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南贍部洲高麗國

字數:4113   加入書籤

A+A-


    落葉歸冬,天色轉涼,十月天的高麗開京,顯得白霧又清冷。
    ......
    高麗開京驛館內,年近四十的理藩院侍郎孫俁此刻跪坐於木板上。
    身旁同樣坐著一個四十來歲商賈打扮的漢子。
    孫俁麵色凝重,放下手中秘信,抬頭看著麵前富態之人,帶著不可思議的口吻道:
    “本官來之前就知道高麗混亂,卻從未想過會混亂到這般田地!
    除了開京的十多萬京軍外,五道州縣軍與兩界州鎮軍以及各色雜號軍,加起來都八十多萬了!
    這高麗怪不得武人掌權,落得如此地步!”
    孫俁麵前商賈打扮之人,正是金國粘杆處對高麗的情報總負責人,其姓喚李,單名一個漠字。
    隻見李漠抬了抬了抬肥胖的身軀,麵帶藐視,嘲笑高麗道:“高麗的武臣之前為了與文人相鬥,便發瘋似的擴軍再擴軍。
    將王堯時期的三十多萬軍隊,擴充至現在的八十多萬軍隊,基本上高麗能動的男丁都編入了軍籍。
    老弱病殘充斥軍營,聽說之前剿賊之時,很多軍隊都是拖著骨瘦如柴的身軀空著手上戰場。
    這樣的軍隊除了浪費錢糧製造事端外,其他一無是處,若給我一萬八旗兵,我能拿下整個高麗!”
    孫俁對於李漠的狂妄並未插言,隻是疑問道:“這麽說高麗真正能見效的軍隊也就開京的崔軍,以及些許號軍和鎮州軍了?”
    李漠神色坦然道:“也就二十多萬左右的樣子,在詳細一點粘杆處也沒辦法探查清楚了。”
    孫俁聞言隨即點點頭,粘杆處能探查到這個數字已經是驚人之舉了。
    這李漠看似是在說粘杆處無能,實則是在炫耀粘杆處的能力!
    有些話要反著聽。
    孫俁對於高麗的貨值情況也大體了解一二,故言語道:“三韓之地,非四方舟車之會,無物產之饒、貨殖之利。
    民生所仰,隻在地力。
    而鴨綠以南,大抵皆山,肥膏不易之田,絕無而僅有也。
    民生疲敝,軍備荒廢,貧國弱兵又窮兵贖武,重房亦文恬武嬉,值此不堅之國合該由我所得!”
    話畢,孫俁終於切入正題言道:“現在王晧與其太子在何地?”
    眼見孫俁步入正事,李漠便收斂隨意之態,麵容正色道:“王晧現被囚禁與昌樂宮,由崔忠獻爪牙看管,等閑人皆見不得。
    其太子被崔忠獻等人流放於江華島看押。”
    孫俁眉頭緊鎖,當前這個形式想要王晧接旨,怕不會那麽容易了。
    ......
    同一時間,位於開京上將軍府上,此時人聲鼎沸。
    崔忠獻朝中黨羽門徒聚集一室,共同商討對付金國調查一事。
    崔忠獻此人是金國皇統九年生人,今年剛好四十八歲,其人生的偉岸嚴麵,端是一副上好皮囊。
    崔忠獻此人一生毀譽參半,一方麵他是權傾東海,廢王專政的元惡大憝。
    一方麵又是迷霧不可揣摩的高麗伊霍,一方麵又是功勞無可出其左右的高麗周勃。
    他與曹操一樣,雖然挾天子號令天下,卻從未篡位,其子孫四代掌權均像扶桑幕府,而非華夏之司馬。
    這麽一個曆史上迷霧重重的人,其人格魅力自然贏得眾人之擁戴。
    今日大將軍府召集眾人商討金使調查一事,堂下眾人踴躍進言,文官武臣皆以獻計而榮耀。
    眾人出言頗多,卻無一條贏得崔忠獻采納,聽來聽去無非是賄賂或拖延幾個說法,均不得崔忠獻歡心。
    崔忠獻坐於其位,麵無表情不發一言,心中對於眾人失望透頂,具是一群人雲亦雲的家夥,無一人真才實學。
    本想借此機會攬得一些大才,現在看來自己要失望了。
    就在崔忠獻打算起身離開之際,堂下突然傳來一聲大喝,吸引崔忠獻矚目看去。
    隻見人群中的門下侍郎趙永仁此時突然說道:“大將軍這不成那不成,無非是摸不準金國的心思罷了。
    如果金國不重視隻是例行公事前來盤問,那麽我等便可仿毅宗舊事,找些借口拖延過去。
    如果真如謠言所說,金國是借助廢王一事,好師出有名借機東征,那我等在此商量出何等辦法,都不能抵擋金國決心。
    大將軍不覺的自己著相了嗎?”
    趙永仁話音落下,崔忠獻猛然起身,看著趙永仁眼神中充滿了不可思議。
    堂下這麽多的人無一人說中自己心思,唯有區區一個門下侍郎卻一語道中自己心中所慮。
    崔忠獻不采納眾人意見,是正如趙永仁所說,若金國不當會事,隻是例行盤問,那再蹩腳的借口都能糊弄過去。
    隻要讓金國麵子上過得去,那麽此事也便無多大風波。
    如果金國真是依借廢王來借口東征的話,那麽再完美的借口也無用。
    哪怕把自己的腦袋送給金國賠罪,金國要東征依舊會東征!
    所以崔忠獻並不是想要眾人給出一個隱瞞金國的借口,而是一個該如何得知金國態度的辦法。
    崔忠獻迫切的想知道,金國到底對高麗是何想法。
    崔忠獻伸手示意趙永仁繼續講下去。
    趙永仁得到崔忠獻示意後,果不負所望,繼續言語道“大將軍想要知道金國態度倒也簡單。
    就說王晧去了南方,如果金使非要王晧接旨,那隻能去南方傳旨,或等王晧從南方回來。
    不過這期間需要三十天!
    以此便能試探出金國到底是何態度,如果金國隻是例行盤問,那金使絕不可能等三十天。
    如果金國真是在圖謀東征,那金使會一直等下去,不為別的,隻為好有一個師出我國的大義名分!”
    崔忠獻聽後喜上枝頭,大手一揮,朗聲道:“好,就依門下侍郎此言行事。
    如果金國無東征之意,屆時讓我磕頭賠罪,為我邦安居,我亦可願。
    如金國真狼子野心,想致我家國萬劫不複,縱是身死族滅亦要讓中原重演隋煬之災!”
    眾人聞崔忠獻豪言壯語,頓感覺熱血沸騰,大有征服中原,誅戮華民之感!
    “不錯,就該讓中原人看看我東海男兒的勇武!”
    “小視於我,就該讓他們付出代價!”
    “我南贍部洲大高麗擁兵百萬,怎可讓中原人騎在頭上作威作福,就應該將他們誅戮殆盡!”
    崔忠獻揮手製止堂下群情激奮的眾人,斜視趙永仁道:“既然是你提出,就由你去試探金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