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
字數:4210 加入書籤
而如今,也正是有葉風手執尚方劍坐鎮,才不敢讓北方蠻族造次!
葉風執劍,為的是守護大夏!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武測重要,文測同樣重要!
就是這句銘刻在鎮國鍾上的詩!
所謂向北望,應該指的就是看住北方蠻族。
孫七天心裏明白,之前的武測,測的是實力和潛力,這一關文測,測的應該就是人的品德。
接著,老吏員推開房門,將宣紙遞在了葉風麵前,後者則是饒有意味的看了過來。
隻一眼,他的瞳孔豁的收縮,目光再也挪不開了!
下一刻,他嘴角泛起淡淡的笑容,隨後凝固,許久都不曾有變化。
宛若石化一般,就連呼吸都好像停止了!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葉風喃喃自語,嘴角凝固的笑容終是更盛了,“有意思的小子,竟是心懷天下。”
他當年刻在鎮國鍾上的那句‘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代表的信念是要守衛大夏。
而孫七天這一句話,信念更加廣大了。
不光是為國家,更是為百姓,甚至是為天下!
說實話,光是從詩句中所蘊含的意境來說,葉風自愧不如,甚至有一種如遇知己的感覺。
他能想象的出來,孫七天在寫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是共情了自己刻在鎮國鍾上的詩!
然,他隻猜對了一半。
孫七天當時的確是共情了他的詩句,但並不是在寫這句話的時候。
而是抄這句話的時候...
“把人叫上來吧。”葉風淡淡一句,隨後目光再次落在了宣紙之上,表情收緊道:“好難看的字...尚方你是不是也這麽覺得?”
老吏員領命下樓,看到了孫七天依舊歪著嘴站在那裏,“尚方叫你上去。”
聞言,孫七天似是有些抗拒,“那個...我能等一會再上去嗎?”
開什麽玩笑,自己言出法隨的副作用還沒有消失,這個時候歪著嘴上去,隻怕是要出大事。
誰知道葉風看到歪著嘴如此囂張的自己,會不會一怒之下給自己一巴掌...
大夏第一武夫的一巴掌,自己隻怕是會當場去世吧。
老吏員搖頭道:“尚方可不喜歡等人。”
沒有辦法,孫七天隻能硬著頭皮噔噔噔上樓,敲門之後邁步走了進去,見到了這位大夏第一武夫。
一襲白衣,五官精致如刻,渾身上下透露出儒雅的氣質,根本一點都不像武夫。
“這是大夏第一武夫?確定不是第一大儒嗎?”孫七天心中瘋狂吐槽,開口卻道:“見過葉尚方。”
看到孫七天歪著嘴一臉冷笑的對著自己,葉風忍不住淺淺笑道:“言出法隨的副作用?”
葉風之前就已經看出來了, 孫七天在進行武測的時候,給自身施加了儒家的言出法隨。
他好奇的是,既然孫七天體內有浩然正氣能夠施展儒家的言出法隨,又怎麽會成為一個武夫?
在大夏,重文輕武可不是什麽秘密。
至於孫七天,此時聽到葉風的話,也感到很意外。
不愧是執尚方之人,僅一眼就看出了自己動用過言出法隨...
想到這裏,孫七天頷首道:“尚方所言極是。”
“你既然擁有浩然正氣,又為何成為武夫?”葉風說著,目光又看向了腰間的佩劍道:“你是不是也很好奇?”
他在和誰說話?這個房間裏除了我們兩個人還有其他人?
見之,孫七天有些懵了。
葉風剛剛那句話,頭半句話應該是問自己的沒錯,可這後半句話,很明顯是在和其他人說的!
不會是房間裏有鬼吧...
還有,關於我為何會成為武夫這個事情,我也很想知道答案。
想到這裏,孫七天一邊開口說話,一邊仔細觀察,“回尚方,都是陰差陽錯。”
“好一個陰差陽錯,你若是成了讀書人,倒也就沒有了能執尚方的資格了”聞言,葉風笑了,說話間撫摸了一下腰間的佩劍:“你說是吧。”
孫七天:“嗯???”
至此,他已經能夠百分百確定了,葉風絕對不僅僅隻是在和自己說話!
想到這裏,孫七天隻感覺背後涼嗖嗖的,似乎房間內有什麽不幹淨的東西正在盯著自己...
與此同時,一樓的老吏員撓了撓頭喃喃自語:“我剛才有沒有告訴他,葉尚方習慣和尚方劍對話?好像說了吧...”
原來,這並非是房間裏鬧鬼,而是葉風的一個習慣。
習慣和尚方劍對話。
然,此時的孫七天可是不知道這個事情...
一想到暗處可能有‘鬼鬼祟祟’的東西,孫七天就忍不住緊張起來。
老吏員拿著宣紙,噔噔噔上了頂樓,小心翼翼敲了敲房門:“尚方,文測結束了。”
房內傳來葉風的聲音:“拿進來吧。”
語氣之中,充滿期待。
執劍人之劍,當為國,為民,更要為這天下!
一瞬間,孫七天念頭通達,提筆沾墨,在宣紙上筆走龍蛇!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接著,孫七天拿起宣紙,欣賞了一番自己的大作,隨後交給了老吏員。
果然,關鍵時刻才能看出知識才是力量,多謝範仲淹!
但在孫七天心裏,執劍人的信念,該是更加宏偉壯大。
當年的燕北一戰,若是沒有葉風力挽狂瀾的話,隻怕今日的大夏不會是這樣一般和平景象。
能讓鎮國鍾九響,說明他已經有了執尚方劍之資,但是否擁有執尚方劍之德,葉風現在還不確定。
還要看看他文測的結果。
一點都沒有...
“代表執劍人的信念,究竟是什麽意思...”孫七天歪著嘴冷笑,看上去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實際上腦子空空。
孫七天邁步來到文案旁,以蹩腳的姿勢拿起毛筆,卻是許久沒有落筆。
此刻,他腦海之中並沒有想法,自己究竟要寫什麽。
一旁的老吏員看到孫七天遲遲沒有下筆,當即提醒道:“追隨你內心的第一個想法,不要猶豫遲疑。”
“內心的第一個想法...”聞言,孫七天陷入沉思,第一時間想到一句詩。
(a)