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未雨綢繆
字數:3828 加入書籤
到車間轉了一圈,李昭非常滿意的,到了設備旁邊,李昭就看到這裏已經被員工們做好了防護。李昭習慣性的用手摸了下設備,拿過來一看,一塵不染,這裏可是工地, 還在不停施工,想沒有灰塵,那基本上每個小時都要擦才行。
看了一圈,李昭找到張主任,和他說道:“張主任,我估計我們很快就會有大批訂單下過來, 你們現在要做好培訓啊。不僅如此, 過幾天新的設備也會到場, 到時候可不能出現設備等人操作的情況。”李昭對他們的要求可不低。
對於這點,張主任很有信心,說道:“李總工您就放心吧,我們現在一有空就是背誦操作規程,每天都要組織幾次操作模擬以及事故應急模擬。熟悉的狠,保證不會出任何問題,您就放心吧。”
這時張主任想了想,說道:“李總工,要不咱們直接來一次模擬演練,讓你來檢驗一下?”張主任看來真的很有信心,像是早就想露一手了一樣。
李昭今天事情比較多, 不打算在這裏耗太多時間, 現在已經確認了現場管理的很好,也就不想再多花時間,於是說道:“演練的話, 今天就算了, 我可能會抽在你們正式生產後, 那時候你們沒有這麽多時間學習,哪天我來個突然襲擊,你們不掉鏈子才好。”李昭這也是給他們提個醒,不要放鬆,自己會盯著的。
看完車間,李昭也就回辦公室,昨天答應楊廠長,搞一個小型的電渣爐,生產刀具鋼。昨天傍晚李昭就給趕工畫出來了,不僅有電渣爐的,還有一些加工刀具的必須設備,李昭也畫出來了,今天先把圖紙給安總工,讓他安排生產才好。
來到安總工的辦公室,將圖紙交給安總工,他看了一下,不禁感歎道:“你這工作還真是賣力,昨天上午剛說的,還是結婚的日子,今天早上就把圖紙拿來了, 你這也太拚了,比我強。”安總工也是感歎李昭的高產,這麽短的時間,就拿出了這麽多的項目,而且個個都是有重大意義。
聽了安總工的話,李昭也是回道:“沒辦法啊,時不我待,昨天的事情,也給我提了醒,我們需要改變的事情還有很多,咱們不能裹足不前啊。”李昭這個電渣爐做了特殊設計,能通各種保護氣,算是一個適用麵非常廣的種類,隻不過是噸位小了些,能生產的金屬種類更多。
事情算是交給了安總工,李昭又來到楊廠長的辦公室,現在需要廠裏開始準備合金鋼的生產原料,為合金鋼訂單大爆發做準備。李昭可不想到時候訂單來了才備料,弄的訂單排不完,然後各種催單的事情不停上演。
到了楊廠長辦公室,李昭也不廢話,直接說道:“廠長,我們恐怕需要給電渣爐加緊備料了,據我估計,咱們訂單大爆發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一個星期。而且量也應該不小,這個星期電力問題就可以解決,再加上軍工廠新生產的設備,我估計咱們的產能可以達到每天幾千噸,到時候再備料可真的來不及。”
楊廠長這時也有點猶豫,很簡單的道理,現在如果就開始備料,一旦訂單不多,到時候可是要有幾千上萬噸的原料需要重新鍛造,那成本可要浪費不少。楊廠長不敢肯定,於是問道:“會有這麽多的訂單嗎?萬一備料多了,短時間內用不掉,那可是要耗費不少資金的。一旦需要重新鍛造,咱們可都承擔不起損失。”
畢竟這涉及的金額可能會有幾百萬,楊廠長也不敢定奪。李昭當然知道楊廠長的顧慮,於是說道:“廠長,前天的那些訂單,據我估計,應該是來自五家工廠,而其中一種,顯然應該是準備作為裝甲鋼使用的,你想想,這個訂單會少嗎?”
“廠長,這些鋼材的配方都是我寫的,而且試用的範圍也是我寫的,您覺得我會判斷錯嗎?”鋼材種類是李昭提供的,能用在哪裏都是李昭寫的,李昭當然能夠想到是哪裏需要了。就是因為這樣,李昭才敢和楊廠長這麽肯定的說,要求他盡快備料,不然絕對滿足不了訂單。
楊廠長聽到這裏,也是覺得有道理,但牽扯到這麽大金額,還是要和上級匯報下的,想著就要拿電話。李昭一看就趕忙阻止,這楊廠長也太心急了,自己這工作還沒匯報完呢,就著急向上級匯報了。
看著李昭阻止自己,楊廠長也問道:“怎麽啦,我這需要和領導匯報一下啊,不然這麽大規模的改變材料用途,不匯報下可不成。”楊廠長說的是實情。
李昭這時也說道:“廠長,我事情還沒說完呢,還有一件事也是牽扯到上級的,一會一起說才好,不然您就要匯報兩次了。”
聽了李昭的話,楊廠長也是頗為尷尬,說道:“還有什麽事,說來我聽聽。”
“準備了材料,當然還要準備人啊,咱們軋鋼廠自己的人又不能用,還需要讓上級調派人手啊,現在別看已經有四十多人了,但安保這一塊就要不少人了。現在那裏可是施工現場,混亂的狠,保衛力量可不能減少。”
“同時現在那裏還缺電工、維修工,車間管理也就張亮一個人,其他方麵也需要配齊,比如倉庫、質檢等。操作人員在後續設備到場後,如果分成四個班,采取四班三倒,那麽到時候一個班最多也隻有十一個人,這還需要有人站崗,有人巡邏,所以需要上級根據需要配備人手。”
說著李昭也把自己想的人員需求情況交給了楊廠長,這也是他昨天列出來的。分的也很細,有車間主任、技術員、質檢員、倉儲、後勤、物流、裝卸等,總之人員缺口一大截,設備一旦多了起來,隻是這四十多人,那是根本玩不轉的。
楊廠長看了李昭給的人員需求單,想了想又在上麵添了幾個主管。李昭一想也是明白這是怎麽回事,這是要留下足夠的職位,這個項目如果真的騰飛,那利益絕對巨大,不留足崗位,怎麽平衡各方人員。
但李昭也不管他,畢竟這廠子是楊廠長管理的,自己插手也不好。而且這也是幾千年來形成的頑疾,不是簡單就能改變的,畢竟是人情社會,你不顧人情,那就有很多人要給你找麻煩。
看完楊廠長寫的內容,李昭也接著說道:“昨天說的小電渣爐我已經把圖紙給了安總工,廠裏能抓緊還是需要抓緊生產一下,咱們如果使用了新的刀具,也能比較大的提升切削加工能力。最後就是水壓機的圖紙今天已經交的差不多了,我大致都看了,需要組織幾個廠裏的總工過來,咱們一起審審圖紙。”
楊廠長一聽也來了興趣,說道:“設計的是多大的?”
看著楊廠長的表現,李昭就知道楊廠長會錯了意,於是說道:“隻是一個半噸的,我們準備用於刀具鋼生產,暫時沒有必要搞多大的,不然您就隻能生產一爐,然後就得歇上幾個月了。這樣也能給咱們廠積累製造電渣爐的經驗,以後這種設備絕對會全麵開花的,也能成為一種產品。”
李昭說的是事實,這個時代全國機械加工廠都沒多少,你直接生產十噸刀具鋼,全部生產成各種刀具,就軋鋼廠這規模,還不知道要用多少年呢。
楊廠長聽到李昭的解釋,也是訕訕一笑,沒辦法,看了前天設備的生產過程,楊廠長當然希望能是盡量大一些的,這樣設備更接近,到時候接受的時候,也能盡可能快的投入生產,產生效益,如果相差太大,那操作就會完全成為兩回事。
這時楊廠長才重新拿起電話,和上級領導匯報起來。當楊廠長匯報說準備給精煉鋼車間備料的時候,領導也給出了一個令李昭感到意外的答複,新的鋼材訂單已經送到了他的手上,需求量巨大。他手裏的單子,就已經達到了月產幾萬噸的規模,現在還有人陸續送來訂單需求,他們正在評估必要性。
在提到要人時,上級領導更是和楊廠長說,人員已經在路上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