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參觀
字數:3864 加入書籤
李昭猜測新的訂單下來也是正常,無他,就是因為廠裏的高爐投產了,本身就供應不足的合金鋼,當然是要擴大產能的,這樣的情況下,上級自然是要將每月的訂單量調上來,更何況還有新的出口訂單呢,雖然不知道最終談下來多少,但顯然上級願意談,就表明了是準備出口的,畢竟隻是民用方麵的配方。
很快領導講話完畢,開始由蘇父帶著參觀今天投產的各個部分,隨著參觀,眾人算是知道了廠裏的特別之處。李昭也成了講解員,不時的介紹整個工藝中有別於目前國內其他工廠的技術,特別強調了如何降低汙染的情況。
畢竟這一塊實在是太明顯了,以往的煉鋼廠,隻要是進入之後,基本上到處都是黑乎乎的,而新投產的這些部分,則是不然,除了少數煤炭必須經過的地方,煤灰都是非常少的,要知道以往的這些地方,隻要走進,身上不多時就會落上很多黑點的,而現在這裏顯然是好的太多了,基本上很少有煤灰落下了。
看了一圈之後,李昭說道:“我們接下來打算建造兩座各大一些的高爐,目前這兩座高爐的年產量估計可以達到四百萬噸以上,如果我們再建造兩座五千方的高爐,那麽我們廠的鋼鐵年產量將超過一千萬噸,從而從根本上淘汰所有的落後產能。這麽做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估計,使用三千方高爐以及氧氣頂底複吹轉爐之後,我們廠的碳鋼成本,估計隻會有一百多一點每噸,五千方的還能更低。”
聽了李昭的話,現場的眾人一下子就如被施了定身咒一樣,都是看著李昭,畢竟他們隻知道三千方高爐加上頂底複吹轉爐,可以有效的提高鋼鐵的產量,對於降低成本這事,他們真的不是太清楚的。但聽了李昭現在這個每噸成本一百多一點,雖然不知道多了多少,但也比現在的鋼鐵成本低太多了。
這時領導問道:“可以確定嗎?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們的功勞可就大了,現在我們每年建設的鐵路隻有幾千公裏,比不是我們不想多建,實在是國家也拿不出那麽多錢建啊,畢竟每公裏雙線鐵路的造價,大概都在百萬左右,其中最大的消耗就是鋼鐵,如果真的如你說的那樣,那麽估計鐵路造價可以減半。”
李昭一聽也是心中一凜,還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啊,既然是這樣的話,那麽接下來全國建設的高爐以及煉鋼爐基本上都會是九九八廠這樣的了,這也算是好事。畢竟這樣算是在極大的程度上節約了資源,同時還減少了汙染,結果總是好的,當然建設的投資也會大很多,隻是相對於收益,投資又算的了什麽。
李昭這時說道:“可以確定,根據我的計算,至少碳的使用量可以降低一半,僅僅是這一點,就可以將生鐵的成本降低二十多,而轉爐的消耗領導你們應該都看過報告,煉成鋼的話,每噸的成本也就幾十塊,所以成本真的能夠降下來。”
李昭說完,就有人驚呼道:“豈不是說碳鋼的成本下降到生鐵的價格了?”
李昭點頭稱是後,領導就說道:“好啊,九九八廠的煉鋼新模式要大力推廣,盡快讓全國各個鋼鐵廠都盡快建造新的高爐和轉爐,這樣我們才能發展的更好。”
隨著領導的話音落下,所有人都會意,接下來的推廣肯定會好好的做下去,這時領導問道:“那五千方的高爐又是怎麽一個章程,你竟然這麽想推進?”
李昭見領導問這個,就解釋道:“高爐大型化的最明顯的一點好處就是生產效率能夠大幅度提升,同時可以延長高爐的維護周期,這樣就能延長高爐的服役時間,從而降低總體運營成本,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如果是五千方的高爐,估計我們的生產成本還可以降低十來塊,將生鐵的成本降到七十元以下,這樣算下來,估計碳鋼的生產成本,會降到百元內。”
隨著李昭的解釋,眾人竊竊私語了起來,這時就有人問道:“那為什麽開始的時候,沒有直接建五千方的呢?既然五千方的這麽好,又何必等到下一輪呢?”
一聽到這句話,李昭不禁注視起了這個人,李昭要把這個人記下來,以後要讓蘇父注意一下,這個人這個時候拆台,估摸著他或者他們已經給九九八廠找了不知道多少麻煩了,機床出口的單子被分出去,都極有可能是這些人搞出來的。
不過他既然問了,李昭肯定是要回答的,於是說道:“建三千方的話,我們今天完成了,並且已經投入了生產。如果建五千方的話,可能今天才開工,而建成的時間,最快估計將會是三年後,我本事不大,設計五千方的高爐估摸著要一年多時間,想來您的本事夠大,可以很快拿出圖紙,怎麽樣?我們廠準備建五千方的,不知道您能不能在三個月內將圖紙拿出來,到時候您就立了大功了。”
李昭的話都還沒有講完,那位就叫罵了起來,這時領導直接揮了揮手,那位就被直接帶走了,李昭看著也是詫異,這位還真是頭鐵啊。
李昭見這情況,接著說道:“我們當時建設三千方的高爐,是因為當時我還算有把握,畢竟這個體積的我很早以前就已經考慮過,而且廠裏對於鋼鐵的需求過於迫切,就直接開始設計三千方的了,當時給我的時間實在有限,要求是年前完不成設計,年後就直接建設一千方的高爐,實在沒有時間給我設計五千方的。”
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也不是李昭不想建五千方的,實在是他當時根本就不敢設計五千方的,畢竟差距太大了,如果當時設計了,估計到現在都不一定能夠完成,畢竟李昭能夠參考的隻有一千方的高爐,改成三千方的就已經非常冒險了。
這時安副廠長也說道:“領導,確實是這樣,當時對於鋼鐵產量需求太迫切了,現在廠裏每年還需要從外地運輸差不多三百萬噸鋼鐵回來。”
這時軍工係統的領導說道:“是啊,而且現在不僅是差三百萬噸的情況了,出口管理部門傳來的新消息,他們那裏會有一個每年一百萬噸的出口訂單,而我們現在的缺口也有將近兩百萬噸,算上現在廠裏的產量,缺口仍然會有兩百多萬噸,隻是我們目前發展到了瓶頸,不然缺口還會更大。”
領導這時問道:“什麽瓶頸?居然會影響到你們的發展了,我沒聽說啊。”
這時軍工係統的領導將目前的情況說了一下,最後說道:“就以現在的需求來說,發電廠的發電量已經不足了,我們商量之後,決定先將九九八廠合金鋼的產能定在六百萬噸以內,如果發電廠不能供應的話,產能將進一步降低。”
說道這裏,上級也算是知道了現在的情況,說道:“你們的意思是,國內現在需求六百萬噸,加上出口的一百萬噸,差不多需求是七百萬噸,而現在最多的供應量估計是六百萬噸是吧?這確實是個問題,你們兩個部門是怎麽打算的?”
這時就見機械部和軍工係統的兩位領導對視一眼,仍然有軍工係統的領導說道:“目前來說,最好的辦法當然是繼續增加現有發電廠的規模了,最好擴充到百萬千瓦以上,這樣短時間內就基本上夠用了,但長遠來看,還是差的遠。而且由我們兩部一起提交的申請都已經提交了,隻是現在還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說的倒是對,目前這種大型的發電設備,國內現在還沒有哪個工廠生產,就算是九九八廠,也沒有生產的能力,李昭現在搞小型的發電機還成,想要搞大型的發電機,估計要研究不少時間,當然如果有圖紙那就另當別論了。畢竟這種大型設備的核心部件其實大型的蒸汽輪機,這個李昭是沒有接觸過的。
不過這時李昭心裏也有了一點想法,那就是廠裏現在也已經開始了大型設備的製造,如此的話,倒是可以問問看,能不能弄到這些大型設備的相關圖紙,畢竟廠裏有了製造能力,現在隻是造模鍛機,一些設備閑著也是閑著,不如試試。
領導這時也是知道了現在的情況,畢竟現在國內的大型發電設備,都是進口的,基本上是沒有國內生產的,而如現在的發電廠,原本的曆史上,是一直到七十年代攻克了發電機,才最終建設完成的,現在因為意外,要到了設備罷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