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治吏
字數:3717 加入書籤
嗚嗚嗚……”
王輔聽到自己母親恨鐵不成鋼的哭泣,心中愧疚充滿胸腔,跪到自己母親的身邊解釋道:“娘你聽我說。
王輔被自己母親狠狠抽打,忍著肉體上的疼痛,也不躲閃,就這麽站著讓自己的母親打自己出氣。
王輔看著正在織布的母親,心中幾次想說,後又不知該如何開口。
王李氏打了一會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也再下不去手,扔掉手中的掃把,坐在地上哭了起來:“我怎麽這麽命苦啊!
你爹走得早,你小時候娘一個人拉扯你長大,沒少被別人看笑話欺負。
晚飯過後……
王輔這一刻愣住了,王輔從未想到過自己會被自己大字不識一個的母親給說的啞口無言,不知該如何反對……
最後王輔還是選擇了親情。
第二天一早上王輔就出發趕往縣城,最後在嶽陽縣衙門口當著眾人的麵剃發而為。
這中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那就是縣衙的人告訴王輔剃發有兩種,一種是短發,一種是留辮,問王輔選擇那種?
在王輔搞明白短發的樣式之後,直接說了一句:“那不就是古之髡刑嗎!那麽醜,還不如留辮。”
於是王輔走上了自己之前充滿鄙夷不屑的道路。
而王輔這種事情並非個例,像這種事情金國全國每天都在發生。
讀書人中有人在第一時間剃發,有人一開始堅持不剃發,但在社會各方麵的壓迫下還是放棄了自己的堅持。
不過還是有少數人堅持了下來,自古以來的讀書人要麽是水太涼軟骨頭!
要麽就是誅十族也要風骨依舊,不為所動的大魄力大賢之人!
完顏璟最後從到各地方上報的剃發奏折上發現,官吏之中八九不離十全部都剃發了。
而民間讀書人中十之八九也都剃發了,除了少數之外其他人或利或威全部都遵從了國家新政。
完顏璟還在這個剃發的人群中發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
那就是完顏璟怕人們拒絕力度大,在剃發一策中加入了後世社會的寸頭平頭來供他們選擇。
結果最後從地方上奏的情況來看,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沒有選擇短發,隻有百分之二十的人選擇了短發。
完顏璟一開始還很疑惑很不解。
但後來茅塞頓開想明白他們的想法,畢竟在古代人看來短發是一種刑法,是犯罪分子的標誌,是蠻夷的標誌,是極具人格侮辱性,而且還很醜。
而辮子就不一樣了,拋開金國女真外,辮子早就流傳於華夏大地各族中。
就是漢族都有很多人在沒有金國之時都會留有辮子,畢竟長發雖然好看但在生活使用方麵不如短發。
經過這麽多年的相處下來,辮子這種東西也成了一種平常經常會見到的發型,見的多了就跟後世的短發一樣,也就不會覺得醜或者是不能接受了。
而恰恰相反的是後世很平常的短發,在這個時候才不會被古人所接受,留短發那不就成昆侖奴了嗎?
完顏璟清楚了情況後,對於這一個現象並沒有過多的插手,他們想怎麽選擇隨他們便。
不能說是短發健康就強逼他們學短發。
其實換位思考一下,一個古人穿越到了後世,看到那麽多的殺馬特非主流、爆炸頭、平頭、燙頭、劉海或者是披肩散發的長頭,你給古人說這是華夏大地,古人絕對噴你一臉口水,哪來的蠻夷,敢在這裏冒充華夏之人。
你都學白皮膚紅頭發藍眼睛的西夷了,你還不能允許古人學習同樣黑頭發、黃皮膚、黑褐色眼睛同人種,同處一地的女真嘛!
金國的剃發一事除了在士紳官員之中泛起了較大的風浪之外,對民間百姓而言此事並無任何影響。
依舊是以前怎麽樣,現在怎麽樣,對百姓來說這種事情還沒有加稅一事來的重大。
同樣官場上也掀起了一陣懲貪官,除汙吏的治吏風暴。
完顏璟在金蓮川每天都能收到粘竿處,與東廠上報的各種地方情報。
……
你沒這些,咱們娘倆隻會是個人人看不起的破落戶。
至於你所說的中夏不中夏的,娘確實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
但娘知道,你是娘懷胎十月而生,是娘一把屎一把尿將你拉扯大,是娘在一天忙裏忙外的供你讀書,中夏給了你什麽,給了你一口糧嘛!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又是我中夏之象征,兒怎敢剃發!”
王李氏不聽道:“你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那我同意你剃發,這樣總成了吧。”
“娘,你不懂!”王輔無奈道:“我要是剃發了,那就會被世人所恥笑,會變夏為夷,這是大不孝,不能改!”
王李氏哭著勸解道:“我是什麽都不懂,但我知道,你不參加科舉就會被周圍十裏八鄉的村民都看不起。
莊子裏的鄰居他們尊重你,就是因為你是讀書人,以後會考取功名。
非兒不孝順,而是朝廷有令,今後要剃發才可科舉考試。
好不容易將你教導成才,結果你卻要將你們王家脫離苦海的機會給掐掉。
咱們餓死在這裏中夏都不會管咱們,你不給你親娘敬孝,你給中夏敬的什麽孝!
你不去讀書,這才是對娘的不孝順,世上人才會恥笑你,戳你脊梁骨。”
“你說什麽?”王李氏聽到自己兒子的說法,氣得站起身來,拿過一旁的掃把,朝王輔身上打去,邊打邊說:“我叫你不讀書!
我這些年來起早貪黑的都是為了誰!
王輔的母親王李氏看到自己的兒子一臉糾結心事重重的樣子,王李氏開口道:“郎兒臉色難看,可是身子不舒服?”
“啊,娘我沒事。”王輔看到自己的母親一天如此勞累,晚上還要替自己織布,心中注意一定,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娘你以後別這麽勞累了,我不想去書院了,不參加科舉了,我幫你耕地吧!”
為了供你上學以後出人頭地,不用在黃土地裏刨食,娘費了多少的氣力。
好不容易有點盼頭了,你就胡作非為,你讓娘以後下去了如何去見爹。”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