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勤先到
字數:3880 加入書籤
隨著李昭的忙碌,不知不覺過了幾天,飛機項目組也開始正常的運轉起來,就在李昭忙碌的時候,蘇雅大哥找到了他,交流一番之後,李昭才知道,飛機指揮控製中心的設備以及人到了,而且除了這些還有飛行員的地麵訓練設備。
李昭這時也是挺感慨的,上級對於廠裏的這個項目,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了,這剛打報告沒有幾天,這些設備人員就已經到場了,倒是挺快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人員配置的非常充分,從蘇雅大哥介紹中得知,這裏不僅有指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還有地勤以及機務人員,而且根據介紹,這個控製中心可以服務一個大隊。
李昭一聽,也是咋舌,一個大隊可不得了,空軍的大隊是相當於團一級的存在,李昭這時不由得問道「那給我們劃了多少架飛機過來,不會是一個大隊吧?如果是幾架飛機以及我們試飛使用的話,應該是不需要這麽多後勤人員的。」
聽了李昭的話,蘇雅大哥說道「是的,不過主要機型是殲六,有二十架,米二一隻有一個四機編隊,一共是二十四架飛機,不過飛行員配置的比一般大隊要多,一共有五十人,應該是怕人少了,選拔不出合格的試飛員。」
蘇雅大哥是知道飛機項目的全部情況的,畢竟和其他人相比,李昭是更加信任蘇雅大哥的,親戚關係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從根據地出來的,是真正知根知底的人,不像其他人,基本上都是經過審查的,才能到飛機廠任職。
李昭聽了之後已經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麽了,好家夥,他本來是準備要三兩架飛機用於研究的,沒想到上級這麽照顧,直接調了一個飛行大隊過來,飛機就配了二十四架,不僅是調了飛機過來,還是兩個機型都調了過來,這支持力度夠大。
不過想到這裏,李昭問道「對了,上級調了這麽多飛機過來,應該有戰備值班任務吧,這可是一個大隊,不可能就留給我們廠試驗吧?還有他們的編製在哪裏,是不是在張師長那裏?如果還在空軍那邊,會比較麻煩。」
這時蘇雅大哥說道「是有戰備值班任務,主要就是負責京城的西南方向的防空警戒,這個方向應該是比較安全的方向。不過編製倒是劃到張師長那裏了,人家空軍本來不願意的,不過在咱們飛機項目藍圖下敗了,本來爸是準備直接要一個四機編隊,然後配上十來名飛行員的,沒想到直接給了一個大隊。」
李昭聽了點點頭,這樣就真的沒有問題了,如果編製還是在空軍那邊,那就會比較麻煩,因為空軍非常容易進行轉場已經換防訓練,不能廠裏正要進行試飛的時候,突然發現,合格的飛行員被調到其他地方去了,那就耽誤事了。
李昭這時接著問道「有沒有說會有多少飛行員?太少了估計想要培養出合格試飛員的可能會比較小,我們研製的飛機,過載有點大,一般的飛行員估計會承受不住,如果在天上出現昏迷的情況,直接就會是機毀人亡。」
蘇雅大哥這時才知道,廠裏這邊對於飛行員的要求這麽苛刻,有點慶幸的說道「那倒還好,這次幾乎給了咱們大半個師的飛行員,一共五十人,想來應該可以挑選出幾個試飛員了吧?我聽爸說,這些飛行員都是精挑細選的。」
這種情況誰又說的準呢,除了有外傷的人員之外,大部分人員不上到那種程度的過載,誰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當然身體素質好一些的人能強一些。
李昭這時也說道「這個不好說,要等實際試驗的時候才能知道,等人員到了之後,我們會進行相關的訓練,到時候就能知道人員合不合適了。」
兩人就這樣邊走邊聊,很快到了試飛場那邊,等兩人到地方的時候,試飛場已經開始安裝設備了,不僅如此,一直沒有打掃的跑道,都已經開始打掃了。由於廠裏暫時沒有
飛機需要在這裏起飛,所以這邊的跑道雖然修的很好,但也基本沒有進行過怎麽打掃,而且這裏也很大,他們打掃也要不少時間。
現在過來的人員倒是沒有飛行員,一部分飛行員會直接駕機轉場過來,一部分會直接乘車過來,不過這些人都還在趕來的路上,需要時間,畢竟這麽多的飛行員,不可能隻從一個地方抽調,不然就太多了,五十人,差不多兩個飛行大隊了,要知道一般一個飛行師也不過七八十架飛機罷了,飛行員一般都不過百。
如果從一個師調這麽多飛行員過來,那麽基本上就是直接將人家一個師給挖了根,短時間內根本沒有什麽恢複的可能,直接就能影響戰備值班的能力,這樣的情況下,隻能從多個部隊裏麵選,也難怪蘇雅大哥會說是選拔過來的。
李昭看了看,就直接往指揮中心去了,到了地方,就見蘇父以及張師長都在,幾人正在聊天,而地勤以及機務人員正在安裝設備,見麵之後,自然是一番介紹。這次帶隊過來的人是團長,他以後就是張師長他們師的第七個團了。
聊了一陣之後,李昭也知道了飛行員來的時間,大概一個星期,要先將廠裏這邊的設備安裝完畢,最後還需要在周圍山上安裝一些對空搜索雷達,當然那些雷達可以晚一些,首先將指控中心這邊的設備安裝完成就好。
而且蘇父也給這位團長介紹了這邊的大致情況,兩條三千六百米長的跑道,同時還有幾個廠房作為機庫,這裏沒有準備戰備機場的飛機窩,以後飛機隻會停在大型的廠房裏,而且這些廠房也配備了非常多的設備,當然隻是一些通用的設備,比如吊裝設備以及一些通用的平台,沒有那種適應機型的專用設備。
在這裏有這些通用設備配合,再加上一些地勤的工具,能夠非常輕鬆地拆卸組裝飛機,如果他們需要維修飛機,絕對比他們在軍隊的時候容易的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廠裏有非常強的設計、加工製造能力,對於他們需要的各種零配件,那是能夠非常容易生產的,而且現在有成套的圖紙,廠裏隻要想,那是能夠直接生產將要到來的兩款飛機的,畢竟這兩款飛機的製造難度要小的多。
當然對於廠裏的這些設備,他們也是非常滿意的,特別是當他們知道了廠裏的加工製造能力之後,就更是驚喜了,這對於他們這些搞維修的人來說,實在太友好了,雖然他們現在還有點將信將疑,但過一段時間,見到廠裏的各種設備之後,想來他們就不會有任何疑惑了,相信這個時間不會太久。
接著李昭就和眾人一起去飛行員訓練中心去了,說是訓練中心,其實就是大型的廠房,直接安裝設備就好,廠裏這樣的大型廠房建了很多,畢竟飛機廠如果發展的好的話,極有可能需要生產數個機型,這些機型每個都需要組建單獨的組裝線才行,也就是這個原因,趁著廠裏有錢,就多修了一些。
而飛行員的訓練中心,則是放在了這邊宿舍樓的邊上,現在也是在安裝設備,看著這裏的設備,李隻能說太簡單了,比六十年後的民用飛機飛行員的訓練設備還要少,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這些方麵也是剛發展不久。
李昭看了看,也就直接離開了,他需要去安排人員跟進這些方麵,一個是訓練中心,必須將機械以及醫藥研究所的人派過來,設計一些符合需要的設備,這裏的設備對於三代機飛行員的來說,訓練效果實在太有限了。
比如用於訓練過載能力的載人離心機必須研製,當然這個也不算難,隻需要能夠有效控製轉速就可以了。而最重要的是必須研製抗荷服,這對於飛行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裝備,如果沒有抗荷服,那麽對於飛行員來說,是非常容易出問題的,畢竟能夠達到過載九以上的人實在太少了,能達到七就是非常優秀的了。
而有了抗荷服就比較好了,可以讓抗過載能力提高一到兩成,而且最重要的是,在高空的條件下,還會出現氣壓過低的情況,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這些現在都是需要研究所來解決的事情,不過還好,現在已經有了樣品,米二十一需要穿,不過二十一的據說是半身的,李昭需要的是全身的那種。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