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成功

字數:3960   加入書籤

A+A-


    九九八廠的困境主要來源就是發展過快,但現在這種情況下,又不可能故步自封。李昭給出的規劃就是兩條腿走路,一個是工業一個是農業,農業現在已經得到了上級的重視,將來隻要製定好發展方向,把控好發展節奏,監督好各地的管理人員,最後在研究上保持投入,將來的農業是差不了的。

    未來農村的困境是什麽?說白了不是國家投入的少,而是國家的投入沒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就說修路,鄉村公路雖然不說修的有多好,但每個村子最少也花了幾百萬,再加上一些供水等的投入,說真的,投入的真的是很多了。

    但為什麽農村發展不起來呢?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農村沒有技術,更沒有能夠給農村帶來足夠利潤的核心競爭力,更沒有足夠威信的***物,根本無法整合有限的資源,最終農村問題就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無法提供相符的產值。

    而現在通過李昭的這些推廣,能夠充分整合資源,而且在整合資源的同時,還保證了村民的利益。成為大農場之後,村民除了一份分紅之外,還會有一份勞動報酬,雖然初期可能不高,但將來肯定是越來越高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且成為大農場之後,當地也就有了實力,有了規劃,更能充分利用資源,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李昭幾乎可以肯定,到了六十年後,農村的人均收入估計可以達估計可以達到三四萬。而沒有這一項加持,是多少,隻有可憐的幾千罷了。

    而工業上,則是不然,本來工業上就是落後的方麵,想要追上發達國家,隻能奮起直追,李昭這裏有好東西,當然是越早拿出來越好了。就如李昭如果能夠將三代機實現量產,那麽未來七爺還有必要發展幾十個型號嗎?有著這個功夫,把三代機發展出十個八個型號不香嗎?甚至直接開始四代機的研究,不是更好?

    這樣的情況下,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廠裏的技術工人成長速度,完全跟不上李昭的折騰速度,但想讓李昭停止折騰,那又是不可能的,現在就隻能先將工廠開啟來,然後人員慢慢培訓,然後先小批量的投產,待工人成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再大規模生產了,畢竟人才培養是非常耗費時間的,半年能頂上已經很好了。

    散會之後,眾人都按照自己的任務去忙碌了,就算是婁董,也被安排了不少任務,其中最多的就是關於專利申請了,有些可能短時間無法賣到國外,但專利不申請而被泄露了,可就麻煩了,畢竟廠裏還是準備賣車的。要知道現在機床都已經準備開始賣了,不申請專利怎麽能行?李昭可是要搞技術壁壘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雅的妊娠反應也開始慢慢減弱,到了三月底的時候,已經微乎其微了,到醫院又檢查了一番之後,醫生說已經可以回去工作了,李昭也才放心的帶著蘇雅繼續上班,前麵十幾天,李昭可是一直讓她在家休息的,可不敢讓她隨便出來,畢竟這時蘇雅的第一胎,多麽注意都不為過。

    當然由於身份問題,蘇雅在廠裏也是最特殊的一個,她算是廠裏唯一一個在辦公室配床的人了,當然這事肯定也沒有人會說什麽,就算是舉報了,上級估計也會一笑了之,畢竟李昭的身份在那裏擺著呢,特殊人員隻能特殊對待了。

    不過蘇雅也不是一個閑得住的人,在家休息了十幾天,身體反應不明顯之後,就一直要回來上班了,隻是李昭堅持,她才休息了這麽久的。隨著蘇雅妊娠反應的減弱,李昭的生活也正常起來,又回到了以往的狀態,當然家務做的多了一些。

    李昭這邊是安心了,而何家卻雞飛狗跳了起來,無他,婁曉娥開始了上班,雖然汽車廠離得不遠,但顯然是帶不了孩子了,隻能定時回來給孩子喂奶。而孩子顯然是讓婁曉娥帶習慣了,畢竟從出生到現在已經四個月了,認人。

    李昭和蘇雅

    下班回來的時候,經常都能聽到孩子在哭,對於這種情況,隻能等孩子適應一段時間才行,不過婁曉娥開始了上班,婁母倒是又過來幫著帶孩子了,隻是這個適應時間也不知道要多久才可以了。

    時間到了三月底,轉爐的安裝也已經到了尾聲,到了隨時都可以試驗的階段。經過多番檢查之後,廠裏決定一號試驗。由於這次建造的轉爐意義重大,廠裏邀請了相當多的人員過來見證,畢竟這可是首台國產的轉爐,而且級別還非常高。

    這套設備顯然將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九九八廠的一個主打產品,短時間內根本都不需要進行升級,畢竟這種轉爐的生產能力是真的強,一般一爐隻需要三四十分鍾就好,一台轉爐的產能,基本上可以達到將近一百萬噸每年。

    現在國內的大部分鋼鐵廠,隻需要引入兩台,基本就能滿足現階段的碳鋼生產,這將大大提高產能,如果再配合上三千方的高爐,基本上鋼鐵行業就算是進行了一場徹底的大升級了,這樣的情況下,上級當然對於轉爐就非常重視了。

    所以到了試驗當天,來的領導就非常多了,隻有常打交道的那幾位李昭認識,而他們隻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畢竟今天來的領導有幾十位。李昭又不太關注報紙,是真的不認識,如果這些人準備認識他的話,會有人給介紹的。

    時間到了九點,在安副廠長的指揮下,先是加入了一些廢鐵,估摸著有個十噸的樣子,接著就是鐵水,然後開始進行吹氧,而且這時底部也會同時吹入少量的氧氣,畢竟這麽大的轉爐,底部不吹一部分氧氣,含碳量會不均勻。接著就是吹入惰性氣體增強對流,使得鐵水充分反應,這個過程大概進行了半個小時左右。

    這時負責看爐的師傅示意鐵水合格,接下來就是澆鑄鋼錠。待鋼錠冷卻之後,廠裏的檢驗人員,開始對鋼錠進行檢測,這時主要檢測含碳量以及成分的均勻程度,這次為了準確性,檢測的人員都是研究所的人。今天為了盡快完成檢測,研究所直接將一部分試驗儀器都搬到了車間,就是要第一時間完成檢測。

    隨著檢測的開始,有不少領導都湊了上來,顯然這些人是懂的檢測的知識的,這倒是讓李昭挺驚奇的,不過這樣最好,李昭有沒有打算造假,愛看就看唄。

    除了這些領導之外,其他的領導則是隨著安副廠長開始了解這台設備,講真的,這台設備對於這個時代的國內來說,實在太先進了,特別是在環保上下的功夫,是這個時代絕無僅有的,這樣的設置在國外都是沒有的。

    畢竟西方真正開始注重環保也是從七十年代開始的,而在**十年代才算真正進入環保時代,這也是當時發達國家去工業化的原因之一,畢竟環保的投入真的很大。而李昭現在這麽做,也是為了樹立一個標杆,畢竟做在前麵,總比被市政府追著讓你處理汙染物要好吧?畢竟到那個時候,誰臉上都不好看。

    兩個小時之後,所以檢測都出來了,當李昭拿到檢測報告看過之後,非常滿意,數據顯示,所有鋼錠的成分相差極小,這比五十噸的那個轉爐強多了。而且生產速度也非常快,基本上一個小時多點一爐,多了不敢說,就這台轉爐年產量七十萬噸還是挺有保障的,軋鋼廠基本上六台夠用,準備十台有剩餘。

    李昭看後,將檢測報告遞給安副廠長,說道「接下來的時間是屬於你的。」

    李昭雖然在這個項目裏出了不少力,但顯然是不準備和安副廠長爭奪功勞的,畢竟現在他身上的功勞已經非常多了,多這一項並不能帶來什麽,還不如讓安副廠長好好風光一下呢,畢竟在這個項目裏,安副廠長那是真的出了大力氣的。李昭也就陪著他討論過不少次,幫著審了下圖,真正的工作都是他做的。

    接下來的事情發展,不出李昭所料,安副廠

    長越看越開心,試驗的結果正如設計時的設想,這時安副廠長舉起手裏的檢測報告,喊道「我宣布,一百噸級頂底複吹轉爐,試驗結果,達到設計要求,我們成功了。」

    這時安副廠長成了人們的中心,一部分懂技術的人,開始傳閱安副廠長手裏的檢測報告,他們是邊看邊點頭。其餘的領導不懂技術,但也知道這個時候肯定沒有人說謊,都過來與安副廠長握手祝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