麵,也肉疼得夠嗆。
實際上王明也是有些後悔,他沒有想到鄉民踴躍,能召集八百人過來。
這樣一來,每戶人家就平均出了五個人之多,真的是全民皆兵。
他原來計算的時候按每戶三人計數,才不到五百人,差不多一千斤麵粉就夠了。
這些圍簾封閉成一個圓圈用來盛裝糧食。
同時將湯鬥的那個鋤頭隊也叫了過來,一起吃午餐,也正好讓他們休息一下。
他本來是送給了嶽飛。
還有打飯,據說這種術語有是從嶽飛那裏學來的,雖然大家都是一腦袋懵,明明是吃飯幹嘛說打飯?
北宋時期鄉村人的飲食習慣大多是兩頓飯,早晨稀晚上幹。
經過早晨從辰初開始的高強度訓練,到了這個時候大家早就餓得前心貼了後心。
當大家重新排隊準備一邊行軍一邊練習齊步走的時候,大財主王明送飯過來了。
王明既然開始之前答應大家免費供應一頓飯,當然就是供應午飯最合適。
如果沒有午飯,他們必須一直練下去堅持到夜晚,效果雖然受一些影響,卻問題不大。
都說中國農民吃苦耐勞,那可真不是虛的,隻從吃飯一項上來說,一般人就受不了。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