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一百一十章

字數:990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她的小龍椅 !
    感謝訂閱, 碼字不易,請多多支持晉江文學城獨家正版。
    過了七八天, 她無所事事,帶上霍家兄弟, 以巡視為由,領了衛隊,前去翰林醫官院。
    藥草香味濃鬱的院內,翰林醫官使、副使主管院事、醫官、直局等人誠惶誠恐,跪了一地。
    “朕隨便走走,諸卿忙活去吧!”宋鳴珂板著臉,懶懶擺手。
    為首的賀醫官使知小皇帝因族親長輩被貶,怒而拒受醫官的日常問診,早已為龍體安康憂慮了十數天。
    今兒見聖駕親臨,稚氣小臉麵露不豫, 他惴惴不安,示意低階醫官各自辦事, 自己則緊隨聽候差遣。
    宋鳴珂循例“關心”了趙太妃的病情, 聽聞起色不大,還“龍顏大怒”, 放下狠話——若治不好太妃, 提頭來見!
    霍家兄弟難得見她甩臉色, 均竭力忍笑。
    左轉轉右晃晃, 行至開闊後院, 大片種植的草藥整整齊齊, 牆角一樹老梅斜倚,一名文秀少年正抬手采摘梅花。
    袖口下翻,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臂,素手如玉琢,襯得半樹白梅黯淡了不少。
    那人聞聲回首,縱然身著蒼色長袍,卻宛若空山孤月清朗。
    他膚色白淨,麵如冠玉,五官精致得如從畫上摘下來一般,透出一股陰柔之美。
    若非他喉結明顯,幾乎讓人認定,他是美貌姑娘假扮的。
    “微臣參見陛下。”他一見來者陣勢,當即放下竹籃,跪地行禮。
    “賀卿,這是……?”宋鳴珂眼光一亮,蹙眉端量那少年。
    “陛下,此為元醫官。”賀醫官使答話。
    “瞧著年輕,多大了?”
    “微臣元禮,時年十八,剛從太醫局到任。”元禮恭謹回答。
    “平身。”她踏出數步,覷見竹籃中層層疊疊的花瓣,複問,“做什麽用的?”
    “回陛下,此為白梅瓣,幹燥後可入藥、泡茶、熬粥,能開胃、疏肝,散鬱、化痰。”
    “哦?那……說說看,宮中何人適合服此藥?”
    “微臣愚鈍,尚無機緣為宮中貴人問診,不好妄加判斷,懇請陛下恕罪。”他眼眸清澈透亮,潛藏慧光。
    宋鳴珂視線在他臉上來回掃視,唇畔如有笑意,半晌後略微頷首。
    “無妨,朕賜你機緣。”
    說罷,揚長離去。
    霍睿言暗覺這對話有異,不由得回頭看了一眼。
    那人眸光不起漣漪,恭敬立在一旁,似未覺察他的審視。
    宋鳴珂自顧閑逛,東問西問,繞了一大圈後,對賀醫官使道:“元醫官還成,朕決定起用他!”
    賀醫官使目瞪口呆,良久方應道:“……元醫官恐怕未有能力為龍體診治。”
    “從太醫局選拔上來的人才,沒能力?你這翰林醫官使怕也沒多少能力。”
    賀醫官使汗顏:“陛下……院內尚有多名經驗豐富的老醫官,個個皆是妙手回春……”
    “朕才十一歲!能有什麽不治之症?要你們妙手回春?這是在詛咒朕為朽木?”
    宋鳴珂怒色乍現,蠻不講理之餘,又流露突如其來的威儀,令對方一時語塞,唯有遵旨。
    旁觀醫官均認定小皇帝被李太醫一案所激怒,因而任性妄為。
    眾人鬼鬼祟祟對視,心下不約而同冒出近似念頭——說不準,新君相中了元禮的姿色?
    …………
    宋鳴珂一出翰林醫官院,立馬換了笑臉,擺駕回康和宮。
    她邀霍家兄弟至書房內,聊了會兒書冊,品茶吃點心,悠哉悠哉。
    閑談中,霍銳承問道:“陛下,據聞今年春蒐取消了?”
    “目下不宜殺生。等來年,大表哥露一手!”
    宋鳴珂笑時不無向往,轉頭對霍睿言挑眉道:“屆時,二表哥可不許裝柔弱!”
    霍睿言與兄長自幼師從武林高手傅青時,平日總以斯文俊秀的形象示人,從未展示過武功。
    若不是宋鳴珂遇刺,他大概抱著“能瞞多久是多久”的心態,一直隱瞞實力。
    他笑而未答,霍銳承半開玩笑道:“晏晏若去的話,他自然……”
    “哥!”霍睿言急忙打斷兄長,“而今的熙明長公主,豈能隨口叫喚小名?陛下麵前,不得無禮!”
    這些年,兄長沒少拿小表妹逗他。
    在家裏揶揄幾句倒也罷了,而今在深宮之中的小皇帝,是宋鳴珂本人。
    若他苦藏的小異念被當麵揭穿,臉往哪兒擱?
    見他如像被踩了尾巴的貓般驟然炸毛,霍銳承忙把糖粉滿滿的糯米團子推至他手邊,賠笑道:“給你給你,都給你。”
    霍睿言偏愛各種圓乎乎或毛茸茸的物體,當下心稍軟了幾分。
    宋鳴珂察覺兄弟二人氣氛微妙,大度一笑:“表兄妹之間私下叫喚得親切些,無傷大雅,二表哥不必緊張。”
    轉移話題,聊了兩盞茶時分,餘桐來報,新晉醫官元禮已在殿外候命。
    “宣。”
    宋鳴珂捧起茶盞,淺啜一口,抬目對霍氏兄弟微笑:“咱們明日再敘話。”
    霍睿言心底徒生怪異感,無從分辨是酸是澀。
    她話已出口,他隻得起身施禮,與兄長一同告退。
    出了書房,庭中繁花深深淺淺,暗香浮動處,那瘦削的蒼青色身影如朗朗修竹,行近時拱手:“見過霍世子和二公子。”
    二人回禮,未作寒暄,匆忙離去。
    元禮在內侍引領下進入書房,依禮拜見。
    宋鳴珂仍舊坐於案前,玉手輕輕擱下杯盞,屏退餘人,隻留剪蘭和餘桐在門邊相候。
    她諦視眼前的年輕醫官,淡聲問:“朕為何讓你走這趟,你可知?”
    “微臣知悉。”
    “說來聽聽。”
    “源於李太醫南下前的舉薦。”元禮話音靜如秋月平湖。
    “他可曾跟你交待過什麽?”
    “回陛下,他老人家談及宮中與北山寺廟的診療,不光要多費心思,還需掩人耳目。”
    元禮未得她允準,一直長跪不起,但神態磊落,應對自如。
    “起來吧!”
    宋鳴珂不確認他是否真如李太醫所言的可信,亦不知他了解的內情到哪一步。
    細看他的眉眼鼻唇,每一處都不完美,組合在一起卻順眼之極,好看得出奇。
    他無一般臣民初次見駕時的拘謹,是因知曉她的秘密?
    定了定神,她擱下杯盞,看似不經意發問:“元卿是何處人士?”
    元禮平靜回答:“微臣來自海外的五族。”
    “……你!你……私逃出境?”宋鳴珂難掩震驚。
    東海有一島國,居住了以金木水火土命名的五個部族。數百年來,風俗與教化曾與中土接近,兩國和睦相處,互助互利。
    三十多年前起,五族內亂,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不許族名離境,也禁止外人進入,違令者皆遭削足重罰。
    縱有人逃離海島抵達中原,也勢必更換身份,隱姓埋名,豈有坦誠相告之理?
    “確實如此,微臣未敢欺君瞞上。”元禮垂首道。
    “不怕朕將你遣返?”
    宋鳴珂緊盯他俊秀的雙眼,企圖捕捉他目中的波瀾,卻聽得他鎮定回應:“陛下握有微臣的秘密,才會予以信任。”
    她性子爽直,素不喜深沉陰鬱、彎彎繞繞的城府之人。
    然則,李太醫推舉的弟子,是她唯一的人選,不得不用。
    “既然如此,來作日常診視!”她小嘴歪了歪,探出纖細手臂。
    “是。”
    元禮落座後,取了塊白帕子,拭淨雙手,又拿出一棉布軟枕,請她把手放在脈枕上,繼而在她腕上覆了一片薄薄的絲帕。
    他三指呈弓,指頭對齊,指腹隔著絲帕,輕觸她的脈博。
    須臾後,他垂下眉目,緩緩開口:“陛下脈象,屬於滑脈。
    “嗯?”
    他壓低了嗓音:“怕是……月事將至。”
    “……!”
    頃刻間,宋鳴珂俏生生的小臉蛋,如被人潑了胭脂。
    她乃皇後遠房表舅之女,血親關係談不上親近,卻與皇後自幼相伴,多年來勝似親姐妹,待太子和公主視如己出。
    遺憾前生,霍家因太子之死獲罪,霍夫人在宮中雪地跪了好幾個時辰,懺悔並懇求皇後寬恕,最終被攆出皇宮。
    據悉,舉家遷至薊關後,她膝蓋承受不住北地苦寒,以致需拄杖行走。
    此際,細看霍夫人雍容端麗,衣飾雅致,笑容慈愛,宋鳴珂眼底濕潤,心下欣慰。
    “自家人無需多禮,勞煩表姨辟一處安靜樓閣,我有要事與二位表哥商談。”她大步上前,嗓音稍稍嘶啞。
    “是。”霍夫人恭請她入內,遵照吩咐迅速備好暖閣。
    宋鳴珂隻留餘桐伺候,與霍家兄弟步往西南角,邊賞雪景邊扯了些家常事,忽有仆役匆忙奔來,滿臉惶恐,請示世子急務。
    “大表哥先去忙活,不必著急。”宋鳴珂凝步。
    “實在抱歉,阿言你先陪殿下走走。”霍銳承歉然揖別,領仆從離開。
    宋鳴珂目送他背影消失在轉角,垂眸處又添三分憂慮。
    “雪意襲人,殿下先移步至閣子吃口茶,可好?”霍睿言一如往常的溫和。
    宋鳴珂默然未語,眺望侯府內亭閣台榭、草木瓦石,有短暫失神。
    昨晚,她徹夜未眠,於東宮書房秉燭翻了一夜書。
    誠然,如宋顯揚所說,大舉南遷不現實。
    然而她和太子兄長皆無實權,即便說服霍家相助,侯府能力有限,如何把損失減到最輕?
    沉思中,她緩步向前,霍睿言默不作聲跟隨在側。
    驟風拂動二人衣袂,輕輕摩挲,若即若離;腳下踏雪如踩玉屑,錚錚之音此起彼伏。
    他屢屢欲言又止,不時轉頭細察她的情緒變化,清澄眸光如有憂慮,如有撫慰。
    餘桐一反常態落在兩丈之外,像是怕驚擾了什麽。
    宋鳴珂心不在焉,冷不防腳下一滑,重心往後。
    正當她以為要摔個四仰八叉時,後腰陡然一緊,一股剛柔得宜力度從旁而來,正是霍睿言及時伸臂,悄悄托住她後腰。
    “當心……”他待她站穩後立即鬆手,歉疚地補了句,“一時危急,如冒犯貴體,還請恕罪。”
    “我笨手笨腳,還好二表哥反應敏捷。”
    她清淺一笑以表謝意,偏生一抬頭,正正撞入那雙朗若星辰的眼眸。
    刹那間,三魂七魄似被漩渦吸附,竟全然忘記挪移視線,就這麽怔怔凝視他。
    對視片刻,二人不約而同轉望被掩蓋色彩的朱梁碧瓦,頰畔無端起落不尋常的緋霧,良久方繼續前行。
    樓閣炭火正旺,案上除瓜果點心,還有一整套茶具。
    霍睿言恭請宋鳴珂落座,問:“殿下用什麽茶?”
    宋鳴珂笑道:“隨意即可。”遂屏退左右。
    以麩火引炭,霍睿言親手打開漆盒,啟封一黃紙包裝的茶團。
    “這……”宋鳴珂看清茶餅表麵的鏤刻純金花紋,臉色微變,“這密雲龍極其難得……隻在皇家宗廟祭祀的時候用上一些……”
    “今年春後,父親得聖上禦賜了一餅,確令眾臣豔羨不已。我乞了過來,一直沒機會細品。恰逢今兒殿下屈尊,我趁機飲上一盞解解饞。”
    宋鳴珂微笑,目視他修長手指隔紙捏碎茶團入碾,卻聽他溫言問:“殿下眉間憂色未散,此間並無外人,可否容我分憂一二?”
    “我先來。”宋鳴珂未答他所問,直徑接轉茶碾,用力碾茶。
    前世,她常與小姐妹切磋點茶,以湯色與茶沫保持時間長為技,數年下來,二人難分高下。
    奇怪的是,她忘了小姐妹的姓名,卻記得相處的瑣碎片段。
    當碾碎的茶末掃出,宋鳴珂的心平和了許多,專注篩羅。
    霍睿言錯愕,靜觀她無比純熟地用茶刷掃下如塵煙的茶末,纖纖素手置湯瓶於風爐上,眉眼沉靜似一汪不起波瀾的平湖。
    瓶中湯響,她挑了一疏密有致的兔毫盞,以熱水協盞,將茶末挑入溫熱盞中,注入沸水調膏。
    她專心致誌,左手提瓶,沿盞壁注水,右手執筅點擊,湯花初現;二湯自茶麵周回一線,急注急止,加力擊拂,湯色漸開;三湯點入沸水,手腕力度漸輕漸勻,蟹眼沫起;四湯筅緩慢而轉,五湯筅輕勻透達,六湯筅緩繞拂動,七湯分輕清重濁,洶湧乳霧溢盞,周回旋而不動。
    霍睿言歎為觀止,恭敬接過她遞來的茶盞,竟有幾不可察的輕顫。
    他觀色聞香,品了一口,凝視她清秀麵容,笑道:“殿下技藝精湛,令人大開眼界。”
    宋鳴珂一驚。她隻顧沉浸其中,忘了兄長不精於此道!
    “二表哥謬讚,遊戲之舉,但願不辱沒這密雲龍團。”
    她心虛掩飾,幸好霍睿言沒再多說什麽,隻是笑了笑,另協一盞,重新調膏點湯,七湯過後,雙手奉給她,而她先前炮製的盞中湯花仍久久未消。
    窗外疾風急卷,雪如碎玉拋珠,潑天而落,簌簌微響。
    閣中二人熱茶入腹,暖意從舌尖擴散全身。他們各自品嚐對方所製茶湯,從馥鬱香氣和甘醇口感品悟彼此性情,心氣逐趨平定。
    一語未發,勝過萬語千言,眼光偶有交匯,均帶一抹溫厚笑意,仿佛世間洶湧的寒氣不曾透入這小小暖閣。
    兩盞茶時分後,霍銳承大步登樓。他對茶無多大興致,直往嘴裏灌了幾口。
    霍睿言無奈,笑著將焙籠、瓢杓、碾、羅合、筅等物一一收好。
    人員到齊,宋鳴珂簡明闡述她憑借去年暖冬,及今年雪來得過早,推斷今年會有大雪災。而昨日她請示皇帝,遭定王譏諷,迫不得已,才來侯府請他們協助。
    霍銳承興許沒料到“太子”造訪,一開口就是大難題,震悚之下無言以對。
    霍睿言傾聽過程中蹙眉未語,此時沉聲道:“殿下所言極是,今年幹支為‘木運不及’加‘陰水’,入冬後則‘太陰濕土’和‘太陽寒水’,極可能出現大規模冬水橫行。
    “此外,炎夏時北域多地陸續上報有長時間日暈,的確符合古書記載‘安居而日暈,夏風雨,冬冰雪’之征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得不防。”
    宋鳴珂意外獲得理論依據,懸浮半空的心稍安,當即取出懷中草圖。
    “此為我連夜所繪,未必精準,且看河曲、原平、阜平、容城、霸州和澶州等地,需提前做好防備。”她連字跡都刻意模仿太子,兩位表兄似未起疑。
    霍家兄弟對望一眼,驚色難掩。
    眾所周知,太子仁愛寬厚,刻苦用功,但畢竟資曆尚淺,能預見雪災已非易事,連重災區的位置亦能事前預判,實在教人震驚。
    二人不敢小覷,依照各地形勢與管轄官員關係網進行分析。有些地區處在皇後謝氏娘家的勢力範圍,有的地方官員則與定遠侯交好,但霸州、河曲、甘州等地鞭長莫及。
    霍銳承濃眉輕揚:“方案初步完善,殿下若留到朝堂上奏,定能一鳴驚人,把定王壓下去。”
    宋鳴珂果斷搖頭:“數萬性命,遠遠超越個人邀功。”
    霍睿言眼神因這句波瀾不驚的話而亮起光芒,“人命關天,防患於未然,方為正道。”
    “二位有何良策?咱們不能坐著幹等,哪怕力量微薄,也得從小事做起。”宋鳴珂輕搓雙手。
    霍睿言望向晶瑩雪白的閣外景致,墨眸映著跳躍雪光。
    “殿下,秋冬交替,富貴之家均以新替舊,更換被褥冬衣。咱們不妨借‘節流’之名,為陛下祈福,先搜集京城各家各戶的閑置物資,找合適地方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