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大幕

字數:4661   加入書籤

A+A-


    其他的宗室大臣都是從文從武,從地方小官或軍中小卒,一步一個腳印,或一刀一槍浴血奮戰打上來的。
    能力不行的早就被淘汰了。
    最後搞的自己與宗室的關係破裂,這就會給了其他野心家的機會。
    這一次政治事件,完全是完顏璟自己之前已經謀劃很久的事情。
    對自己與宗室無半分好處。
    並且金國宗室無廢物,這可不是說說而已。
    完顏璟看到眾臣跪地起誓,心中大喜。
    用一群曹來可做曹官,孫來可做孫官的外姓官僚嘛!
    所以說與其將雙方關係搞破裂,那還不如直接明白了當的挑明了。
    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與底線,宗室說出他們的想法與底線。
    如果大家都認同,沒有超出各自的底線,都能接受對方,那便就一起維新變法。
    如果談不攏,那自己也就不用維新了,起碼這樣自己還可以活四十多年。
    如果在宗室反對的情況下,還去維新,那自己估計也就隻有兩三年的活頭了。
    不過好在自己賭對了,金國的宗室隻要在不傷害他們利益的時候,他們還是以國家為重,有大局觀的。
    並不會像福王一樣哪怕是國家滅亡,也要守著自己的家財。
    而完顏璟的想法也很簡單,自己絕不會借著維新變法的名義拋棄宗室或找宗室的麻煩。
    宗室以前是怎麽回事,以後還是怎麽回事。
    而宗室的想法也很簡單,隻要自己還用他們,並沒有借維新一事改變以前宗室皇帝聯合執政的模式。
    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不會翻舊賬找他們的麻煩。
    那麽改變國家製度,政策,體係也都是可行的。
    隻要能保證他們的利益,怎麽變都可以。
    但是空口無憑,自己說不會損害宗室的權利地位,他們不敢信。
    這也就是自己學習日本明治維新時禦誓五條之法的原因。
    任何事情想要長久都是相互的,自己給宗室保證。宗室給自己保證。
    如果自己不給宗室起誓保證,那宗室憑什麽給自己起誓保證。
    同樣反過來,宗室不給自己保證,自己憑什麽給他們保證。
    同樣誓言也是相互的,自己違反了誓言,宗室就會不遵守他們誓言。
    宗室違反了誓言,自己也就不會遵守自己的誓言了。
    任何事情隻要相互才可以長久,任何一方隻有付出而沒有回報,那麽自己與宗室遲早還是會鬧翻的。
    日本的維新可以成功,就是因為在維新之前,各方勢力坦誠相見,將自己的條件將自己的底線都說了出來。
    最後各方勢力相互妥協、采納、保證。一起為了國家強大而維新。
    明治的禦誓五條,就是雙方各自的承諾,也是明治維新可以成功的基礎。
    而清朝的洋務運動失敗,就是因為各方勢力都有都沒有坦誠相見過,並且各自都不能保證各自的安全與利益。
    改革這種事情涉及到全國的經濟、軍事、政治、外交、民事等等事務。
    各方勢力本來就複雜異常,而且還在國家重視上遮遮掩掩。
    這樣的話就會造成各方勢力都不知道其他幾方他們的條件是什麽,底線是什麽。
    雙方根本沒有妥協商談的機會,因為他們也不知道另一方會不會借著改革的機會將自己幹掉。
    其他人為了保險起見就會去拖後腿,所有勢力從一開始的改革強國變成了各自爭權奪利。
    就像海陵一樣,他的漢化改革的出發點就是爭權奪利,以奪權漢化來保證自己的地位與權利。
    這也就是清朝與海陵失敗的原因。
    完顏璟撫起完顏宗宇,看著其他的宗室大臣,開言道:“大家都起來吧。
    既然咱們君臣都說開了,都無意見一起維新。
    那便在這天地之間好好的議論下,該怎樣去維新。
    該怎麽才能完成大金天下一統之大業。
    讓咱們君臣一起超越先祖,青史留名!”
    完顏璟讓眾臣圍著自己坐在草地上。
    完顏璟最先開口道:“朕先拋磚引玉。
    為了大金想要維新強國,依朕看先要找出不使我們強大的原因,以及我們之前犯過的錯誤。
    找到這些後,在想有什麽好的方法可使我們強大。
    在我們強大後,應該執行怎樣的策略才能使我們一統天下。
    蕭國公你先說說為什麽我們不能強大?”
    完顏襄聽到完顏璟點自己的名,便拱了拱手道:“回陛下,依臣看,我大金不能強大的原因,還是黃河,與朝廷賦稅太低。
    黃河在每一年都吞噬朝廷的人力物力,讓朝廷沒有結餘。
    在賦稅一事上,朝廷為了百姓安居樂業,可以說是縱觀古今都是最低的了。根本不夠朝廷作用。
    無糧草就無兵馬,這就是製衡我大金不能強大的原因。”
    完顏璟聽後一拍手道:“不錯,蕭國公講的很在理,無糧草就無兵馬,隻要做到足兵足糧,才可是國使家強大。
    黃河一事朝廷已經有了定論,五年內治理好黃河。
    所以黃河就不再談論,後麵隻需要做到足兵足糧就可。”
    從金國宗室在金國滅亡之時,除少部分外,大部分都是戰死沙場,或自殺以明誌,這些事情就是最好證明。
    不像其他朝代,大部分都是窩裏反。能為國死忠都是少部分,大部分都是躺平投降。平常口號喊的震天響,但真遇到事情縮的比誰都快。
    這就是金國宗室他們所說的,皇帝朝廷不負他們,他們亦不負皇帝與朝廷。
    因為金國的爵位百分之九十都是減等世襲,或終身製爵位。
    這也就是為什麽金國的宗室子弟明明祖上很牛逼,都封王封公,但到了他們一輩除了宗室的身份外卻無官無爵的原因。
    所以他們就隻能自己努力奮鬥才能繼續封王封公,身居高位。
    並沒有躺在祖先的功勞簿上混吃等死。
    並且他們就像剛才所說,確實是忠心朝廷,私心會有,但遇到國事永遠是公在私前。
    現在能身居高位宗室除去私德以外,單從能力上出發沒有一個是無才之人。
    金國的宗室子弟除了皇帝的兒子與兄弟外。
    金國的江山是宗室打下來的,亡國的時候宗室都為國盡忠,陪著國家一起死。
    這些有才華能力,有忠心的宗室自己不去用,那還能用誰了?
    如果自己還像之前一樣,老是隱瞞著宗室行事,次數少了還行,但次數一多,宗室也不是廢物點心,一定會察覺到自己想要改革的心思。
    宗室雖然察覺到了自己想要改革的心思,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要怎樣改革,要改革到什麽程度,這裏麵會不會傷害到他們的利益。
    完顏璟在之前的中書省反對鑲白旗建立一事上,才明白自己以前把事情想簡單了。
    自己要全方位的改革,必定要全體宗室的支持,否則會事事無成捉襟見肘。
    一旦他們胡思亂想,就會覺得自己想行海陵舊事,那他們就會不分青紅皂白的全盤否定自己的改革。
    明明自己從沒想過要棄宗室,但他們因為不知道,所以就會想差了。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