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字數:2697 加入書籤
終於完結了。
可以說是如釋重負。
寫小說嘛,尤其是曆史小說,說到底就是“彌補遺憾”。
很多人會問,我這部小說寫的真心憋屈,又不當王,又一個勁的在那走輔佐流,在那受虐,到底是在找遺憾還是在補缺遺憾?是不是有病?
今天借著完本感言的機會呢?也算是做一個統一的答複。
其實,這部小說可能跟絕大部分的曆史小說不太一樣,它所彌補的並不是一個特定王朝的遺憾,而是卯定了一個人——孔子。
是一個活生生的孔子。
本小說中,大多數的事件,幾乎都可見於《左傳》。而且,也基本可以當做是代入了孔子之後,跨越時空的一次模擬體驗。
對《左傳》稍有了解的同學,肯定都知道《左傳》其實可以劃分為三世。
也就是通過孔子的視角,劃分為“所見世”、“所聞世”以及“所見聞世”。
孔子所親身經曆的,就是“所見世”;通過前人的道聽途說,也就是“所聞世”;而對於更早的,也沒多少名人軼事流傳的,隻有部分史料流傳下來的,就是“所見聞世”。
而在“所見世”和“所聞世”裏,隨處可見的都是孔子對於其心目中“理想國”的向往,以及對於各個“同誌們”,以及“先人們”的惋惜。
孔子所著《春秋》,以及後世所流傳的《左傳》中,在文本的細讀過程中,讀者可以很深刻的感受到。
無論是對楚靈王,又或是對王子朝,又或是對魯昭公,這些無疑就是孔子的遺憾。
所以,作者君在小說中,是盡可能的替孔子補齊了遺憾。
沒錯,李然就是孔子在另一個“世界”的替身。
叔向和子產,作為“所聞世”中的大佬,作為孔子的偶像,我讓李然成為了他們的亦師亦友的關係。
楚靈王,作為“所聞世”中最受孔子“器重”的君王,孔子後來之所以會以楚國作為周遊列國的目的地,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受到了“楚靈王”事跡的感召。所以,我也是不惜筆墨的讓李然輔佐了他一番。
魯昭公,是孔子在“所見世”的遺憾。孔子少時便得魯昭公的其中,甚至因為魯昭公送了他一條鯉魚,他便興奮的把自己的兒子取名為“鯉”。而麵對魯昭公的境遇,自然也就成為了孔子的遺憾。
所以,麵對這一遺憾,我也自然是要大書特書的。
凡此種種,在作者君的這一部小說中多有涉及,在這裏便不再一一展開。所以,這一部小說的宗旨,便是——在詳述孔子這一牛掰生平的同時,也替孔子是彌補了遺憾。
在這裏,我這裏還不得不提另一個角色——豎牛
豎牛,作為小說中的大反派,他既沒有顯赫的身世,也沒有通天的能耐。而他唯二所擁有的,唯有那麵對現實身份不公時的“怨念”,以及一顆要“改換天地”的決心。
作為一個曆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無論是他的出身,還是他的執著,其實都與孔子“並無二致”。隻是,在人生的岔路口處,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處世之道,最後二人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豎牛與孔子,作為相距不遠的,同一時代,同一國度的兩個截然不同的人設,天生就是最好的對比。
所以,在小說中,大反派不選範鞅,不選田乞,不選季孫氏,而是選擇豎牛,也正是想要突出這一特性。
當然,作為一部曆史小說,作者君自知需要改進的地方也還是有許多。
正如前麵所說的,小說中的“爽點”,“虐點”其實也算是這部小說的硬傷和通病了。甚至這一部小說,都不能稱得上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小說。
不過,話又說回來,能夠較為完整的還原那一段紛繁複雜的曆史。能夠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找出互為關聯的蛛絲馬跡並且前胡呼應,也算是這一部小說的優勢吧。(請原諒我在這裏王婆賣瓜一下:)
總之,也算是見仁見智。
如果是對春秋曆史本來就感興趣的書友,就不妨姑且看看,就姑且當成野史來看,作者君就很是欣慰了。當然,對於春秋無感,但對曆史有興趣的書友,如果能夠耐得住小說中作者君所說的這些個缺點和特點,那麽也歡迎書友們賞閱。
當然,對於本小說並不感冒的書友,作者君也希望書友們能夠多多擔待。
最後的最後,我要感謝一直為書本運營而默默付出的“那個俗人”,還有許許多多的助理,比如“耍刀小子”、“黃天天”等。(請抱歉我實在記不住名字,但是真的非常非常感謝你們的付出)
還必須要感謝一下我的責編琉星,以及在背後默默助推的各個起點大佬們。
當然,最後的最後,還要感謝廣大為拙作而點了訂閱的義父們,你們破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