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立她為後
字數:3769 加入書籤
待入了宮,眾人到了太極殿,就看見鄭從容守在了太極殿門口。
內侍入殿通稟,華陽長公主朝著殿中看了一眼,才小聲同鄭從容打探著消息:“陛下果真回來了”
“回來了,皇家護衛軍送回來的。”鄭從容點了點頭。
華陽長公主皺了皺眉,頓了頓,問得直白了一些:“我的意思是,回來的,果真是陛下”
問完,她才又解釋著:“畢竟剛剛發生了蕭青臨叛亂的事情,陛下因此消失了這麽長的時間,如今突然回來了,我實在是有些擔心。”
“你在陛下身邊侍候的時間長,對陛下也最為了解,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的。”
“你可得要仔細看看,觀察觀察,確定那回來的,真的是陛下。免得……被蕭青臨的叛黨餘孽給鑽了空子。”
華陽長公主問得已經十分直接,鄭從容自然清楚她這樣問究竟是什麽意思。
“從奴才的觀察來看,沒有錯的,的確是陛下。”
“長公主等會兒進去之後,也可以直接問,或者是考一考。”
“陛下是什麽樣的人,長公主應該是知道的,長公主與陛下一直走的也近,總有一些隻有您與陛下知道的事情,你可以想辦法確定確定。”
“即便是長公主真的問了,奴才覺得陛下也不會怪罪。”
“畢竟,陛下也知道,這次叛亂的情況,也知道他回來,大家會生疑,也知道諸位即便是懷疑,也隻是關心而已。”
慕卿歌聽著鄭從容的話,心往下沉了下去。
蕭月曾經說過,會用藥,讓皇帝忘記。
可是從鄭從容的話來看,皇帝明顯是不曾忘記什麽的。
且應該是記得牢牢的,所以才不會懼怕他們的試探。
厲蕭似乎察覺到了慕卿歌心中不安,隻伸手握住了慕卿歌的手,輕輕捏了捏。
並且在她抬眼朝著他看來的時候,朝著她笑了笑。
很快,入殿通稟的人回來了:“陛下請諸位入殿覲見。”
眾人紛紛進了太極殿,卻在進太極殿,並且看清上麵坐著的人的那一瞬間,腳步頓住了。
“皇……皇後”
慕卿歌不明所以,皇後不是已經被打入冷宮了嗎
她抬起頭來,卻就看見,蕭月坐在皇帝身邊,正掩嘴低聲對著皇帝說著什麽,皇帝麵上帶著笑,似乎十分愉悅的模樣。
慕卿歌反應了過來,這群人中,有不少是見過蕭月的,他們自然一眼就認了出來。
皇帝聽見動靜,抬起了眼來:“你們來了”
“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雖然滿腹疑問,但是眾人還是紛紛見了禮。
“平身吧。”
等眾人起身,皇帝才開了口:“最近發生的事情,朕都已經全部知曉了。也知道,因為朕遲遲未歸,引發了不少的猜疑和想象。所以,朕回來了。”
“朕知道,朕消失的突然,重新回來的也有些突然,所以你們心裏肯定有不少的疑惑,今日正好你們都在,有想要證實的,想要問問題的,都一起問了,一起解決了吧,朕這些時日也沒睡過一個好覺,實在是有些累了。”
華陽長公主果真第一個站了出來,問的卻不是先前她在門口的那些疑問:“我想問問皇兄,你身邊這位是……”
“皇後。”
皇帝一言驚四座。
眾人臉上的神情皆是如出一轍的愕然:“皇後”
皇帝點了點頭:“準確的說,是未來皇後。”
“當今皇後被打入冷宮時日已經不短,國不可一日無君,相對應的是,後宮不可一日無後,也該立後了。”
“朕知道你們在想什麽,這位雖然和先皇後長得幾乎可以說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但她並不是先皇後。”
“但她會出現在這裏,且即將成為皇後,的確是與先皇後有關。”
“朕與先皇後年少成夫妻,一起相伴十多載,她在我心中的地位,自然是不太一樣的。”
“先皇後自請入冷宮的時候,朕剛剛登臨帝位,覺得她不理解朕,覺得她不夠大度,刻意讓朕難堪,所以才會忍著想念疏遠。”
“朕隻是沒有想到,她會死。”
“她死後,這麽多年,朕沒有一日不想念她。所以在她死後沒有多久,朕給皇家護衛軍下了朕自登基以來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找到一個,和先皇後長得像的人。”
“朕當時,隻不過是想,以後想念的時候,能夠有一個寄托。”
“皇家護衛軍雖然十分厲害,但也花了足足十年,才尋到了這麽一個。但因為她出身不高,隻是貧民女子,所以朕讓皇家護衛軍將她帶去,整整教導訓練了幾年。”
“這幾年,她一直在學著如何照顧朕,學著如何處置後宮事務,學著如何當好一個替身。”
“且她也成為了皇家護衛軍中的一員,朕此番將她帶入宮,除了立她為後,也是因為蕭青臨之事,給朕敲響了警鍾,朕須得要在身邊,放一個這樣的人。”
慕卿歌悄無聲息地在底下和厲蕭對視了一眼,這個解釋,是不是有些過於離譜
這些人會信嗎
龍椅上的那個,真的是皇帝嗎
如果不是真的,他如何能保證在這麽多還算親密的人麵前不露出馬腳
如果是真的,蕭月究竟對他做了什麽竟讓他直接將她帶入了宮,還準備立她為後
其他人似乎也被皇帝的解釋給鎮住了,一時間,竟無人開口。
皇帝適時開了口:“這件事情朕已經想得很清楚了,你們也不必勸朕。”
他話已經說到了這裏,自然也不會有人這麽不長眼……
慕卿歌正想著,應該不會有不長眼的人的時候,厲蕭卻就站了出去。
“可真有意思,人活著的時候你不珍惜,死了這麽多年了,你還來裝什麽深情知不知道有一句話叫做,遲來的深情比草還賤”
“你若是真要立她為後,那我以後也就不必入宮了,你也不必召我入宮了,我覺得膈應。”
“不管是看見她還是看見你,都覺得挺膈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