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商洛臣滅元於此

字數:4423   加入書籤

A+A-


    鐵木真死了,身中數十創被金兵分屍而死,死在了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中。
    這個曾經讓完顏璟夜不能寢的人,就這麽突兀的死了,死在了商洛臣手裏,被金兵分屍而亡!
    這個原時空留下無數威名,讓敵人聞風喪膽的一代梟雄,就這麽死在了原時空默默無名的小人物手中。
    商洛臣在原時空,或許是死在了一場不起眼戰役中的金國小兵,但這一世,商洛臣是殺了大元皇帝的金國英雄!
    曆史大勢改變,連帶著小人物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
    商洛臣手中提著大元皇帝的首級,站在淩冽的寒風中迎著漫天風雪,看著周圍的黑暗,心中在這一刻卻半分勝利的喜悅。
    商洛臣心中波瀾不驚,有的隻是給孫二承諾並無食言的堅定!
    自己一定要做大官,做天下最大的官!
    以後隻有別人給他賣命的份,自己的命運誰都別想掌握!
    商洛臣收回遠視的目光,看著自己手中血淋淋的腦袋,心中默念道:“鐵木真,你是我商洛臣的第一個墊腳石。
    你是第一個,卻不是最後一個,就讓你的這顆腦袋助我平步青雲吧!”
    “哲別了?”
    “已被卑職等人斬殺!”
    商洛臣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隨即手持彎刀,一直走到之前鐵木真避風的石壁下。
    商洛臣用刀在石壁上刻出兩行彎彎扭扭的字。
    “商洛臣滅元於此!”
    “明昌八年八月十六!”
    商洛臣收回直刀,看著自己的傑作滿意的點了點頭,自己這也算勒石通古斯了吧,比之勒石燕然亦不逞多讓!
    “幾千年來青史何,便聞英雄商洛臣!”
    “回家!”
    “回家!”
    ……
    明昌八年十月初一,夏國興慶府在這一日迎來了被後世稱為“諸國統一始的開端”的一天。
    興慶府身為夏國都城,打夏太宗李德明始定都於此。
    經過夏太宗李德明、夏景宗李元昊、夏毅宗李諒祚、夏惠宗李秉常、夏崇宗李乾順、夏仁宗李仁孝等六位帝王。
    到現在的李純祐止,已有一百七十七年的曆史。
    興慶城經過西夏曆代帝王的發展擴建,現如今城池如長方形,周十八餘裏,護城河闊十丈,南北各兩門,東西各一門的牆環形態。
    由此便可看出,西夏都城非民生為主,而以軍爭為重。
    都城不像都城,更像是一座險關重鎮!
    西夏自立國之初就環繞在遼、宋兩大王朝包圍之內。
    後來又在金、宋兩國臥榻,如此便讓周旋與兩大強國之間的西夏沒有安全感。
    這也是西夏都城如關隘,且死磕隴右的主要原因所在。
    隴右一日不在手,西夏一日不得安寧。
    從軍事地理形勢看,西夏原來的核心地域銀、夏一帶,東南是北宋王朝領土,東北為強大的遼國。
    不但向外發展受到很大的限製,而且周圍靠近宋、遼邊防重鎮,軍事上易受威脅。
    西夏的短缺就是沒有戰略縱深,北方遼國還有好,因為有大漠阻擋,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卻唯獨東、南麵是西夏的軟肋所在,北宋不管西進或北上,西夏都麵臨輸一場則敵軍便可兵臨城下的危險局麵。
    想要改變這種不利局勢,唯有隴右在手,唯有如此西夏才能依助黃土高原,居高臨下防備趙宋入侵,甚至是反入侵!
    現如今滄海桑田,曾經的東亞霸主遼國已經滅亡,北宋的威脅也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現今金國對西夏的三麵圍困!
    而世間可笑之處就在於西夏敢與趙宋爭奪隴右。
    卻不敢與如日中天般的金國爭奪隴右。
    西夏的這種欺軟怕硬,便是金國敢於豪賭一把的底氣所在。
    黃秋十月天,金國以財務司轉運使移刺阿海為天使,出使夏國會談換地一議。
    夏國興慶府地處河套平原,水草豐美,地饒五穀,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興慶府北控河朔,南引慶涼,據諸路上遊,扼西陲要害,其軍事位置比銀、夏一帶優越得多。
    興慶府除了地勢外,其周邊民生同樣優良。
    興慶府周圍地區農牧雜交,黃河流域相對穩定的引黃灌溉農業可以保證城鎮的軍需民食。
    除了原有的唐徠、漢源古渠等灌溉之利外,元昊時又修建了賀蘭山東麓衝積平原上長達200餘裏的“昊王渠”。
    使興慶府四郊的農牧業生產有了更大發展,成為西夏境內的糧食基地和重要牧場之一。
    古人常說,“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所謂一套是指此而言。
    河套一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但降水量稀少,因此遠自秦漢時代起,居民已在這裏開鑿溝渠,引黃河河水灌溉。
    故河套素有“塞外江南”、“塞上糧倉”之稱。
    此次金使西來入目所視,興慶府周邊良田鉤連千裏,牧畜成群,不愧為夏國最富庶之地。
    夏國皇帝李純佑對於金使來使國一事極具重視,特派出太傅西壁訛答,與宗室重臣禦史大夫嵬名世安,領文武眾臣出城十裏迎接金使。
    金、夏兩國見麵倒也和睦,並未出什麽幺蛾子,一來金國想換地挑起夏、宋矛盾,二來西夏自己也有換地之想。
    對西夏來說,用陝北四州以及威福監軍司換金國手裏的隴右倒也不虧。
    故此兩國大臣一見麵就顯得和睦親切,有禮有節。
    在二者看來換地是自己賺了,對方虧了,隻要底線放低,就是贏麻了!
    移刺阿海與西壁訛答等人在興慶城外一陣寒暄過後,便被夏國隆重的接入城中。
    夏國迎接金使入興慶府後,便將提前收拾好的行院安排金使入住。
    金夏兩國約定,兩日過後在夏宮中確切商榷。
    西壁訛答與嵬名世安在安頓好金使後,便立刻進宮找李純佑匯報情況。
    ……
    西夏興慶府,皇宮中……
    年輕的夏帝李純佑在西閣接見了前來匯報的二人。
    今年剛剛二十歲的李純佑,臉上還顯得青澀白質,給人一種少年之感。
    李純佑在二人進屋後,便直奔主題道:“金使如何?”
    官位最高的西壁訛答最先回道:“略加交談,金使給人的感覺如沐春風!”
    在西壁訛答說完,嵬名世安接話道:“臣感覺其人滴水不漏,渾如一物,是個難纏的角色。”
    李純佑思索一二說道:“聽說是契丹宗室?”
    “確是。”
    李純佑突然一笑道:“當年契丹人助咱們建國大夏,今日這契丹人又來給咱們送地。
    這契丹人可真是咱們的福星啊!”
    “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