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蕃僧

字數:3939   加入書籤

A+A-




    完顏璟這次沒有接見夏使,但對這藏傳佛教很感興趣,直接將一眾藏傳佛教僧人召入宮中由自己親自接見。
    此次完顏璟接見的藏僧共有五人,三名吐蕃僧人,兩名黨項僧人。
    第二次是完顏琮視察完錦州猛安後將自己所看到的都用密折上報完顏璟。
    像選皇後一事完顏璟直接交給了太後與禮部大宗正府三者處理。
    第三次是完顏琮收到完顏璟封他為勃極烈睿親王時,所上的謝恩折子。
    就在完顏璟在這些日常事務中度過之時。夏國派遣的賀位使團先宋使一步來金。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日內完顏璟除了安排太監去往各地監察地方外就再沒有了其他什麽動作。
    “小僧米擒戈趾見過大金國皇帝陛下!”
    完顏璟在聽完禮部的翻譯後,笑著說道:“朕久居中原,對於禪宗小知一二,但對大乘佛經隻聞其聲不見其言。
    對於貴教派也不是熟悉,不知哪位大師可以為朕解惑?”
    嘉措甲央聽完禮部官員的翻譯之後,開言道:“陛下既然有此好求之心,小僧定為陛下以解心中疑惑。
    我教傳自鬆讚幹布之時,由唐文成公主和尼泊爾毗俱胝帶來了中原佛教以及天竺佛教。
    鬆讚幹布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天竺學習梵文和佛經,如此便有了我吐蕃大乘之前身。
    主要有教派有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
    教義大小乘兼學,顯密雙修,見行並重。有《大藏經》,《丹珠爾》等無數經典佛語……”
    完顏璟一聽就聽了一個時辰多。
    這吐蕃僧人從一開始講解藏傳佛教由來派別,到後來的幹脆夾雜私貨給自己講起了佛家經典。
    聽得完顏璟沉沉欲睡,若不是這老僧嘴巴說幹了,停頓了下來估計講到天黑都講不完。
    完顏璟不給老僧反應時間,怕他再講下去立刻插嘴道:“大師剛才一番講解,讓朕對大乘佛教的千絲萬縷有了明心之見。
    但不知現在雪域之中哪位大僧佛法最為高深?”
    嘉措甲央不做思索一口回道:“回陛下,吐蕃中現由薩迦寺寺主紮巴堅讚佛法最為高深。我寺眾無不欽佩。”
    完顏璟也是為了岔開話題隨便一問。
    但其實完顏璟不知道的是,嘉措甲央口中的紮巴堅讚其實就是藏傳佛教中流傳千古的五祖中的第三祖。
    也就是後來曆史中非常有名的大元國師八思巴的祖師爺。
    但完顏璟現在根本不知道這些,隻把紮巴堅讚當成了留名當下,但曆史中無名的人物。所以沒有過多的理會。
    完顏璟看著五名喇嘛老僧道:“諸位大師都是佛法高深之人,朕此次請諸位來大金,是想讓諸位大師弘揚佛法拯救萬民。
    尤其是草原地區其牧民不愛性命,不愛萬物,不敬佛祖,以成惡魔之地,朕多慚愧!
    草原之民是朕之子民,可朕百般感化,卻效果不大。
    中原佛家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朕想讓草原牧民之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知諸位大師能否解救這些草原之民?”
    幾個喇嘛僧人在聽到完顏璟的話後,各自互相看了一眼,都能從各自的眼神中看到透露出的興奮與不可思議之情。
    藏傳佛教其實早就想往草原地區傳教發展了。
    可是背後沒有一個大勢力的支持,隻憑藏傳佛教自己想要在草原地區有所作為,就是等到猴年馬月了都不一定成功。
    現在藏傳佛教最大的支持著就是吐蕃與西夏兩國,但吐蕃早已沒落,並且地處雪域,手根本伸不到草原地區。
    而西夏雖然離草原近,但國小無力,漠南地區現在屬於金國統治,西夏根本不敢往草原地區伸手。
    藏傳佛教因為後方背景的弱小,對草原一直是有賊膽而無賊力。
    而現在聽到世界第一強國金國可以支持自己去草原傳教,他們怎麽能不興奮嗎。
    並且草原現在在金國治下,這就等於他們是奉旨傳教,在草原地區傳教會事半功倍。
    不管這次他們去傳教有沒有什麽其他條件,他們都不想錯過不想放過。
    曆史上這幫僧人為了可以傳教,都可以把整個吐蕃貢獻給忽必烈,從這就可以看出在他們心中教比國大,教比天大。
    嘉措甲央聽到完顏璟的話後,心中隻有一個聲音,那就是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讓金國支持自己去草原傳教。
    如果此事做成,自己在教內的地位以及名聲恐怕都會超過現在的紮巴堅讚,和曆史上的諸位前輩。
    自己將會被世人所牢記,自己將會為佛祖開辟一片新的地域,讓世間佛光普照。
    那領頭的吐蕃僧人最先回道:“小僧嘉措甲央見過大金國皇帝陛下!”
    “小僧德勒桑吉見過大金國皇帝陛下!”
    “小僧歐珠強巴見過大金國皇帝陛下!”
    而兩名黨項僧人是由一名六十多歲的黨項僧人帶領。
    完顏璟坐在禦坐上看著自己對麵的五名喇嘛僧人。
    在完顏璟一旁有個精通多國語言的禮部官員來做翻譯。
    完顏璟在喇嘛行完禮後開口問道:“幾位大師不知都作何名啊?”
    在完顏璟說完後,一旁的禮部官員立刻將此話翻譯成吐蕃語言表達了完顏璟的意思。
    這三名吐蕃僧人由一名五十多歲的大德高僧帶領。
    而夏國使團除禮官外,這次還有隨行的一眾藏傳佛教高僧。
    在其說完後,又由禮部官員翻譯給完顏璟。
    接著又由兩個黨項僧人各自介紹道:“小僧房當赫拉見過大金國皇帝陛下!”
    完顏璟閱完後二話不說直接批準。
    而這座橋一開始打算命名為廣利,但完顏璟直接批複,既然跨蘆河而建不如直接叫做“盧溝橋”。
    這中間還發生了一件小事,那就是工部上奏說中都外蘆溝河經常決堤,且因為河寬原因往來商旅都要繞道而走,極為不便。
    所以請在河上修一座石橋以方便百姓。
    除了此事外,期間高麗遣使來賀完顏璟登位,不過完顏璟沒有接見,直接讓禮部尚書接見了一番後就完事了。
    而老三完顏琮也向完顏璟上了三次折子,第一次是完顏琮剛到錦州之時,向完顏璟會匯報了自己的行程。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