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立後

字數:3996   加入書籤

A+A-


    朕見諸事無威!皇顏不假人間,朝廷不能鞭策宇內,朕不能專製域中!
    才使小人逞威,堵塞言路!
    諸代觀史惟不鑒史,諸人說史惟不知史,後人笑史惟不行史,今人已在史書中,卻不知廬山真麵!
    因為這一次的事情真的是太突然了,何止是皇帝氣憤,就是殿內眾臣都恨不得將那一群膽大妄為的士兵五馬分屍已解心頭仇之恨。
    何兮?
    朕涼薄無德?諸官無才無德?大金無仁無法?
    仁政殿內此刻鴉雀無聲,殿內眾臣看著皇帝在上麵發火辱罵,都噤若寒蟬,不敢出聲勸誡。
    時間就這麽一分一秒的過去,但仁政殿內卻空無一聲。
    君臣就這麽就這麽相對無言,空白浪費時間。
    一炷香時間以後,完顏璟看著到現在還沒有一人敢說話的來。
    完顏璟冷哼一聲道:“諸臣工既然無話可說,那就由朕來說,朕意建東緝事廠,由司禮監提督李誌博,為東緝事廠提督。
    在各地方建官立製,監察地方,為朕之耳目,以防此次使團事件再發。
    東閣擬旨,山東東路兵馬都總管完顏撒刺,治軍不嚴,致使麾下兵士犯下扣押宋使團這等滔天大罪,革職留任,罰俸一年,仗一百,以作警示!
    擅自扣押宋使團之兵眾,朕本意重懲,但念其有忠孝世宗之心,故輕罰趕赴豐州為兵,由西南路招討司管轄。
    禮部即刻遣人去山東東路將宋國使團親自護送回京,此次宋使團如再出差錯,朕唯禮部是問!”
    完顏璟說完這些後,打算拂袖而去,這時東閣大臣禮部尚書移刺履卻出班奏道:“陛下,臣有奏!”
    完顏璟聽到移刺履的話後,又重新坐回禦椅,看著移刺履麵無表情道:“準!”
    移刺履聽到“準”後,立刻出言道:“刑部尚書已去往漠南跟汪古部商談聯姻一事,可一國妃事,非皇後準選與禮不合。
    現我大金有陽無陰,是為天理不全,天下萬物在於陰陽交替,國之根本在於皇祠延續。
    為我大金萬世一係,望陛下納後,一正天下視聽!”
    完顏璟一開始還以為移刺履要為使團一事出聲,所以一開始沒給移刺履好臉色。
    結果聽完移刺履的話後才知道是自己想錯了,移刺履是想讓自己立後。
    完顏璟臉色緩解了很多,問道:“禮部說法,眾卿怎麽看?”
    殿內眾臣齊刷刷的跪倒一片回道:“禮部此議,亦是臣等所思,望陛下納後以正天下視聽!”
    其實納後什麽的完顏璟沒什麽意見,但是世宗大行沒多久,如果由自己說出納後之類的話,對自己名聲不好聽,別人還以為自己是色中餓鬼了。
    所以完顏璟一直從不說納後之類的話,這種事情得由群臣來說。
    就跟三辭三讓一樣,如此的話別人知道了,也不說自己不孝。
    隻會說皇帝也是為了國家大計,也是無奈之舉。
    完顏璟虛偽的推辭道:“世宗大行不久,朕怎可親近女色,傳揚出去國家顏麵盡喪,此事不可!”
    完顏璟第一狗腿子,東閣大臣康親王完顏永濟這時跪在地上懇求道:“陛下不知禮也,皇後聖人乃一國之母,乃天下萬民之母,乃上天定於,陛下怎可因人言而棄家國大事於不顧。
    望陛下三思,後位不可久空,否則禍事更勝前番。”
    “不可,朕怎可做出如此無德無孝之事!”完顏璟裝作生氣道。
    完顏襄這時出言勸道:“陛下糊塗!
    小孝怎可比肩天下萬民,後位久空,皇嫡不在,與大金與先祖此才為大不孝!
    江山社稷為重,家人私情為輕,望陛下明鑒!”
    “望陛下明鑒,後位久空,國家根本不在,此才為大不孝!”殿內眾臣又勸誡道。
    “你們!你們!你們這是逼宮,這是逼朕啊!”完顏璟演技爆棚裝作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說道:“朕怎能不知日月淩空之道理,可朕孝期未過,做出這等無禮之事,不知世人將如何說朕?
    罷了罷了!一切都隨爾等,為了江山延續,朕背負天下罵名又能如何!
    既然禮部今日說起此事,想必禮部已有人選,朕身為陽主不好過問,禮部接下來將所選之人交於太後,後宮一應事物由太後主持,朕靜等大典即可。”
    群臣聽到陛下同意,都心中鬆了一口氣,出言讚稱道:“陛下身懷仁心,闊天下萬民,聖明無過,此乃人主降世之相!”
    完顏璟聽到群臣的馬屁,肉麻的雞皮疙瘩都快掉下來了。
    這幫人什麽想法,完顏璟一清二楚,不就是因為自己納了個草原妃子怕自己以後封這草原女子為皇後嘛。
    所以想先一步把這件事情給做實了,直接納一個女真女子為皇後,以絕後患。
    東閣大臣兵部尚書完顏讓回道:“此為陰陽顛倒,是非不分,主次無序之道!”
    “既然宰相、樞密、東閣都認為是禍非福是罪非功,那可有何一勞永逸之法?”完顏璟繼續追問道。
    在完顏璟問完後,殿內眾臣都不知該如何解答。隻能沉默以對。
    完顏襄這時剛想出來說話,卻被完顏璟直接打斷道:“卿想說什麽,朕知道,但朝廷耳目閉塞,要事不傳於上,此乃為政之道否?”
    完顏襄想說些什麽,但最後都化作一聲歎息道:“恐非國家之福!”
    完顏璟聽完顏襄說後,又問肅親王完顏永中道:“兵丁擅自行事,是福是禍?”
    肅親王完顏永中硬著頭皮回道:“此為取禍之道!”
    完顏璟又看著東閣大臣兵部尚書完顏讓問道:“下臣遇事不奏與上,此為法治否?”
    朕無耳無眼,才使國無耳無眼,如盲人走路,如國患殘疾之政,宰執為木偶之臣,行兵為異國他鄉。”
    非矣!
    完顏璟在禦階上看著下麵的眾臣,看誰來回答自己的問題。
    朝臣們在禦階下,絞盡腦汁也不敢說有什麽萬全之策,隻能各自低頭不敢回答陛下所問。
    視朝廷律令如草紙,視朕這大金皇帝如孩童,視爾等中樞官員老叟,不能製,不敢製,非製矣?
    漢之強,有候伯封分地方!
    完顏璟氣的躺在禦椅上,撫著額頭慢悠悠的說道:“不想朝廷威嚴盡如此淪喪!
    太祖定鼎中原才幾年呀?地方官吏竟如此猖狂!
    唐之盛,有藩鎮盤治地方!
    此中史鑒,過眼於青雲,耳聞於風聲!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