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一九八一年

字數:4909   加入書籤

A+A-


    陳揚告訴二弟,商場如戰場,生意場上沒有人情。
    二弟頓悟,頻頻點頭,“大哥,我懂了。我必須讓利給肖偉力,才能獲得他的訂單。”
    “對嘞。”陳揚重新坐起,盤腿看著二弟,“老三,接下來的問題是,你準備讓利多少?”
    “大哥認為應該讓利多少?”
    “這是你的生意,你說出來讓我聽聽。”
    二弟思忖著說,“最少一分,最多兩分,也就是每條兩毛六到兩毛七之間。”
    陳揚點了點頭,“兩毛六是底線,你必須守住,哪怕不做也不能破,否則你的利潤空間就沒有了。”
    “大哥,我明天再去找肖偉力。”
    又過了一天。
    二弟很晚回來,但神采飛揚,喜在眉梢。
    陳揚正蹲在堂屋門檻上吃飯。
    “大哥,談成了,談成了。”
    陳揚瞪了二弟一眼。
    院子裏,電視機前,已有不少鄉親就坐。
    二弟會意,湊到陳揚身邊,小聲說道:“每條兩毛七,數量先從每天三百條做起。”
    陳揚嗯了一聲,“老三,明天你可以去路橋街了。”
    讓利一分,海闊天空。
    晚上,陳仁軍來了。
    陳仁軍告訴陳揚,下個星期,工作隊要進駐陳蔡公社。
    陳揚差點蹦起來。
    工作隊這個名詞,給陳揚留下了心理陰影。
    陳仁軍笑道:“揚哥,你別慌。這次來的工作隊,是為了分田到戶,是為了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製。”
    《最初進化》
    陳揚鬆了一口氣,“這與我無關,我家一年前就單幹了。”
    “還真與你家有關。”
    “什麽關係?屁格關係。”
    陳仁軍說,“你家是先進典型。開大會的時候,還要讓你上去介紹你的經驗呢。”
    “我?”陳揚指指自己,大惑不解,“我是先進典型?我自己怎麽不知道?”
    陳仁軍笑了。
    陳揚回過神來,“軍子,這是不是童四平的主意?”
    “是的。”
    陳揚倒吸一口涼氣,“他娘的,老童他是要把我放火上烤啊。”
    “有點拍馬屁的意思吧。”
    “這話怎麽講?”
    “咱們陳蔡公社,這次是先行一步,當全縣的試點單位。所以,工作隊的組成人員,不僅有縣裏的人,還有地區派來的人。”
    陳揚笑了,“噢,想拍老範的馬屁。”
    陳仁軍點點頭,“這次排場夠大。我聽說,到咱們陳蔡公社的工作隊,總人數超過一百。到咱們陳家大隊的人,至小有二十個。”
    陳揚想了想,“這是要速戰速決啊。”
    “揚哥,你又說對了。”
    陳仁軍不愧是公社的通訊員,消息既及時又準確。
    過了幾天,工作隊來了。
    這幾天,真是一個有曆史意義的轉折。
    因為一九八零年已經過去,迎來了嶄新的一九八一年。
    一月六號,陳家大隊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動員大會,在大隊部門前的曬穀場進行。
    大清早的,陳揚早溜了出去,搖著小漁船,在寒風中的河麵上蕩漾。
    冬天魚少,陳揚不是下河捕魚,是不想參加動員大會。
    他家早已分到了四畝水田,不用去湊熱鬧。
    高音喇叭很響,陳揚躲在千米之外也能聽到,就是聽不清講些什麽。
    政策非常明了,報紙上廣播上,早已宣傳得深入人心。
    按人均分配土地,一個家庭,就是一個生產單位。
    農業稅和公糧,都按人頭和土地綜合計算,並張榜公布。
    對廣大農戶來說,最大的利好,是取消了了各種攤派。
    隻保留了教育費和水利費,教育費每畝一塊,水利費每畝半塊。
    還有的好處是,隻要完成了承包田的種植任務,你想搞什麽副業都行。
    工業、商業、加工業,什麽都可以幹。
    也就在這時,一個叫“個體戶”的新名詞誕生了,
    在陳家村,最早的個體戶也已誕生,是兩家小賣部。
    陳揚還是不滿足。
    因為像肥皂加工廠這樣的企業,還是沒有明確的說法。
    也就是說,創辦工業企業,還得掛靠在別人的名下。
    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製,整整進行了一個星期,全村八百六十多畝水田全部落實到戶。
    公平公開,童叟無欺,平均每人四分五厘。
    其實,村裏還有旱地一百二十多畝,窪地田六十多畝。
    這些田種不了莊稼,又不能拋荒,也不能由大隊來管理。
    最終經大會決定,這些田也分給農戶,按人口正好是人均一分。
    陳揚家九口人,就分了零點九畝的孬田孬地。
    陳揚早有打算。
    可是,家在村東,地在村北。
    還好,陳揚家邊的地,被陳東南和陳耀平兩個分走。
    陳揚與陳東南和陳耀平二人協商,調換土地。
    關係好的人,一句話就行。
    就這樣,陳揚家旁邊的閑置土地,成了陳揚的自留地。
    誰也不知道,包括家裏人,陳揚想幹什麽。
    陳揚也不說。
    雖然沒有參加動員大會,也沒參與分田到戶的整個過程,但有關的文件和政策,陳揚了然於胸。
    很快的,工作隊在陳家大隊完成任務後,又去了別的大隊。
    各家各戶,傾巢出動,開始整理和經營自己的土地。
    就在這時,童小龍和童二子這對活寶,從公社工程隊幹活回來了。
    兩個人成立了一個名叫“二童建築”的工程隊。
    工程隊還是掛靠在公社工程隊的名下。
    但是,牌子掛在童小龍家的門口。
    這倆貨正發愁,牌子掛出去了,業務卻沒有一樁。
    倆貨滴咕,陳揚沒事幹,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廢物利用,把他扯出來當大旗使。
    陳揚正在他的小漁船上。
    小漁船停在岸邊,陳揚坐在船頭,一邊垂釣,一邊呷著小酒。
    嘴裏還哼著他自己也叫不上名的小曲。
    童小龍提著一壇米酒,衝著陳揚喊道:“揚哥,我給你送酒來了。”
    童二子提著一包豬頭肉,“還有豬頭肉。”
    陳揚笑指二人,“黃鼠狼給雞拜年,他娘的沒安好心。”
    童小龍說,“揚哥,我倆想與你來個桃園三結義。”
    “我呸,嗬嗬……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柱香,可你倆他娘的配嗎?”
    童二子說,“揚哥,咱是朋友,你不能見死不救啊。”
    “嗬嗬,你倆死了嗎?你倆快要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