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三歲看大 六歲看老

字數:2533   加入書籤

A+A-


    爺爺也是個會琢磨事的人。
    蔡根夫和童玉芬兩口子走後。
    爺爺特意提醒陳揚,“揚,你相信豆腐這個人嗎?”
    陳揚笑道:“爺爺,豆腐不可信,但他老婆可信啊。”
    “這倒也是。”爺爺點著頭說,“我就是覺得,賭博人靠不住。”
    陳揚卻搖了搖頭,“爺爺,我倒聽說,賭博人很靠硬的。”
    很靠硬,是溫林方言,意思就是相當靠譜。
    豆腐兩口子幫陳揚開了個好頭。
    臘月廿八這天,從早到晩,共有三十二戶人家上門,包括豆腐兩口子。
    大部分都是隻借一百塊。有的是借兩百,但這也是最多的。
    陳揚共借出四千塊錢。
    絕對的來者不拒,陳揚沒讓村裏人失望。
    當然,陳揚的要求也很嚴格,不管識字不識字,都要寫借條和簽字畫押。
    有意思的是,借條上隻寫借款數額,和借款時間和還款時間。
    關於利息,隻寫“利息協商”四個字。
    陳揚滑頭,一分以上就是高利貸,陳揚不想留下把柄。
    那時候的農民,很講麵子,忒講信譽,即使沒有借條,也不擔心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
    一兩百塊,對陳揚來說是個小錢。
    而對剛踏入商品經濟的大門,企圖脫貧的農民來說,一兩百塊就是巨款。
    臘月廿九,也是除夕。
    陳揚家殺了兩隻豬,刨去頭尾和內髒,得豬肉兩百十一斤。
    陳揚自家隻留頭尾內髒和五十幾斤豬肉。
    其餘一百五十幾斤豬肉,陳揚按大隊公布的困難戶和五保戶,每戶兩斤送給人家。
    陳揚是想試一試,有多少人買他的麵子,收下他的豬肉。
    結果沒人拒絕。
    一百五十幾斤豬肉,六毛錢一斤,價值近百。
    這一次送豬肉,大人不心疼,包括爺爺、奶奶、母親和大妹及陳揚自己。
    而幾個小的,二弟、二妹、三妹和三弟,個個心疼得不得了。
    除夕這頓晩飯,在溫林一帶俗稱“除夜”。
    吃“除夜”時,二弟還在滴咕。
    “大哥,你太大方了。你收買人心,也不能這樣收買嘛。”
    陳揚笑笑,隻顧自己吃喝。
    老三愛嘮叨,嘴上不把門。
    家裏人都知道老三的德行,都懶得理他。
    幾個小的忙於大吃,已忘了心疼。
    二弟還在嘮叨。
    “九十多塊,一下子沒了。當零花錢發,夠發一年的呢。”
    陳揚還是隻吃不說。
    爺爺瞪了老三一眼,“真沒出息。”
    平時奶奶最疼老三,這時笑著說,“老三,你爺爺當年說的話,現在看來一點都沒錯。”
    二弟忙問,“奶奶,爺爺當年說了啥?”
    “三歲看大,六歲看老。你大哥六歲的時候,跟你爺爺去衡峰街,吃年糕時,年糕被人搶走了。可你大哥卻不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老三,你可比不上你大哥。”
    “我怎麽了?奶奶,我是比不上大哥,但我也不差啊。”
    “你六歲的時候,有一次貨郎來了。你拿破鐵鍋換糖,換好糖後,你偷偷的把破鐵鍋的碎片拿回來。你爺爺看到了,當時就罵你沒有出息。”
    xiaoshuting.la
    弟弟妹妹們起哄。
    二弟腆著臉說,“反正我沒大哥高尚。可是大哥,別忘了咱家的錢我也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