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福兮禍所依 禍兮福所倚
字數:5051 加入書籤
老範笑道:“你沒事了,當然可以回家了。”
陳揚不相信,“我真的沒事了?”
“對,等你回到家裏,那個什麽工作隊應該早撤了。”
陳揚是真不相信,“嗬嗬……”
老範瞪了陳揚一眼,“又笑啥?我堂堂……你竟然不信?”
“嗬嗬,我發現,我感覺,你在溫林縣說話不太靈。你現在又在天州,隔著太遠,子彈打過去都冷了。”
“哈哈……”老範大笑,“你小子,想賴在我這裏嗎?”
“老範,我現在這個樣子,你是有責任的。”
“什麽什麽?你真想學豬八戒倒打一耙啊。”
陳揚振振有詞,“當初你去溫林縣工作,七搞八搞,把我弄成了典型。你在溫林縣待的時間不長,得罪的人可不少。你拍拍屁股走了,那些你得罪的人拿你沒有辦法,就隻好衝著我開刀了。”
這麽一說,老範的臉色有些凝重起來。
“小陳,你說的現象,值得我們深思啊。”
陳揚趁機問道:“老範,他們口頭保證了嗎?有書麵保證嗎?”
老範恢複正常,“怎麽,你真的怕嗎?”
“真的怕。”
“那怎麽辦?要我派車送你回去?或者我親自送你回去?”
“不用了,不用了。你忙你的,我忙我的,我打算在你這裏住幾天。”
老範笑了,“你倒拽起來了。”
陳揚笑著說,“你這裏有幾本好書,我想看看。還有,你家前院和後院,都雜草叢生,我幫你收拾收拾。”
xiaoshuting.org
“哈哈……隨便你了,臭小子。”
陳揚真的在老範家住下了。
而且一住就是十天。
這十天,陳揚真沒少幹活。
前院和後院收拾得幹幹淨淨,樹木的枯枝也都被剪掉,花花草草也修理得整整齊齊。
書也沒少翻。老範的書房裏,確實有不少好書,書店裏很難買到的。
陳揚不客氣。包括整套《資本論》,一共三十二本,綁成兩捆,準備帶回家去。
這幾天上街買菜,都是陳揚負責。
陳揚也不僅買菜,還買了不少好酒,一箱一箱的。
買酒瞞著老範,也瞞著田阿姨,隻有保姆知道。
不知不覺,又到年底。
期間陳揚打了不少電話。
主要是打給肖偉力,還有肖偉力他爸肖國興,打探實際情況。
肖家父子證實,那個進駐陳家村的工作隊,的的確確已經撤走了。
縣裏也正式做了結論,陳揚沒事,陳揚的加工廠也沒事。
結論是公開宣布的,調查到此為止。
陳揚可以回家了。
這時候,陳揚才想起來,楊麗娜就讀的地區師範學校,就在天州新城區內。
陳揚趕緊去看望楊麗娜。
其實,天州師範學校僅一河之隔。
遺憾的是,楊麗娜不在學校。這個學期,她和她的同學在省師範學院上課。
雖然注定這次見不到楊麗娜,但陳揚想了很多。
來到天州十天之久,直到臨走才想起看望楊麗娜,這很能說明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在他的心目中,楊麗娜並沒有占據太大的位置。
或者說,對愛情的在乎,還大大低於現實的重壓。
原來愛情是一種奢侈品。
不為情所困,人生才比較自由自在。
帶著老範的幾十本書,還有一挎包的錢,陳揚離開天州回到溫林。
陳揚走的是水路。
先從天州乘車到達路橋街,陳揚先去天州貿易公司看望王光榮。
生意講究時機,時機不會等人。
陳揚的加工廠停了這麽久,天州貿易公司已經停止這個業務。如果重建,需要一定的時間。
再說了,有後來者生產的肥皂,無論質量上還是價格上,都比陳揚的要好。
現在在路橋街周邊,就有十幾家肥皂加工廠。在路橋的百貨市場,本地產的肥皂至少有五十種。
陳揚在路橋街待了一天兩夜,把幾個市場都轉了一遍,得到的結論非常悲觀。
肥皂加工沒得做了。
這天中午,陳揚離開路橋街,搭乘班船回家。
在陳家村河埠碼頭上岸,已是下午四點。
全家人出來迎接陳揚,包括行動不便的母親,還有在外當學徒的二弟。
算是劫後餘生。
晩飯時,爺爺說了家裏的情況,陳揚也說了自己的情況。
說來說去,有驚無險,好像一場戲,又像一場夢。
最大的遺憾,也是最大的損失,是肥皂加工廠的停工。
十多條豬送回來了,電視機和手拉車也送回來了,存在陳仁軍和陳東南那裏的兩千塊錢也送回來了。
院子裏,前來看電視的人,還是那麽的多。
對陳家村來說,彷佛什麽也沒有發生過。
陳揚鬱悶了兩三天,慢慢的想通了。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這樣也挺好。
隻有二弟陳兵,對肥皂加工廠念念不忘。
晚上,院子裏在放電視。
陳兵不看電視,跑到樓上來找大哥。
陳揚正躺在被窩裏看《資本論》。
“老三,找我有什麽事?”
“大哥,你真的打算不再做肥皂了?”
陳揚點點頭。
“大哥,我想繼續做肥皂。”
陳揚看了看陳兵,“老三,你真這麽想?”
陳兵點著頭嗯了一聲,“大哥,我想試試。如果你不做,那我來幹。”
“你行嗎?”
“不知道。”
“那你還敢做?”
“大哥,我是這樣想的,我不能讓大哥照顧我一輩子。還有,大哥你不怕失敗,我也不怕失敗。”
陳揚略作思忖,“老三,你容我想想,我明天再答複你。”
第二天早上。
八點多了,二弟陳兵還沒起床。
陳揚坐在院子裏喝稀飯,笑著對爺爺說,“老三還是這個德行。他昨晚跟我說,他還想恢複肥皂加工廠呢。”
爺爺也笑著說,“老三不靠譜。”
不料,大妹陳平卻說,“爺爺,大哥,我看好二弟。真要讓他管理肥皂加工廠,他就不會偷懶了。”
陳揚哦了一聲,“老二,你支持老三管理肥皂加工廠?”
大妹點著頭說,“我支持。”
大妹對二弟的支持,讓陳揚改變主意。
本來,陳揚並不支持二弟獨立創業。
畢竟二弟過了年也才十七歲。
可農村的孩子早當家。
陳家村出去做長途販銷的人,其中的七八個,年齡就未滿十八歲。
但是,陳揚要仔細想想,給出一套兄弟分家不分財的新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