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把趙武吃透了

字數:5827   加入書籤

A+A-


    當李然的話音落下,楚營之中頓時一片安靜。

    讓李然感到十分詫異的是,麵對他這一番赤裸裸的羞辱,王子圍不但沒有惱怒,反而顯得十分平靜,甚至好似當真在思考李然所言之理。

    這讓李然有了一種十分不好的預感。

    果不其然。

    片刻後,王子圍忽的冷笑了一聲,    目光在李然身上來回掃視一陣。並且,隻是淡然言道:

    “嗬嗬,果真是三寸不爛之舌啊。子明這是想要勸本令尹放了叔孫豹?”

    “正是。”

    “魯國與莒國之間素有恩怨,互相攻伐本就不足為奇。若令尹此時將叔孫大夫抓回楚國,隻怕會難以服眾啊。”

    李然如今也已是辯無可辯,隻得是如此勉強應道。

    誰知王子圍卻隻一擺手,    示意李然不必再繼續說下去了。並是一反常態,    頗不以為意的兩眼直勾勾的盯著李然。

    “而今我楚國才是這天下的盟主,    這魯國與莒國之事,自然也該由我楚國調查清楚後再做定論,如今,還輪不到你一個鄭人在此說三道四。”

    “李然啊李然,本令尹確是看重你的才能,可你也莫要是得寸進尺!”

    王子圍意興闌珊的望著李然,眉眼間帶著一絲若有所悟的傲氣,儼然一副上位者的姿態,被他展現得是淋漓盡致。

    抓捕叔孫豹,乃是他王子圍行使盟主職權所辦成的第一件大事。

    倘若就此放了,那不等於是在啪啪打自己的臉?

    尤其是與之前平丘之會上晉侯的表現再作一番比較,這也未免是太丟人了吧!

    所以,當他麵對李然的再度勸諫時,他現在所表現出來的反應與會盟前“聞過則喜”的態度,可謂是大相徑庭。

    為了成為天下盟主,他可以聽一些李然的勸諫。

    可是成為盟主以後,任何關係到他盟主顏麵的問題,    都絕對沒的商量!

    而麵對王子圍如此強硬的態度,    李然一時也完全沒了主意。

    既然軟的不行,那便隻能……

    李然怏怏的退出楚營,並且在孫武的隨從下,先是返回了鄭國的駐地。

    一路上,孫武見李然始終憂心忡忡,便開口詢問道:

    “先生可是在盤算著該如何營救叔孫大夫?”

    李然目光一轉,四下環視一周後,才點頭回道:

    “嗯,叔孫大夫絕不能被他們帶回楚國!”

    “長卿可有想法?”

    孫武聞聲,當即是與他靠近了些,並是低聲諫言道:

    “武以為,若當真想要營救叔孫大夫。我們不妨……夜襲楚營,逼迫王子圍放人!又或是在他們返回楚國的路上……直接劫走叔孫大夫!”

    “楚國這一次來到虢地,畢竟隻帶了區區兩千士卒罷了,我們如今手下的精銳也已數百,若是出其不意,想要劫走一個人還是綽綽有餘的!”

    人數上的劣勢可以通過出其不意來彌補,此乃孫武日後用兵的一大絕招。

    李然聞聲,微微點頭。

    “隻不過,    此計還稍顯粗糙了些……”

    “這樣,    長卿你今夜可率兩百精銳,盡穿玄色夜衣,頭裹蒙布,衝入楚營放火,佯攻王子圍大營,隻需引出楚人大部來追,便可立馬退去。”

    “切記,務必要做到全身而退,不可被楚人拿住任何把柄!”

    畢竟,李然如今乃是鄭國行人,一旦被王子圍查出來這件事乃是鄭人幹的,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另外一方麵,孫武也絕不能出任何事,不然李然又如何能擔得起這個曆史責任?

    “難道……難道先生是打算自己親自動手去劫囚?”

    孫武反應極快,立馬就想到了李然的全盤計劃。

    所謂聲東擊西,便是先由孫武佯攻王子圍的大營,而後李然再伺機攻入囚禁叔孫豹的所在,令王子圍首尾難以相顧。

    “長卿不必擔憂,隻要你這能牽製得好,那為兄便可高枕無憂!”

    “反倒是你這,王子圍雖不善用兵,但他身邊的伍舉,其祖上可都一直便是行伍出身的,是個用兵的高手。”

    “更不能太小瞧了這數千楚國侍衛,這些人既然能伴隨楚國令尹,深入此等中原腹地,若不是有萬全的保障,王子圍也斷然不會如此安然。”

    所以,麵對如此的勁敵,還要能做到萬無一失,不能露出任何的破綻,其難度也是可想而知。

    隨即,他二人又登上一處土台,瞭望了一番楚營的地形。

    楚營處於會盟台的南麵,傍山而圍,出口正對著會盟台。李然兩次出入楚營,也已是對內部的駐紮情況有所了解。

    據他猜測,叔孫豹極有可能是被關押在王子圍大營的旁邊。

    “若敵人從大營門口襲來,王子圍必走東側,屆時我便率人從西邊攻入,切斷楚營士兵對大營正門的支援,並伺機營救叔孫大夫。”

    “你在正門所遇阻力必不會小,所以,一旦得手,定要及時撤離!我現在再去找趙武商議,也請晉國能夠暗中相助。”

    楚營的東側正是返回楚國的官道,王子圍若想突圍而走,必定選東側。

    但若王子圍不走,選擇與孫武硬剛,那光是孫武手底下的這些人顯然不是那些楚國精銳的對手,所以晉國的策應也很重要。

    孫武又如何不知李然的意思?於是,當即點頭稱是。

    李然再度來到晉營,當趙武得知了李然的來意,他明顯的先是愣了一下。

    “你當真要這麽做?!”

    “中軍以為此舉是有何不妥?”

    李然沒有回答“是”與“不是”,而是選擇了反問。

    隻見趙武是一邊背過身去,仔細思索了一番後,竟是十分平靜的搖頭回道:

    “倒也……並非不妥。”

    “隻是此舉,未免是太過激進了些。若是換成老夫,恐怕是斷然不敢的。”

    話音落下,趙武的眼神之中竟是透出了一絲期許來。

    “楚國方興,如今又為盟主,此間各國上卿皆怕惹事上身,所以都是唯恐避之不及。而你卻反而意欲以身犯險?此番魄力,實是令老夫汗顏呐……”

    在年輕一輩中,趙武還從未見過能有人與李然相提並論者,甚至是在老一輩當中,能與李然相比者,那也是屈指可數。

    趙武所誇讚的,乃是李然的勇氣與魄力,智謀與果決。

    隻可惜,這樣好苗子,卻終不能為他晉國所用。

    “中軍謬讚。”

    “叔孫大夫與然有知遇之恩,而今眼見其落入險境,然又豈能坐視不理?”

    “此次隻懇請中軍能夠派人從旁掩護,以策應然之部曲能夠順利脫身。”

    孫武率軍佯攻正門,放火之後必定遭遇楚人的大舉追擊,以李然手下的兵力顯然很難支撐。

    晉國若能出手相助,隨便使一個理由,都或許能夠幫助李然緩解很大的壓力。

    隻要是晉國能於暗中插手此事,待楚人察覺,便也不敢在晉國的眼皮底下與晉國硬來。

    “好!”

    “嗬嗬,好你一個李子明!卻是將我晉國也都盤算的清清楚楚啊?”

    當李然將此事言說清楚,便是趙武也忍不住對李然豎起了大拇指。

    然而,其實李然所說的,其實都是戰術層麵的內容。他似乎是完全默認了晉國一定會幫忙一般。

    然而,事實上,晉國這個忙,按理還真就是非幫不可的。李然雖沒說破,但是趙武卻是心知肚明的。

    什麽原因呢?其實也是很簡單的道理:你楚國居然敢在我們晉國這裏拿人,而且拿的人還是我們姬姓的!你楚國可曾把我們晉國放在眼裏?

    而晉國又不太能明著幫魯國,一來,畢竟是自己讓出去的盟主之位。二來,當年平丘之會上,他們晉國也是這麽做的。

    所以,他們本來就是左右為難的。而如今,鄭國的李然居然能主動挑這個頭。這對於晉國而言,那肯定是再好不過的了。

    顯而易見,李然就是一開始便已經將這些個關係都給盤算得是清清楚楚的了。要不然,他又如何敢來晉營討援呢?

    而他之所以不將說破,這一來是根本沒必要。二來,也是給晉國留足了體麵。

    所以,趙武才會說“把晉國都盤算得清清楚楚”。

    而且這一番計劃,對於晉國而言也是舉手之勞罷了。畢竟,這最為驚險刺激的活,李然都已經給兜著了,晉國隻從旁協助一下,給他撐撐腰,壯壯聲勢而已,這又有什麽不可以的?

    “那就多謝中軍大人了,中軍大人之恩義,然定將沒齒難忘!”(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