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製法改革
字數:4848 加入書籤
大金明昌元年(公元1190),南宋紹熙元年,西夏乾祐二十一年,西遼天禧十三年,正月。
中都,臨近新年的完顏璟在金蓮川天冷之後,便召集宗王群臣, 禦前親兵等近三萬多人浩浩蕩蕩趕回中都。
終於在年關之頭回到了闊別已久的中都城。
完顏璟回到中都不久便得到了完顏賽不送來的捷報。
完顏璟了解完戰爭經過後,心中隻有一個想法,此戰打的漂亮!
完顏賽不指揮的好,胡裏改路的士兵也精銳勇猛!
這更加堅定了完顏璟以遼東猛安組建八旗的決心。
這些遼東猛安或許武器裝備不如中原之地的猛安。
但說起勇武膽氣,各種戰術素質絕對甩中原猛安十幾條街。
用現成的遼東猛安組建八旗,隻要武器糧草充足,基本上都不用怎麽花費時間訓練就是一支天下勁旅。
如果用新兵來訓練, 那沒個四五年時間積累, 估計一上戰場都是當逃兵的貨。
後世現代化新兵都需要訓練三個月才能下連,那古代士兵所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
想一想後世的大學生軍訓,連個左右前後都要訓練一個多月。
那古代的一群文盲士兵所需要訓練的比這還要多的情況下,耗費的時間肯定比這還要長。
每一名士兵都需要看的懂旗語,聽得懂鼓號。
要熟悉各種戰場軍規軍紀,還要熟悉各種陣形,步騎協同,步弓協同,騎弓協同。
還需要頻繁的體力勞動訓練,這一套下來沒個兩三年根本成不了。
最重要的是士兵的膽氣訓練,古代士兵可不像現代士兵一樣打個幾百槍都不見敵人的身影。
古代士兵作戰,雙方都是在視線範圍內作戰,在這種情況下士兵如果膽氣不夠,敵方一個衝鋒還沒到近前了就已經不戰自潰了。
人過一萬無邊無際,一萬敵軍在士兵的平行視角下看去那就是人山人海的感覺。
那種漫山遍野,上萬騎兵朝自己衝鋒起來的視覺衝擊,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抵抗住的。
自古以來這種被敵人嚇的自亂陣腳的戰例是數不勝數。
就是嶽飛當年抗金之時,都先要拉著士兵在南方經過一連串頻繁激烈的戰事後才克服了士兵心中的恐懼。進而才北上抗金。
否則就會發生一種很尷尬的事情,敵軍騎兵一個衝鋒, 除了主將還在堅守外,其他士兵都轉身四散而逃了。
這種情況下任誰來了都得失敗。
哪怕是項羽楊再興這種百人將來了都無用。
一人敵萬軍的這種場麵,除了在神話三國或演義中會出現外,現實社會中根本不會有。
而士兵的膽氣,要麽是大自然中練就而成,要麽是頻繁的戰事中練就而成。
宋軍士兵的膽氣就是在戰事中磨煉而成。
但這種方法卻很費時費力,有可能在第一次上陣的時候就全軍覆沒了,連個重來一次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宋軍的精銳都是經過多次敗仗之後,才能選拔出來一些精銳之兵。
這也是為什麽宋軍平常很弱,但失敗著失敗著,就會神經一刀打贏了的原因。
而像女真軍的膽氣都是在大自然中磨煉而成,在還沒有進入軍隊之前女真人的膽氣都比宋軍高。
一群平常在深山老林中跟老虎黑熊野狼野獸拚命搏鬥的人,他們的膽氣絕對弱不到哪裏去。
……
位於中都城北軍器監,這一天朱紫紅服,大員滿位,平常難得一見的三品大員,今日卻隨處可見。
軍器監內外站滿了守崗的禦前侍衛,五步一哨十步一崗,守備森嚴!
任誰看了都會知道今天絕對是有天大的人物要來軍器監視察了。
未時三刻, 一眾鎧甲鮮豔的上三旗親兵護衛著皇帝完顏璟的大輦,駕車來到軍器監外。
“陛下駕到,百官跪迎!”
“臣等恭迎陛下,願陛下萬福!”
完顏璟一身紫色常服,在周圍內侍的攙扶下緩緩走下大輦,“眾卿平身!”
完顏璟說罷,便一步當先走進軍器監。
在完顏璟身後跟著一群東閣大臣,有肅親王完顏永中、康親王完顏永濟、禮親王完顏珣、蕭國公完顏襄等一眾宗室大臣。
今天完顏璟這麽勞師動眾來視察的原因是,上次完顏璟吩咐的最原始的流水線式武器鎧甲製造法,經過軍器監這段時間的實驗終於大功告成了。
流水線式的製造,並不是說匠人分工了就是流水線了,真要這麽搞最後造成的各個零部件都會組裝不到一起。
想要搞原始的流水線模式,就得先統一度量衡,統一各個模具,以及工人的製作用量手法。
隻要在這些統一了之後,才能真正的搞流水線模式。
而完顏璟這次來視察的原因就是因為軍器監經過頻繁多次的試驗,終於將金國的所有武器鎧甲的製造模具以及度量衡全部統一。
“陛下請看,這是臣按陛下的意思建成的刀具作坊,整個刀坊共有兩千餘匠,一月可出刀一萬三千多把。”
完顏璟在軍器監使的介紹下,仔細勘察了番刀防。
一月出刀一萬多把,用來換裝以及平常戰事的消耗補充可以說已經夠用了。
完顏璟聽後開言道:“看來軍器監用心了。
以後就保持這個產量不能低,隻能高。
低了人頭落地,高了朝廷獎賞!”
接下來完顏璟又視察了槍坊、弓坊、箭坊等一係列軍事裝備作坊。
總得來說經過一番流水線式的製造後,各種兵器產量都有大幅度提升,共分五年用來換裝已是綽綽有餘。
最後完顏璟視察了此行最重要的鎧甲作坊。
整個鎧甲作坊是所用人數最多,占地麵積最大的一個作坊。
鎧甲作坊共有各式工匠兩萬有餘,說是一個作坊倒不如說是一個大廠。
現在的軍器監停掉了其他鎧甲的製造,隻大量製造棉甲與鎖子甲,以及少量的紮甲。
這些鎧甲被工匠分工成多個步驟製作成棉甲部件,在最後組裝成的一件件嶄新的棉甲。
完顏璟看著堆積如庫的各式甲胄,一想到這些鎧甲穿在八旗士兵身上,伴隨他們替自己征戰天下,一時心中豪情萬丈!
完顏璟問道:“現在棉甲一月可產多少?”
說起這個,一旁的軍器監使高興的合不攏嘴道:“回稟陛下,現在中都軍器監一月可產四千兩百多件棉甲。
鎖子甲一月可產八百多件。
紮甲一月可產一百八十件!”
完顏璟略作思考道:“各式模具度量尺都送去西京與上京了嗎?”
“回陛下,都已經送去了,從今往後西京與上京的軍器監都會與中都用同一套模具刻度。”
完顏璟繼續道:“如果西京與上京用同樣製法,產量可能做到與中都同?”
“回陛下,西京與上京減去武器坊之後,將所有工匠調至鎧甲作坊後隻造此三樣鎧甲,與中都同,還是可以做到的。”
“鐵石夠否?”
“有唐山鐵礦支持,分五年來造綽綽有餘。”(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