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高昌回鶻

字數:4620   加入書籤

A+A-


    高昌回鶻又稱西州回鶻或和州回鶻,以從在四五百多年。
    唐鹹通七年(866年),北庭回鶻大首領仆固俊與吐蕃、黠戛斯大戰。
    仆固俊收複西州(今吐魯番盆地)、輪台(今烏魯木齊)、清鎮(今瑪納斯縣),從此建立了西州回鶻國。
    從此以後西州回鶻國首領便稱“西州外生子阿廝蘭汗”。
    西州回鶻國以高昌為冬都,北庭為夏都,天山以北從事遊牧,天山以南從事農耕。
    境內多數信仰佛教,民族多元,有漢、突厥、大仲雲、小仲雲、樣磨、葛邏祿、吐蕃等。
    西州回鶻這種好日子一直過了二百六十多年。
    直到1130年,一支東方敗兵的到來,結束了西州回鶻稱霸西域的局麵。
    1130年耶律大石西行,向當時的西州回鶻大汗畢勒哥借道致書:
    “昔我太祖皇帝北征,過卜古罕城,遣使至甘州,詔爾祖烏母主曰:
    ‘汝思古國耶,朕即為汝複之;汝不能反耶,朕則有之。
    在朕,猶在爾也。’
    爾祖即表謝,以為遷國於此,十有餘世,軍民皆安土重遷,不能複返矣。
    是與爾國非一日之好也。
    今我將西至大食,借道爾國其勿致疑。”
    畢勒哥剛收到信後,耶律大石以兵臨城下。
    畢勒哥在三權衡之後,覺得非契丹之敵,故隻能大開城門,宴請三日,借道耶律大石。
    同時在耶律大石強兵的威脅下,畢勒哥隻能獻馬六百,駱駝一百,羊三千。
    並送子孫為質,為耶律大石附庸。
    但畢勒哥作為西域霸主,怎麽可能接受這種強逼之事。
    在耶律大石西征後,畢勒哥一直在謀劃反遼事宜。
    這個機會還真被畢勒哥給等到了。
    耶律大石西征之初遇到了東喀喇汗王朝的抵抗,耶律大石戰敗,一路退回至西州回鶻國。
    這次畢勒哥抓住機會,趁機掩殺大敗而回的耶律大石軍隊,
    追襲俘虜了耶律大石的將領撒八、迪裏、突迭等人。
    耶律大石一路退回葉密,才逃過一劫。
    第一次西征失敗敗回的耶律大石檢討自己,吸取教訓,不除後患西征等於將自己放在了刀尖上。
    畢勒哥不知道的是他這一次的叛變給回鶻帶來了亡國的命運。
    耶律大石休整過後,開始第二次西征,這一次西州回鶻便成了耶律大石的墊腳石。
    耶律大石征服回鶻後,鑒於本部人馬太稀少的緣故。
    便將一部分回鶻國東方的領土交予回鶻自治。
    西、南部由契丹直轄。
    從此西州回鶻汗國滅亡,留下的隻是屬於遼國內部區域大幅度縮小的高昌回鶻自治屬國。
    且回鶻沒了汗號,隻能接受遼國亦都護官職。
    西州回鶻汗國時其疆域西麵開拓至龜茲(今新疆庫車)以西的阿克蘇,烏什一帶。
    與喀喇汗國接壤,西北至天山,北麵包括準噶爾盆地,南隔塔裏木盆地與於闐為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