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很為難的
字數:3575 加入書籤
厲蕭笑容有些無奈:“這我可就不知道了,不過,這東西到如今我也不見有幾個人用過,恐怕不是什麽尋常的香,也不是尋常就能用的香。”
慕卿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這倒也是,比如,慕長雲那麽渣,我娘親也沒有對他用過這個香,要麽是我娘親也不會製這香,要麽就是這香的原料十分難得,亦或者是用法比較複雜。”
“可惜王爺現在與宮中鬧翻了,我也不好入宮去問母親。”
厲蕭抬起手來揉了揉慕卿歌的頭發:“你要想去倒也不難,我雖然與皇帝當場翻了臉,但是過兩日,皇帝肯定也還是會想辦法勸勸我,而他能夠想的辦法,多半也就是找你了。”
這倒也是。
但是厲蕭這戲都已經唱到這兒了,即便是找到她,她也不能夠拖了後腿啊。
厲蕭這一翻臉,慕卿歌與他,倒是難得的過了幾天的清閑日子。
倒是如同厲蕭猜測的那樣,四日後,宮中果然傳召了慕卿歌。
隻不過,傳召慕卿歌的人並非皇帝,而是皇貴妃。
厲蕭看著慕卿歌換上入宮覲見的衣裳,哼笑了一聲:“他也就會這點伎倆了,還打著皇貴妃的主意。”
慕卿歌轉過頭睨了厲蕭一眼,言笑晏晏:“陛下若是真的要讓我來勸你的話,應該會給我一些好處的吧”
“畢竟,如果不給好處的話,事情也不好辦啊。”
厲蕭揚眉:“嗯,多半是會給的。”
慕卿歌眼睛一亮:“那你說,陛下會給你什麽呢是會給我金銀珠寶呢還是胭脂水粉呢還是鋪子莊子呢”
“雖然之前因為蕭青臨叛亂的緣故,香坊關了一段時日,但是最近時局逐漸穩定下來之後,香坊的生意應該也會慢慢轉好,我還蠻想多開兩家店的。”
“做一些,香味比較特別點的香,每家店主打不同的類型,一家清新淡雅一些的,主要做果香和清雅的花香,一家濃烈一些的。”
厲蕭滿臉無奈:“我庫房裏麵有那麽多鋪子,你想要哪一個,自己找管家要個清單列表,自己去看了挑選不就是了。”
“那可不行,你的就是我的,自己家的東西,用是應該的。可若是別人送的,那就是白來的,還是白來的用起來心裏比較開心一些。”
“且,陛下也未必就會賞賜我這些東西啊,萬一陛下賞賜的東西,是更好一些的,讓我更無法抗拒的東西,那可如何是好”
“太難拒絕了的話,我會很為難的。”
厲蕭哭笑不得,隻用手指在慕卿歌的眉心輕輕彈了彈:“沒關係,太難拒絕的東西,你不拒絕不就好了”
“先答應下來,然後假裝勸過了,我配合你演一演戲,然後表現出一副你勸過了,但實在是我太執拗,完全勸不動的樣子。”
“那你拿東西,也就心安理得了。”
慕卿歌拍了拍手:“這敢情好,可以可以,就這麽辦。”
“不過得要先看陛下給出什麽東西了,看陛下有沒有這個誠意了。”
慕卿歌穿戴整齊,就上了馬車,在莊嬤嬤的陪伴下入了宮。
入了宮,慕卿歌倒還是被帶到了皇貴妃的香蘭宮,隻不過,皇帝也在。
“寧王妃來了啊。”皇貴妃臉色訕訕的,大抵是因為最近皇帝要立蕭月為後的緣故,慕卿歌總覺得皇貴妃憔悴了一些。
慕卿歌收回目光,乖巧行禮:“給陛下請安,給皇貴妃請安。”
“起來吧,坐吧。”
皇帝手中撚著一串珠串:“朕聽聞,寧王與寧王妃最近在府中幾乎可以說是閉門不出最近你們在做什麽呢”
“也沒做什麽,閑來無事賞賞花釣釣魚劃劃船摘摘蓮子聽聽曲兒看看舞。”
她微微一頓:“哦,還收拾收拾東西。”
“收拾東西”皇帝慣會抓重點:“收拾東西做什麽你們寧王府也挺大的,有多少東西應該也都是放得下的吧”
慕卿歌笑了笑:“之前陛下給王爺賞賜了封地,不是在寧州嗎正好兒媳的外祖父母一家現在都在寧州任職,且兒媳長這麽大,到現在還從未離開過皇城,所以王爺就說,帶我一路遊玩到寧州。”
皇帝緊蹙著眉頭:“寧州路遠,且偏僻,土地荒蕪,也沒什麽好看的。”
慕卿歌抬起頭來看向皇帝,原來他都知道啊。
既然知道,又為何選了那幾處地方讓厲蕭選封地呢
“至於你外祖父母,朕讓你入宮,本就是想要跟你說這件事情。”
“朕記得之前,你外祖父曾經上書,要在寧州挖溝開渠,興水利。但是寧州那個地方,本就是幹旱之地,所以他的奏折還未上到朕跟前,就被打了回去。”
“後來寧王再次提了提此事,朕當時覺得,寧王選了這處蠻荒之地作為封地,就已經算是委屈了他了,他既然想要挖溝開渠興水利,十有是為了從朕這裏要點補償。”
“所以朕給了一些銀子,但是是以在寧州修建寧王府邸的方式,送往了寧州。”
“朕也是蕭青臨叛變之前才得知,你外祖父竟然真的利用那些錢,在寧州開溝挖渠興了水利。”
“朕當時想著,這樣也好,雖然寧州發大水的可能甚微,但開溝挖渠,至少也還可以有利於農戶灌溉。
“卻不曾想到,昨日深夜,朕收到寧州以及寧州附近幾處地方的消息,說姑蘇河上遊連降暴雨,導致姑蘇河河水暴漲,姑蘇河下遊發生了洪澇災害。”
“姑蘇河從西北邊境,一路跨越了大半個厲國,東流入海,中間途經了四座城池,寧州是其一。”
“這四座城池,皆受洪澇災害影響,受災嚴重,死傷不少。”
“但原本,這場洪澇災害,受災最嚴重的,應該是寧州。”
“隻因為,姑蘇河上遊由九曲匯聚到一處,匯集之地,恰好就在寧州境內,九曲匯成一河,完全穿過了整個寧州,又在寧州下麵分叉,同其他幾條小溪小河一起,分開成為三江。”
“寧州是整個姑蘇河,流域比較廣的地方。”
“但姑蘇河平日裏水流也並不太大,寧州對洪澇災害的防範,幾乎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